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量子意识? - 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2:17: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绿色化学的主要倡导者和组织者、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1994年获海外华人物理学会亚洲成就奖和汤普逊纪念奖。演讲简介:朱校长介绍了二十世纪人类科学的最高成就——“量子力学”,指出人的意识不但和客观世界不能分开,反而可能是自然科学理论中最为基础的,客观物质世界正是意识产生的结果。同时,朱校长介绍了科学界的新假说,即意识是一种量子物理现象。意识不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也可能存在于宇宙之中。由此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自然科学与佛学最终将殊途同归。

主持人: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朱清时校长、宗性法师、林德深教授和杜忠诰老师。这些都是跟南老师有很深的因缘,而且透过各种方式在身心性命之学颇有心得的人。所以我想今天,是一个盛会,是一个特殊的缘份。

首先允许我先介绍朱校长。朱校长,我想大家都清楚:他是中科院的院士,也是中国科技大学原来的校长。退休之后,在深圳办了南方科技大学。他有一个很深的理想,就是希望能够对教育的改革起到作用;同时他也发了个愿,对南老师说,他对科普教育,希望结合真正世界上科学的前沿,能够发挥作用。他本身也是“汤普逊物理化学奖”的得主。大家也许不是很清楚,事实上汤普逊这个奖跟诺贝尔奖是一样的齐名、一样的分量。我跟他呢,还有他夫人,一起在太湖大学堂的禅堂,有很多相处的时间,所以对他很尊重,也很佩服。是不是我们以热烈掌声来欢迎我们朱校长!谢谢大家。 朱清时:

谢谢慈雄先生的介绍。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应邀在南老师九十六岁诞辰日来作这一次报告。南老师一生用了七十年来教化众生,被他教化的人无以计数,我就是其中一个。我在2004年,有一天很有幸去拜访南老师,当时在上海康平路的一座别墅里,我们从中午一直谈到晚上吃饭,谈了整整一下午,谈的主要内容就是佛学、现代科学、生命科学。谈完之后,在吃饭前,南老师就给我手书了一首诗,唐朝杜荀鹤写的:“利门名路两无凭,百岁风前短焰灯。只恐为僧心不了,为僧得了尽输僧。”这首诗充满了南老师对我的关怀和开导,我知道南老师希望我能把精力投入到科普上。从那以后,我每年一有机会就

到南老师那里去,接受南老师的教导,听南老师讲课讲经。

我觉得,南老师对自然科学非常尊重和渴望。在近十年我参加的他的讲经活动中,他多次提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我记得有一次讲《楞严经》的时候,他跟我们说,释迦牟尼讲经用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比如“佛观一杯水,十万八千虫”,那个时候就能够看到一杯水里有十万八千个微生物,这是相当相当了不起的。他讲楞严经、讲了光学,讲了很多东西,也讲了生命科学,那是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他有一次又讲过: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佛在传授法门的时候是因时、因地、因人而设教,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人。那么对现代的人,你要引导他了解佛法,最好的法门是自然科学法门,就是要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把佛法讲清楚。南老师自己在著述和讲经中,也处处引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和概念来说明深奥的佛学原理。

南师在《楞伽大义今译》的“自叙”中说:“而一般佛学,除了注重在根身,和去后来先做主公的寻讨以外,绝少向器世界(物理世界)的关系上,肯做有系统而追根究底的研究,所以佛法在现代哲学和科学上,不能发挥更大的光芒。也可以说是抛弃自家宝藏不顾,缺

乏科学和哲学的素养,没有把大小乘所有经论中的真义贯串起来,非常可惜。如果稍能摆脱一些浓厚而无谓的宗教习气,多向这一面着眼,那对于现实的人间世,和将来的世界,可能贡献更大;我想,这应该是合于佛心,当会得到吾佛世尊的会心微笑吧!”

