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7:02:2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这个均衡产出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价格将继续下跌,短期供给曲线将又开始向右移动,直到达到均衡点AS2。

在短期内,名义货币存量减少,则名义货币供给(M)减少,但价格(P)只会缓慢下跌,从而实际货币存量(M/P)将会下跌,但是低于名义货币供给下降的水平。另外,随着价格的进一步降低,真实货币存量又会开始增加,当新的长期宏观均衡最终达到Y*时,价格也将相应的与名义货币供给同比例的下降,并且实际货币存量也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8.(第七章第一题)以下信息将用来计算失业率:假定有两个主要组别,成年人和青年,成年人分成男子与妇女。青年占劳动力的10%,成年人占90%,妇女占成年劳动力的35%。再假定这些组别的失业率如下:青年19%,男子7%,妇女6%。 A.计算总失业率。

B.要是青年占劳动力的比例由10%增加到15%,那又怎样呢?这将如何影响总失业率? 答:A:总失业率是不同组别之间失业率的加权平均,其中的权数代表不同组别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人数的比重。本题中的数据说明,青少年占劳动力的10%,成年劳动力占90%,其中妇女占35%,男子占成年劳动力的65%,根据公式:ur=w1u1+w2u2+……,可得: Ur=0.1*0.19+0.9*(0.35*0.06+0.65*0.07)=7.9%

B:青少年占劳动力的比例由10%增加到了15%,那么,成年人占劳动力的比例将由90%下降到85%,根据公式可得:

Ur=0.15*0.19+0.85*(0.35*0.06+0.65*0.07)=8.5%

可见,青少年占劳动力的比重增加,会使总失业率增加。因为青少年人相对成年人的失业率比较高,青少年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工资接近最低,且青少年人工作技能也相对不稳定,造成青少年人流动性比较大,经常会换工作,频繁失业,所以,青少年人占劳动力的比重增加会增加总的失业率。 9.(第九章第一题)现在研究9-2与9-3节学习过的无政府领域模型的特例。假设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I=50。

A.此例中的均衡收入水平是什么? B.均衡状态时的储蓄水平是什么?

C.由于某种原因,如果产出水平为800,非意愿库存积累会是什么? D.如果I增加为100(我们在以后各章讨论什么决定I),对均衡收入的影响是什么? E.在这里乘数的值是什么?

F.画一幅表明(A)与(B)的均衡图。

答:A:均衡收入水平Y=AD=C+I=100+(0.8)Y+50=150+(0.8)Y,解方程可得Y=750。所以均

衡收入水平为750。 B:均衡时有C+S=Y=AD=C+I,所以均衡时S=I=50,所以均衡状态时的储蓄水平为50。也可以由C+S=Y,得S=Y-C=Y-(100+0.8Y)=0.2Y-100=0.2*750-100=50。

C:产出水平为800时,总需求AD=100+0.8Y+50=150+0.8*80

0=790。所以非意愿库存积累水平=Y-AD=800-790=10。(另一种算法:因为Y=800,所

13

以S=-100+0.2Y=60,所以UI=S-I=10)

D:因为AD' = C + I' = 100 + (0.8)Y + 100 = 200 + (0.8)Y

而 Y = AD' ==> Y = 200 + (0.8)Y ==> (0.2)Y = 200 ==> Y = 5*200 = 1000 E:乘数a=1/(1-c)=1/(1-0.8)=5。

F:如图所示(上图中画出任意一个即可) 10.(第九章第二题)设想习题1中的消费行为发生变动,以致C=100+0.9Y,而I仍旧为50。 A.均衡收入水平比上一题中的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计算新均衡水平Y’,以资核实。 B.现在设想投资增加到I=100,正同习题一d一样,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

C.投资支出的这种变动,对Y的影响比习题1种的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D.画一幅表明在这种情况下的均衡收入的变动。

答:A:由于边际消费倾向变大,所以预计均衡收入水平增加了,由Y‘ = AD= C + I = 100 +

(0.9)Y’ + 50 = 150 + (0.9)Y’,计算得Y’=1500。

B:新的均衡收入为:Y’’=AD=100+0.9Y’’+100=200+0.9Y’’,计算得Y’’=2000。

C:与习题一的情况相比较,投资支出的这个变化对Y的作用比较大,

因为此时的乘数a=1/(1-0.9)=10比较大,根据乘数的定义可知,此时投资支出的变化对Y的作用比较大,并且是上一题的两倍。 D:如图所示。

11.(第九章第三题)现在我们考察税收在决定均衡收入的作用。设想有9-4与9-5节中那种型式的经济,由以下函数加以描述: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A. 计算该模型中的均衡收入水平与乘数。 B. 计算预算盈余,BS

C. 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D. 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动。如果c=0.9而不是0.8,你预期盈余的变动是增加还是减少呢? E. 当t=1,你能解释为什么乘数等于1?

