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K与N相接时,能量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
B. K与N相接时,H向负极区迁移 C. K与M连接时,所用电源的a极为负极 D. K与M相接时,阳极附近的pH逐渐增大
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
B、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氢离子移向正极; C、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D、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阳极是PbO2,电极反应过程中生成氢离子. 解答:解:A、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能量变化为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故A错误;
B、K与N相接时,是原电池,Pb做负极,PbO2做正极,氢离子移向正极,故B错误; C、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电解池中的Pb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故C正确; D、K与M连接时,装置是电解池,阳极是PbO2,电极反应过程中生成氢离子,pH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主要考查铅蓄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的电极
反应特征和电极名称,题目难度中等.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7.(6分)(2013?东莞一模)下述实验能到达预期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4滴稀硫酸,煮沸几分钟,冷却,再加入检验蔗糖是否已水解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
D 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 研究蛋白质的盐析现象 A. A B. B C. C D. D
考点:蔗糖与淀粉的性质实验;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蔗糖在酸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具有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被银氨溶液
氧化,发生银镜反应;
B、氯气氧化性大于溴单质,氯气可以置换溴单质,银镜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分析;
C、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会聚合为无色四氧化二氮气体,形成化学平衡改变耳朵气体颜色发生变化;
D、蛋清是蛋白质遇重金属盐硫酸铜发生变性;盐析是蛋白质溶解. 解答:解:A、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在酸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具有还原性,需要先
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呈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加热出现银镜现象,证明蔗糖水解,故A错误;
﹣﹣
B、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反应,Cl2+2Br=2Cl+Br2,氧化剂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溴单质,可以比较氯气与溴的氧化性强弱,故B正确;
C、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为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气体的混合物,存在化学平衡:2NO2?N2O4,反应过程是放热反应,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可以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故C正确;
D、往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检验实验设计的注意问题,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应用,化学平衡的分析
判断,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中等. 8.(6分)(2014?珠海二模)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1+﹣2﹣
A. 0.1mol?L Na2CO3溶液:c(Na)=2c(HCO3)+2c(CO3)+2c(H2CO3)
﹣1+﹣
B. 0.1mol?L NH4Cl溶液:c(NH4)=c( Cl)
+﹣+
C. 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
﹣
>c(OH)
+﹣﹣
D. 常温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OH)
+
>c(H)
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分析:A、依据溶液中物料守恒分析判断;
B、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
C、醋酸电离大于水解,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
D、溶液混合后,一水合氨平衡状态下氢氧根离子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恰好反应,一水合氨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
﹣1+﹣2﹣
解答:解:A、0.1mol?L Na2CO3溶液存在物料守恒:c(Na)=2c(HCO3)+2c(CO3)+2c
(H2CO3),故A正确;
﹣1﹣++
B、0.1mol?L 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c( Cl)>c(NH4)>c(H)>
﹣
c(OH),故错误;
+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
+﹣﹣+﹣+﹣(H)=c(CH3COO)+c(OH),c(H)>c(OH),c(Na)<c(CH3COO),故C错误;
D、常温下,将pH=2的盐酸和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一水合氨平衡状态下氢氧
根离子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恰好反应,一水合氨又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铵根离子:c
+﹣﹣+
(NH4)>c(Cl)>c(OH)>c(H),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分析判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理解是解题关
键,题目难度中等.
三、非选学科王择题 9.(16分)(2014?赤坎区校级一模)化合物IV为一种重要化工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已知:臭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如:
(1)化合物Ⅱ的化学式为 C6H9O2Br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 .
(2)化合物IV在浓硫酸催化下反应生成六元环状酯类化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化合物I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化合物X,X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
(4)化合物Ⅲ与足量NaOH水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异黄樟油素( )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得到乙醛和化合物Y,Y的结
构简式为 .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判断分子式;反应②C=O变成C﹣O键,应为加成反应;
(2)化合物IV中含有﹣OH和﹣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成环;
(3)化合物I在NaOH的醇溶液中反应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有机物;
(4)化合物III中含有﹣COOH和﹣Br,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OONa和﹣OH,据此书写;
(5)异黄樟油素()发生类似反应1的反应,应为C=C被氧化分别生
成醛或酮. 解答:解: (1)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Ⅱ中含有6个C、9个H、2个O、1个Br,则分子式
为C6H9O2Br,反应②C=O变成C﹣O键,应为加成反应; 故答案为:C6H9O2Br;加成反应;
(2)化合物IV中含有﹣OH和﹣COOH,可发生酯化反应成环,反应的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3)化合物I在NaOH的醇溶液中反应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到两种有机物,分别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