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提升训练13 溶液中的
离子反应
1.(2017·江苏卷改编)常温
-4-5-5
下,Ka(HCOOH)=1.77×10,Ka(CH3COOH)=1.75×10,Kb(NH3·H2O)=1.76×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浓度均为0.1 mol·L的HCOONa和NH4Cl 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前者小于后者
B.用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等体积pH均为3的HCOOH和CH3COOH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
-1-1
C.0.2 mol·L H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
中:c(HCOO)+c(OH)=c(HCOOH)+c(H)
-1-1
D.0.2 mol·L CH3COONa溶液与0.1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
(pH<7):c(CH3COO)>c(Cl)>c(CH3COOH)>c(H)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呈碱性的是( ) A.CH3COOH B.FeCl3 C.Na2SiO3 D.NaCl
3.(2017·宁波模拟)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的是( ) A.NaOH B.NH4Cl C.NaCl D.Na2CO3
-1
4.(2017·超级全能生联考)25 ℃时,向20.00 mL浓度均为0.100 0 mol·L的三种酸HX、
-1
HY、HZ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0.100 0 mol·L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NaOH溶液)=0 mL时,三份溶液相比较c(X)>c(Y)>c(Z) B.当三份溶液pH均等于7时,反应消耗的n(HX)=n(HY)=n(HZ)
C.当V(NaOH溶液)=10 mL时,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X-)>c(Y-)>c(Z-)>c(Na+),且在HZ溶液中:c(Z-)>c(H+)>c(Na+)>c(OH-) D.HY与HZ混合溶液中:c(H)=c(Y)+c(Z)+
+
--
5.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弱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6.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都能完全电离 C.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
7.向盛有10 mL NaOH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像能够体现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 )
8.常温下,有关0.1 mol·L-1
NH4Cl溶液的(pH<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根据以上信息,可推断NH3·H2O为弱电解质
B.加水稀释过程中,c(H+)·c(OH-)的值增大
C.加入K2CO3固体可促进N的水解
D.pH相同的NHCOOH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H+
4Cl溶液和CH3)前者大
9.25 ℃条件下,下列溶液中的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浓度相同的①CHNaClO溶液、③NaCl溶液中的c(H+
3COONa溶液、②):②>①>③ B.NaHC+
2O4溶液中,c(H)+c(Na+
)=c(OH-
)+c(C2
)+c(HC2)
C.NaOH溶液和NH,c(Cl-
4Cl溶液混合至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后的溶液中)=c(N)+c(Na+
)
D.pH=6的NaHSO-63溶液中:c(S
)-c(H2SO3)=9.9×10 mol·L-1
10.在15 mL0.10 mol·L-1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0.20 mol·L-1
的氢氰酸(HCN,一元弱酸)溶液,溶液的pH和加入的氢氰酸溶液的体积关系曲线如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在A、B间任意一点:c(Na)>c(CN)>c(OH)>c(H)
+--+
B.在B点:c(Na)=c(CN)>c(OH)=c(H),且a=7.5
-+-+
C.在C点:c(CN)>c(Na)>c(OH)>c(H)
-+
D.在D点:c(HCN)+c(CN)>2c(Na)
-1-1
11.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 CH3COONa溶液中逐滴加入0.100 0 mol·L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点①所示溶液中:c(Cl)>c(CH3COOH)>c(OH)=c(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l)>c(CH3COO)>c(CH3COOH) ++-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H)>c(H)>c(CH3COO) ++-D.整个过程中:c(H)+c(Na)=c(CH3COOH)+c(CH3COO)
12.(1)为了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1
①甲同学用pH试纸测得室温下0.10 mol·L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理由是 。
-1
②乙同学取10 mL 0.10 mol·L氨水,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 mL,
再用pH试纸测出其pH为b,若要确认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等式或不等式表示)。
-1
③丙同学取出10 mL 0.10 mol·L氨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显粉红色,再加入NH4Cl晶体少量,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
-1
(2)向25 mL 0.10 mol·L的盐酸中滴加氨水至过量,该过程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 A.c(Cl)=c(NB.c(Cl)>c(NC.c(N
-----+
)>c(H)=c(OH) )=c(H)>c(OH)
--+
+
-
+-
)>c(OH)>c(Cl)>c(H)
)>c(H)>c(Cl)
-1
+
-
D.c(OH)>c(N
13.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KHC2O4溶液呈酸性。常温下,向10 mL 0.01 mol·L H2C2O4溶液
-1
中滴加0.01 mol·L的KOH溶液V mL,回答下列问题。 (1)当V<10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①若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2c(C2
+
)+c(HC2),则
pH= ,V10(填“>”“<”或“=”)。
+
②当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K)=c(C2)+c(HC2)+c(H2C2O4),则溶液中溶质
为 ,V 10(填“>”“<”或“=”)。 (3)当V=20时,溶液中HC2
、C2
、H2C2O4、O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1-1
14.如图为向25 mL 0.1 mol·L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CH3COOH溶液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回答:
(1)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若不正确,则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在AB区间还是BD区间内? 区间(若正确,此问不答)。
(2)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填字母)。
锥形滴定选用选用瓶 管 指 滴 中溶中溶示剂 定管 液 液 A 碱 酸 酚酞 (乙) B 酸 碱 甲基(甲) 橙 C 碱 酸 酚酞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3)AB区间,c(OH)>c(H),则c(OH)与c(CH3COO)大小关系是 。
--A.c(OH)大于c(CH3COO)
--B.c(OH)小于c(CH3COO)
--C.c(OH)等于c(CH3COO) 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以
-+
(4)在D点时,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填“>”“<”或“=”)2c(Na)。
参考答案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