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7:21: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780克

18.1800m 48s 四、实验题

19.左 B、C. A 1.1×10 D

20.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将步骤③改为:保持凸透镜焦距不变,将发光物体A放在光具座上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发光物体A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测量像的高度,记录在表格中。 详见解析

3

21.位置 大小 垂直 相等 4.6

22.< < 冰 8.4×103 23.AB CE 80 1.02

24.(1) 68m;(2)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 C.量杯质量为40g

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 D.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

3

2.人眼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表示的是来自远处的光经小丽眼球折光系统得光路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小丽是近视眼 C.应利用凸透镜矫正

B.小丽是远视眼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梅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她将几种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温度。就小梅同学“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分析论证

4.如图所示,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上方 B.B的下方 C.B的左边 D.B的右边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①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6.下列是我国北方冬季发生的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B.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锤

C.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由于水蒸气液化,眼镜片上会起雾 D.邻居家孩子堆的雪人因发生升华会逐渐变小

7.2018年11月26日,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地震常常伴有人听不到的次声波的产生。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m/s D.次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Hz

8.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

8

A.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9.下列估测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cm B.正常人1分钟脉搏跳动约75次 C.人体的正常温度约为37℃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0.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 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

④测出烧杯和杯壁上残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用电吹风吹干,测出干燥烧杯的质量;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⑤⑥ 二、填空题

11.图示为是某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质量为2kg的该物质的体积为__________cm。

3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⑤①②③⑥

12.小雨用一个凸透镜和一张白纸做实验,将凸透镜放在太阳光底下,然后调整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当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恰好为8cm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物体距凸透镜由30cm逐渐减小到10cm的过程中,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光屏逐渐_____凸透镜(填“远离”或“靠近”),他发现像逐渐_____(填“变大”或“变小”)。

13.周末,小明约小刚逛公园,看见一些现象,他俩从物理角度讨论起了下列问题.

(1)阳光下,小明看见自己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可以用光的_______ 知识来解释.看见公园 中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的缘故.

(2)湖边,小刚看见湖水中的鱼在蓝天白云间游弋,看见的鱼是光的_______ 形成的像.

(3)蜻蜓在距离平静水面 1m 高处以 0.8m/s 速度水平飞行,若以其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 它的飞行速度是 _______m/s,小明和小刚他们看到蜻蜓在水中的“倒影”紧贴河底,则河 底实际深度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m.

14.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____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5.百米赛跑时,如果站在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发令枪声后才开始计时,那么他所记录的时间比真实的跑步时间________(多/少)________秒(保留两位小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16.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跑步者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计算题

17.(2017邵阳卷)重为8 N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浸没到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的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 N,已知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 (2)物体的密度_____;

(3)物体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强____。

18.随着中国铁路的发展,高铁时代已经来临,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运行时刻表.

求:(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2)列车从苏州到无锡和从常州到南京,哪一路段运行得较快? 四、实验题

19.某中学环保小组在长江边取适量江水样品,分别进行了江水密度的测量:

(九套试卷合集)2020年天津市武清区物理八年级(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pxs094a8q6gjog0oh073pit886azp004sr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