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物 理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最新试卷十年寒窗苦,踏上高考路,心态放平和,信心要十足,面对考试卷,下笔如有神,短信送祝福,愿你能高中,马到功自成,金榜定题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0为多选) 1.学习物理不仅要掌握物理知识,还要领悟并掌握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在下图所示的
几个实验中,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相同的是
甲 比较平抛运动
乙 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丙 测定万有引力常量
丁 探究加速度与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 2.2013年6月我国宇航员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中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其中演示了太空“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实验,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如图所示;松手后,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作用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同时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时的速度和所用时间;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为74kg;下列关于“质量测量仪”测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仪器必须水平放置 B.测量时仪器必须竖直放置 C.其测量原理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D.其测量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如图所示,物体B通过动滑轮悬挂在细绳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动滑轮的质量和一
切摩擦均不计。如果将绳的左端点由P点缓慢地向右移到Q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绳的拉力F和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的变化情况是
A.F变大,θ变大 B.F变小,θ变小 C.F不变,θ变小 D.F不变,θ变大
4.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现假设地球是一个半
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球体,O为球心,以O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一定的小物体(假设它能够在地球内部移动)在x轴上各位置受到的引力大小用F
BP??Q?
表示,则如图所示的F-x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xFF0FF0FF0FF05.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B,A盘固定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O能持续沿半径向外发射红外线,P到圆心的距离为28cm。B盘上固定一个带窗口的红外线OOOORxRxRxRx信号接收装置Q,Q到圆心的距离为16cm。P、Q转动的线AB速度均为4π m/s。当P、Q正对时,P发出的红外线恰好进入Q的接收窗口,如图所示,则Q每隔一定时间就能接收到红外线信号,这个时间的最小值为
A.0.42s B.0.56s C.0.70s D.0.84s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灯L2变暗,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C.灯L1变亮,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灯L2变亮,电容器的带电量增加
C28cm D16cm P Q A B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调节,则正确的是 SL1RCVL2PA7.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点。取O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在O到A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运动速度v和加速度a随时间t的变化、运动径迹上电势φ和粒子的动能Ek随位移x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8.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12月6日17时47分顺利进入环月轨道。若该卫星在地球、月球表面的重力分别为G1、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A.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G2g G12G1R2B.月球与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2G2R1C.卫星沿近月球表面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R2G1 gG2D.月球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G1R2 G2R19.如图所示,倾角为a的光滑斜面下端固定一绝缘轻弹簧,M点固定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
为-q的小球Q,整个装置处在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现把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P从N点由静止释放,释放后P沿着斜面向下运动,N点与弹簧
的上端和M的距离均为so,P、Q以及弹簧的轴线ab与斜面平行,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和点电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0,静电力常量为k。则 A.小球P返回时,可能撞到小球Q
qEq2B.小球P在N点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a?k2
mms0C.小球P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可能增大 D.当弹簧的压缩量为
qE?mgsina时,小球P的速度最大
k010.在一水平向右匀速传输的传送带的左端A点,每隔T的时间,轻放上一个相同的工件,
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素为μ,工件质量均为m,经测量,发现后面那些已经和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的工件之间的距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传送带的速度为
x TA??xxB.传送带的速度为22?gx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
?mgx2
mtx2D.在一段较长的时间t内,传送带因为传送工件而将多消耗的能量为3
T二.实验题(本大题共两个小题,共15分,将相应的答案填在答题卷上)
11.某学习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在水平桌面上放
有长木板,用轻绳将固定有拉力传感器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一个小桶相连,木板上A、B两处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先后记录小车通过A、B两处时的速度,用数字计时器记录小车在通过A、B两处时的时间间隔。
(1)在实验中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 A.将木板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B.调整滑轮高度,使拉小车的细绳平行木板 C.使小桶(包括砂)的质量远小于车的总质量 D.适当增大两个速度传感器的间距
(2)下表是按正确操作测得的数据,其中M为小车(包括拉力传感器)的质量,vA-vB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率差值,?t是数字计时器记录的小车在通过A、B两处时的时间间隔,F是拉力传感器记录的拉力值。 次数 1 2 3 M(kg) 0.500 0.500 0.600 vA-vB(m/s) 0.26 0.45 0.60 ?t (s) 0.20 0.25 0.40 F(N) 0.64 0.92 0.92 a(m/s2) 1.3 a2 1.5
表格中a2=
12.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小球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机械能守
恒.让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A位置摆到B位置,悬点O正下方P点处放有水平放置炽热的电热丝,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被烧断,小球向前飞出做平抛运动.在地面上铺放白纸,上面覆盖着复写纸,当小球落在复写纸上时,会在下面白纸上留下痕迹.用重锤线确定出A、B点的投影点N、M.重复实验10次(小球每一次都从同一点由静止释放),球的落点痕迹如图(b)所示,图中米尺水平放置,零刻度线与M点对齐,量出M、C之间的距离x,再用米尺量出AN的高度h1、BM的高度h2,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1)根据图(b)可以确定小球平抛时的水平射程为____________cm. (2)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v0=_____________.
(3)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出小球从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2kg的木块,放在与墙的距离为x=20m的位置。现用大小为
F=20N的水平推力推木块,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t=4s的时间到达墙边。 (1)求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仍用大小为20N的水平推力,为使木块能到达墙边,推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1为多少? (3)若仍用大小为20N的力作用于木块,为使木块用最短时间到达墙边,推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2为多少?
14.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半径为R=6cm的光滑圆轨道。质量为m=4kg的
物块静止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处,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0.75,A与B的间距L=0.5m。现对物块施加大小恒定的拉力F使其沿粗糙的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到达B处将拉力F撤出,物块沿竖直光滑圆轨道运动。若拉力F与水平面夹角为θ时,物块恰好沿竖直光滑圆轨道通过最高点,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物块可视为质点。求: (1)物块到达B处时的动能;
(2)拉力F的最小值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
AFRLB?
15.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l=8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
即UAB=300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量q=10-10C,质量m=10-20kg,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106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L=12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求(静电力常数k=9×109-N·m2/C2)
(1)粒子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 (2)点电荷的电量Q。(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 R B v0 l N S M L O E F
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