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合集】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4 13:00: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俗称钡餐)作为内服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Ksp(BaCO3)=5.1×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sp(BaCO3)= n(Ba2+)·n(CO32-) B.可用2%~5%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

C.若误服含c(Ba2+)=1.0×10-5 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D.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sp(BaCO3)>Ksp(BaSO4)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

溶解方向移动,则BaCO3溶于胃酸,而硫酸钡不溶于酸,结合溶度积解答该题。 【详解】

A.溶度积常数为离子浓度幂之积,BaCO3的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Ksp(BaCO3)=c(Ba2+)·c(CO32-),故A错误; B.根据公式c=

1000??得,2%~5%的Na2SO4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3mol/L~0.33mol/L,M2+

1.1?10?10mol/L~用0.13mol/L~0.33mol/L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反应后c(Ba)=

0.131.1?10?10mol/L,浓度很小,可起到解毒的作用,故B正确;

0.33C.c(Ba2+)=1.0×10?5 mol?L?1的溶液钡离子浓度很小,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故C错误;

D.因胃酸可与CO32?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使CO32?浓度降低,从而使平衡BaCO3(s)?Ba2+(aq)+CO32?(aq) 向溶解方向移动,使Ba2+浓度增大,Ba2+有毒,与Ksp大小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

注意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c?1.0×10?5 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不会造成实际影响。 2.下列物质和铁不可能发生反应的是( ) A.Al2O3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铁的活泼性比铝弱,则铁和Al2O3不反应,故A选;

B.H2O

C.浓硝酸

D.O2

B、铁和H2O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B不选;

C、铁和浓硝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常温下发生钝化,故C不选; D、铁在氧气中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不选; 故选:A。

3.金属铊(81Tl)有重要用途,可用来制造光电管、光学玻璃等。铊与铯(55Cs)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Cs>Tl

C.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Tl> Cs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铯(55Cs)位于第六周期第ⅠA族,铊与铯(55Cs)同周期,可知铊(81Tl)位于第六周期第ⅢA族,金属性:Cs>Tl。 A. 元素在同一周期,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Cs>Tl,A项正确; B. 金属性:Cs>Tl,则碱性:CsOH>Tl(OH)3,B项正确; C. 金属性:Cs>Tl,则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Cs>Tl ,C项错误; D. Tl是第六周期第ⅢA元素,D项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重点,知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书写规律,每一层最多排布2n2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布8个(除第一层外),次外层最多排布18个,得出铊与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即可知道位置。

4.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H2SO4洗净并灼烧 B.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 C.配制浓H2SO4、浓HNO3混合酸时,首先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O4 D.上升纸层析实验中,将试液点滴浸没在展开剂里,静置观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稀H2SO4不挥发,干扰实验,应选稀盐酸洗净并灼烧,故A错误;

B.向10%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2%CuSO4溶液,NaOH过量,则可制备氢氧化铜悬浊液时,故B正确; C.配制浓H2SO4、浓HNO3混合酸时,类似浓硫酸的稀释,先加硝酸,然后向试管里放入一定量浓H2SO4,

B.碱性:CsOH>Tl(OH)3 D.Tl是第六周期第ⅢA元素

故C错误;

D.纸层析实验中,滤纸上的试样点是不可以浸入展开剂中的,否则试样会溶解在展开剂中,故D错误; 故选:B。

5.下列反应符合事实且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A.过量铁粉与氯气反应:Fe?Cl???FeCl2 2B.往Ba?NO3?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Ba2??H2O?SO2???BaSO3??2H?

??C.用稀盐酸除去银镜:2Ag?2H???2Ag?H2?

?1?1D.0.1mol?LBa(OH)2溶液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OH??HCO3?Ba2???BaCO3??H2O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意在考查知识再现及知识迁移能力。 【详解】

A.氯气氧化性强,与铁反应的产物是氯化铁,故A错误;

B.SO2与NO3-在酸性环境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B错误; C.稀盐酸与银不反应,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CO3混合时OH-过量,故D正确; 答案:D 【点睛】

易错选项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

6.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糖类物质都有甜味,但不一定都溶于水 B.葡萄糖和果糖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 C.蔗糖和葡萄糖都是单糖

D.摄入人体的纤维素在酶的作用下能水解为葡萄糖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糖类不一定有甜味,如纤维素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故A项错误;

B项,葡萄糖和果糖结构不同,性质不同,但分子式相同,故B项正确; C项,葡萄糖为单糖,蔗糖为二糖,故C项错误;

D项,人体内无纤维素酶,不能使纤维素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点睛】

糖类物质是多羟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在水解后能变成以上两者之一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上,由于其由碳、氢、氧元素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7.关于Na2O和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时所含阴离子数目相同 C.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

A.Na2O阴离子是O2-离子,Na2O2阴离子是O22-离子,等物质的量时所含阴离子数目相同,故A正确; B.Na2O固体为白色,Na2O2固体为淡黄色,故B错误;

C.Na2O中含有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Na2O和Na2O2都属于金属氧化物,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8.中科院深圳研究院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铝-石墨双离子电池,可大幅度提升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充电过程中,石墨电极发生阴离子插层反应,而铝电极发生铝-锂合金化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颜色相同 D.化合物种类不同

A.放电时,电解质中的Li+向左端电极移动

B.充电时,与外加电源负极相连一端电极反应为:AlLi-e-=Li++Al 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n(PF6)+e-=PF6-+Cn

D.充电时,若转移0.2mol电子,则铝电极上增重5.4g 【答案】C 【解析】 【分析】

【3份试卷合集】山西省忻州市2019-2020学年高考第四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6nm2pszk6i8ss1c8w102tjb2iy3i014l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