答:A:计算该模型中的均衡收入水平和乘数:

Y=AD = C + I + G = 50 + (0.8)YD + 70 + 200 = 320 + 0.8(Y+TR-tY)=320+0.8[Y - (0.2)Y + 100] = 400 + (0.8)(0.8)Y = 400 + (0.64)Y 解得Y=1111.11

乘数a=1/[1-c(1-t)]=1/[1-0.8(1-0.2)]=2.78。 B:计算预算盈余:

BS =T-TR-G= tY - TR - G = (0.2)(1,111.11) - 100 - 200 = 222.22 - 300 = - 77.78〈0

C:当t'=0.25时,Y = AD'=C+I+G= 50 + (0.8)YD + 70 + 200 = 320 + 0.8(Y'+TR-tY')

=320+0.8[Y' - (0.25)Y' + 100]=400+0.6Y’

14

计算得:Y'=1000,

乘数a=1/[1-c(1-t)]=1/[1-0.8(1-0.25)]=2.5。 D:计算预算盈余的变化

当c=0.8,t=0.25时,BS' =T-TR-G= tY' - TR – G=0.25*1000-100-200=-50 如果c=0.9,t=0.25

Y1' =50+0.9(Y1'+100-0.25Y1')+70+200,解得Y1'=410/0.325=1261.5 BS1'= t Y1' - TR – G=0.25*1261.5-100-200=15.4 代入△BS= BS1' - BS'=15.4-(-50)=65.4

即预算盈余增加。

E:a=1/[1-c(1-t)],t=1时,计算得a=1。

当自发总需求增加△A时,总产出增加△A,总收入上升△Y=△A,因为t=1,所以增加的收入全部成为税收,使得Yd没有变化,从而引致支出为零,从而Y只增加△Y=△A,据乘数的定义知乘数为1。 12.(第十章第一题)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C=0.8(1-t)Y t=0.25 I=900-50i G=800 L=0.25y-62.5i

M/P=500

A. 描述IS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B. IS曲线的一般定义是什么? C. 描述LM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D. LM曲线的一般定义是什么? E. 什么是均衡收入水平与均衡利率水平?

答:A:IS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产品市场中的一个均衡。于是可以从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即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来推导IS曲线,由给出的条件可得:

Y = C + I + G = (0.8)[1 - (0.25)]Y + 900 - 50i + 800 = 1700 + (0.6)Y - 50i 可以推出:Y = 4250 - 125i。这就是IS曲线。

B:IS曲线指将满足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连接起来而形成的曲线。它是反映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一幅简单图像。他表示的是任一给定的利率水平上都有相对应的国民收入水平,在这样的水平上,投资恰好等于储蓄。IS曲线描述了利率和收入的反向变动关系,利率下降会导致投资支出增加,从而厂商的实际产出增加,收入增加,即IS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一般来说,在商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剩的供给;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即商品市场上存在着过度需求,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C:LM曲线上的每一点都代表了货币市场的一个均衡。于是可以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来推导LM曲线,由题中条件得:M/P=L,

15

得到:500 = 0.25Y - 62.5i ,从而推出:Y=2000+250i。这就是LM曲线。

D:LM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利率与收入水平的组合,即使即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时的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它描述了利率和收入水平的同向变动关系,收入

增加会引起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利率的提高,利率的提高又会减少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并使之重新回到原来的需求水平,与货币供给相等。换句话说,LM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E: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代表了收入和利率的均衡水平。在这个例子中,有:IS=LM,由此可以推导出:

4250-125i=2000+250i,即375i=2250,算得i*=6。所以Y*=4250-125i*=4250-125*6=3500,即均衡收入水平是3500,均衡利率是6。 13.(第十一章第二题)设想政府消减所得税。在两种假设下:(1)政府通过调节性货币政策,保持利息不变;(2)货币存量保持不变;在IS-LM模型中显示减税的影响。并解释不同的结果。

答:当政府削减所得税时,IS曲线将变的平滑,而且向右移动。收入和利率水平都会上升。如果此时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来保持利率不变,则LM曲线向右移动,最大的乘数作用得以发挥,因为此时没有挤出效应发生。但是,如果货币供给保持不变,LM曲线不会发生移动,则财政扩张对收入的总体效应会得到缩减,因为利率的上升会挤出一部分投资。 如图11-7所示,调整过程如下:

最终综合影响:Y上升,i大体保持不变。

16

搜索更多关于: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 的文档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十版课后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6xm4lec5797950lpza3sk4u09qm100fhh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