七、语言表达
13.52.根据提示仿写语句。
父爱,如一座山,用自己的肩膀,让孩子站得更高,望得更远; 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14.《富贵不能淫》一文,作者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指出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也用含蓄、幽默的语言来写一个小片段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二、名句默写
6.(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静影沉璧(3)——(6)略 三、字词书写
7. 交辉 交相辉映 歇 消散 沉鳞 水中潜游的鱼 四、诗歌鉴赏
8.1)示例:白雪飘飘,寒风呼啸,诗人独居客店,身体瑟缩,双手抱膝坐在灯前,形影相吊,一种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2)全诗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前两句写自己在客店的情形是实写,后两句是想象家中的亲人此时此刻还在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在外的人是虚写。 五、文言文阅读
9.3)(1)遂:于是,就 (2)相与:一同,共同 (3)故:缘故,原因 4)B
5)(1)(我)脱了衣服想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 (2)这是我的老朋友陈季常(或陈慥),为什么在这里? 1)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
2)①苏轼:被贬官; 方山子:“不遇”②苏轼:寻友、赏景: 方山子:隐居 10.1)凭借、依仗停止、消失筹划、治理白天
2)(山峦)凭依(高峻的)地势竞相向上,(好像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那些)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3)表达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表达对朋友婉言相劝);从侧面衬托了山水的奇异之美。
4)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意思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
11.1)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引出下文对父亲的“描摹”。 2)不矛盾。因为父亲与母亲和和睦睦,拉扯“我们”兄妹三人成家立业、成为依靠;看着孙辈绕膝,笑不拢嘴。
3)运用动作描写,用“揪”“扎”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我们”趁着父亲熟睡时给父亲扎小
辫的情景,表现了“我们”的顽皮以及父亲对“我们”的爱。 4)性情坚韧、吃苦耐劳、爱自己的孩子、有家庭责任感。
5)结构上,总结全文,与题目、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父亲的热爱之情,升华文章的主题。
12.1)动词有攀、缩、微倾,作用:写出父亲买橘子很吃力,很艰难,表现父爱的强烈、深切。 2)买橘子虽然很吃力,但把儿子照顾好了,父亲心里高兴、放心,所以感到轻松。
3)A处:在家庭祸不单行的情况下,儿子为父爱感激而落泪,也为父亲艰难为自己买橘子,儿子怜爱父亲而落泪。B处:为父亲亲自送自己上车,并照顾自己感动得落泪; 也为与父亲分别,依恋父亲而落泪;也有为父亲艰难前程担忧而落泪。
4)示例:这一段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这里有对父亲老年境况的同情和理解,更有担忧和思念之情。 七、语言表达
13. 如一片海 用自己的博大 使孩子迎风击浪 驶向彼岸 如一行泪 溶释所有的沉重 令孩子瞬间成熟 承担责任 如一盏灯 【答题空10】闪烁不灭信念 使游子漂泊难忘 思念长长 八、作文
14.示例:不会说普通话,有口难言,我就不去见领导,见女人,见生人,慢慢乏于社交,越发瓜呆。但我会骂人,用家乡的土话骂,很觉畅美。我这么说的时候,其实心里很悲哀,恨自己太不行,自己就又给自己鼓劲,所以在许多文章中,我写我的出生地绝不写是贫困的山地,而写“出生的地方如同韶山”,写不会说普通话时偏写道:普通话是普通人说的话嘛!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德国的贝林(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效。 B.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C.网络热词在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这一现象,大家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D.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句“石破天惊逗秋雨”创设出神奇绝妙的意境,确是妙手偶得。 ....
B.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
D.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B.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C.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 D.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捶炼的语言的精华。 ......
B.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殆。 ..
C.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垄,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 ....5.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它臃肿的身体里面有一种汁液,可以用来抵御穴里的尘土。它掘土的时候,将汁液喷洒在泥土上,使泥...
土成为泥浆,于是墙壁就更加柔软。幼虫再用它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 .A.yǒng yú jī xiā B.yōng yù zhī xià C.yǒng yú zhī xiā D.yōng yù jī xià 二、名句默写 6.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 。 (2)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把酒话桑麻。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和美好理想的句子是: , 。
(5)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守边将士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6)陆游《游山西村》中既描写农村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有一定哲理的句子
是: , 。 三、字词书写
7.试解释词语的含义。 炽热:________________ 猝:________________ 窒息:_______________ 吹嘘:_____________ 筋疲力尽:____________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③。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城”指化城寺。③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④聚落:村庄。⑤迨(dài):等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华(________) (2)造(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4)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5)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⑤
④
①
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