南老师对我的教化,就是希望我能够把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去。科普不是个简单的东西,南老师一生把古代圣人的名著包括佛经,用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语言讲出来了,使大家能够看懂古代这些经典名著和佛经。他的功力非常深、他的功德很大,现在我们自然科学界还没有人有他这个功力,能够把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用普通大众能够了解的语言来讲清楚。所以我发愿,在南老师的开导之下,努力从事科普,把自然科学的语言,忠实地、原汁原味地编成老百姓能够理解的语言,把它讲清楚,供大家研究自然科学和佛学之间的关联。

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就是,我在南老师指导之下,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把自然科学和佛学作比较,得出的两个心得。之一是:我在最初的五六年中间跟南老师学习 “空观”,这是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思想,就是万法皆空,一切有形态的东西实际上都是空的,有色相的东西都是空的,这个观点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已经比较好理解了。我之前在南老师那里写过好些读书心得,其中一篇就叫做《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就是写了这方面的心得。但是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现,光理解佛学的“空观”是不够的,因为如果大家都知道“一切皆空”,那岂不是你做好事坏事最后都“空”了,好事坏事没有分别了吗?一定有个东西,能把好事坏事区别得很清楚,才能够抑恶扬善,才能使大家一心从善。佛学进一步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南老师后来用数年时间给我们讲的唯识法相宗的学说,其中说,人的每个念头、每做一件事,都被记录在阿赖耶识的种子里头了,这些种子一旦有缘就会发芽开花。这种唯识法相宗的学说,我觉得是我们最应该下工夫理解的。我今天要报告的读书心得就是围绕着唯识法相宗来看现代自然科学有些什么样的进展和发现。

今天讲的题目是《量子意识——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大家一听到这个题目可能觉得很玄。意识怎么会是量子?量子这个东西大家可能都觉得很神秘,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神秘。二十世纪被最精密地证实的自然科学理论就是量子理论。二十世纪有大量的科技成就和社会的技术发展,都是跟量子理论有关的,像核能、半导体,我们现在用的手机、计算机,这些都和量子理论有关。下面我再简要介绍量子理论。

那么意识是什么呢?学自然科学的人都知道,意识是被科学拒之门外、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东西。我们这代人都知道一句老话,叫做:“科学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这句话大家是不

是很清楚,这是以前的老生常谈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意志”就是意识,就是说自然科学把自己摆脱得干干净净的,把所有意识的东西都排除在外,它不承认自己的东西跟意识有关,所以自然科学和意识是撇得很清楚的。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发现意识是规避不了的。我今天要讲的就是,自然科学发展到后来,发现意识是怎样都规避不了的,而且意识在自然科学理论中,反而可能是最基础的。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如果大家听懂了,为什么意识是规避不了的,而且意识在自然科学理论中是最基础的,大家就可能知道自然科学最终应该会和佛学殊途同归。

佛学研究的正是“意识”(当然不能完全用意识来概括佛学),而自然科学要研究的,就是刚才说的,要和意识撇得很清楚的客观世界。它把所有意识都排除在外,它研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客观世界、物质世界。那么人类另一部分的知识、宇宙中间另一部分的东西,就是意识,实际上是从释迦牟尼之前就开始研究,释迦牟尼之后就更发达,佛学研究人的意识。如果佛学跟科学研究的东西是分不开的,那么佛学和科学一定就会走在一起。果然现在自然科学就发现,意识和客观物质世界是不能截然分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佛学最终会和自然科学殊途同归。

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也是我现在对佛学和科学的认识。 有很多人习惯说佛学是迷信,我说不,佛学不是迷信,佛学研究的东西和自然科学不同,是宇宙的另一方面,就是意识。佛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像爬喜马拉山一样,一个从北坡往上爬,一个从南坡往上爬,总有一天两者要会合的。

大家对这个说法先有了思想准备,对我后面讲的东西可能就容易接受了。

一、 科学和佛学认识真理的不同方法

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假设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也就是物质和意识必须要截然分开;佛学研究的东西是意识,佛学反而认为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不能分开,就是“心物一元”的道理。大家要接受佛学不是迷信,必须要了解佛学为什么能够发现真理,而不是胡思乱想呢?

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佛学和自然科学认识真理的不同方法。

首先自然科学(以后简称科学)的方法,科学界有定论,是逻辑推理加实验。逻辑推理是亚里士多德时代的形式逻辑,实验是培根的科学归纳法的基础。还有个大前提,就是刚才说过的,假设客观物质世界和主观意识能截然分开。

佛学的方法跟科学完全不同,佛学的方法不做实验,不作推理。佛学通过提高人的认知能力来认识更深刻的真理。什么叫提高认知能

量子意识? - 现代科学与佛学的汇合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w2k1biyj9vfqw3dfnz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