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学生发展,着力教学质量提升
----我的读书感悟
《课堂密码》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副教授周彬老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我曾在中学干部学习中听一位组长老师介绍过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积极推荐给我们的老师们研读。我认为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是一本引发你的深层思考的书,我想我们人手一本《课堂密码》,结合我们开展的有效教学研讨来读书,会使大家受益匪浅。
本书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辑 打造“有效”课堂 第二辑 营造“有趣”课堂 第三辑 塑造“有序”课堂 第四辑 课堂中的“学生” 第五辑 课堂中的“教师”
我结合自己的校长工作重点拜读,学习了第五部分,尤其是:用自己的理念听他人的课、听课听什么、如何有效观察他人的课堂。这三部分使我产生了比较深刻的感悟。
感悟之一:课堂观察理念决定观察效果
校长走进课堂听课,观察课堂教学,是在用自己的理念听他人的课,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观察的什么样的内容,你听多少节课,怎么听课只是数量与技术问题,你有什么样的理念来观察课堂,你就在证明与拓展什么样的课堂特征,引领什么样的教学。
例如:你带着“教师的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这样的理念去观察课堂,你就会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层面。虽然你在他人的课堂中,上课的教师不会把我们当成学生,但我们却站在了学生的一面。
在班级的课堂上,给了我走近学生,并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观察课堂的机会。一旦我们站在了学生立场上就会获得两个启示:一是决定课堂进程的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前备好的教案),而是学生的学习进程(学生的接受与理解),二是判断课堂教学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是教师本人的能力如何与表现如何,而是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帮助有多大。
因此,校长在听课时必须有意识地转变角色,使自己处于“学”的情境中。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按学生水平去听课;常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学生那种水平、认识能力,能否听得懂、学得会,以此来判断教师的教学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感悟之二:领导听课听什么
课堂教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生涯,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生涯。好的课堂教学让学生的成长一路顺风,让教师一生辉煌,差的课堂让学生度日如年,让教师名声扫地。
周彬教授将课堂教学要素分为三个方面六个要素,
在教师方面: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指导方式与教学过程; 在学生方面:主要考虑学生的参与度;
在课堂效果方面:包括学习的成功率与课堂思维的深度。 我们在听课中听什么?校长首先要弄清课堂教学的全部要素。
第一、是要“听”授课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的清晰度,教学任务的落实情况对于讲课的老师而言,这一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的,或是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是一个首先要明确的中心。而作为听课人,首先就要看授课老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是顺利地圆满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目标,还是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是没有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这些是听课过程中要考虑第一个因素,也是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
第二、是要“听”授课老师教学指导方式的丰富性。
1. 多种方式令学生印象深刻 2. 多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多角度理解 3. 多种方式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生活化 4. 多种方式适合有差异的学生
同样一节课,同样一个教学目标,在不同的人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手段,就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当然也就会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授课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的,都采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手段和方法的采用是不是切合了当节课的实际,是不是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听”授课老师对于当堂课教学过程的清晰度。 1.教学设计要清晰
2.学生能感受到教学的清晰度 3.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有紧密的关联
第四、要听学生的参与度(包括广度、深度、梯度)
一节成功的课堂,不单单是老师一个人的表演,而应该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就学科德育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作为一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授课老师是不是很好地把握好了师生双方的角色定位,是不是很好地组织好了当节的教学双边活动,是不是体现了师生双方的和谐统一。 第五、我在听课中非常重视教师利用质疑,机智生成的环节。
如果课堂教学呈现教师问,学生答,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答案明确唯一,最终学生解答教师的所有问题,这样的教学,学生有何发展?有何创新?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疑惑,而这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如果老师能随时捕捉错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使错误巧妙地服务于教学活动,通过解疑把新知内化,
了解知识的本质。这样的课堂流程会更加激活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
总之,课堂上,教师应该多一点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独特感悟的关注,多一点对学生错误的关注,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感悟之三:读书指导我学会工作
我认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校长参与课堂教学, 经常进行听课和评课,会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起到引领作用,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今年是我即将走向退休的一年,我很珍惜走进课堂、走近学生的时光,随着课改得深入,我更加感到校长对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责任重大。
上学期我注重与教学干部一起抓好教学工作。坚持以校内听课为主,积极指导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小课题的研究,上好常态课,尽量听全所有教师的课,帮助教师分析每堂课的成功之处以及须改进地方,上学期我们小学五位干部共进班听课200余 节,(包括班队会)我们坚持听课评课,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管理,从不同角度与教师研究有效教学。每天观看监控系统,察看22个教学班的常态教学,掌握一手教学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交流,同时进行教学总结和点评。上学期我进班听课41节。我认为我校是在扎扎实实地开展有效教学的研讨,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也在研讨中不断提升。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课堂设问的有效性。有时在围绕一个内容学习时,老师单个的追问,学生在回答时,多数答案比较简单。长此以往不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归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老师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会不自觉地重复学生的话,这是不必要的浪费时间的表现。
二是老师在设计教案中教学目标制定得不明确,有很多雷同的地方,教学活动的设计也有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地方。
三是对学困生关注的不够。优秀生课堂发言机率高,老师不敢给学困生发言机会,唯恐影响了进程。部分老师教学功底还不够厚重,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显得比较弱。
由此可见,老师上课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不断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通过《课堂密码》的读书学习引发我对听课的思考:
我们听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教与学情况,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校长要带着思考走进课堂,更好的融入课堂,掌握最真实、最及时、大量的感性材料,是获得教研发言权的最好方法。
1、听课要有针对性。应针对每个科目和各位教师、各个阶段的教学特点去听课。可进行重点听课与全面听课相结合。有的要重点听、有的要连续听。这样才能使听课成为有
目的、有导向性的。
2、听课要透过课堂现象分析教学。我们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研究。分析课堂显示出来的潜力和暴露出的问题。在师生的精神状态,学生的思维速度,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以及教师对突发情况处理得是否恰当等去探讨。
3、上学期听课过程中重点看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看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对学生负责要从教学设计开始。要把课堂真正转变成为师生间、生生间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场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发展的课堂必定是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和愿意继续学的课堂。 4.听课要有连贯性,对课堂教学观察要持续进行,不断地总结归纳,为评课指导提供数据,利用现代设施-监控系统观测常态教学,发现教学问题及时与教师探讨解决。
总之:深入课堂听课是校长了解和指导教学工作的主渠道。校长进入课堂的重要责任是引领教师更加深入探究有效教学。我会加倍努力,虚心向同志们学习,真正发挥校长在课堂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