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6:28: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9.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生字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通过注释、相关资料理解三首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比较三首古诗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重点】

1.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背诵三首古诗,会默写《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比较三首古诗在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难点】

背诵三首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从军行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古代战士戍边课件,请同学认真观察,并说说内容。 2.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从军行》。 3.简介诗人。 二、自读诗句

熟读诗句,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

1.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 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 青海:即今青海湖。 长云:满天都是云。 雪山:终年积雪的山。

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北,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穿:磨破。

金甲:金属制作的铠甲。

楼兰:汉代的西域小国,在今新疆境内。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

4.从哪些诗句中,你可以体会出战士们誓死卫国的情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四、小结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古诗。 2.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一、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播放黄河、华山的图片,请同学们谈谈看了图片之后的感受。(雄伟、壮观)身为中国人,你感到了什么?(民族自豪感)

2.介绍作者陆游及写作背景。

3.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读后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说诗的大概意思。

2.指名朗读,说说题目的意思。

3.指名说说诗的大意,随机指导理解“三万里河”和“五千仞岳”的虚指写法。

4.逐句理解。

第1句:“三万里”形容黄河的长,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黄河实际长一万多里。讲述:三万里长的黄河腾翻滚,向东流入大海。

第2句:“五千仞岳”也是虚指,形容华山的雄伟高大。讲述:五千仞高的华山直插云霄。

这两句主要写景,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夸张、化静为动,使人感

2020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dcg10r1m52amw9lhr375cln2z0hr008c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