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12:06: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对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那火花最初绽开像蒜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膨胀成一头大蒜那么大。(比喻) B.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拟人) C.飞溅的水花是你露出的雪白的牙齿。(夸张) D.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反复) 2.下列词语的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簌簌 蹒跚 颓唐 富闲 B.主宰 婆娑 虬枝 伟岸 C.兴味 卑微 消逝 繁殖 D.格调 暮年 情味 深渊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周约有5万把共享雨伞现身杭州街头,它们分布在杭城的火车站、地铁站、商场、公共区域等地。(将“、公共区域等地”改为“等公共区域”)

B.坦桑尼亚信息服务部部长哈桑·阿巴西表示,来自中国的影视作品是坦桑尼亚民众了解中国经济发展与城市生活。(在句末加上“的重要途径”)

C.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未来,逼得众多父母必须“押”着孩子去做很多事。(删去“逼得”)

D.选择散养的父母一定要实时检视自己的理论是否过期,教育方式要符合孩子的特点,等等。(将“教育方式”改为“教育模式”)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将“可以提升自我”和“能够增长知识”互换位置)

B.通过后天的超乎常人想象的艰苦训练和磨砺,使浙江卫视《最强大脑》节目的某些选手的记忆技能发生了改变。(去掉“通过”或“使”)

C.随地吐痰,是衡量一个市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在“随地吐痰”之前加上“不”)

D.广州是个国际化都市,请市民自觉保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把“保护”改成“维护”) 5.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 A.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二、名句默写

6.在横线上填写出古代诗文原句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③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锦江春色来天地, 。 (杜 甫 《登楼》 ) ⑤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 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 (范仲淹《苏幕遮》) ⑦杜牧的《泊秦淮》一诗中含有弦外之音的句子是: , 。

⑧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字词书写 7.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_______________) (2)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____________) (4)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解释诗中画线的语句。

2)下面对古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结庐”是“建造房屋”的意思,诗人虽然身居闹市,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表达了诗人内心宁静、脱离尘俗的思想感情。

B.诗人在东篱边采菊,不经意间抬头见山,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C.诗人借助黄昏中飞鸟结伴归林的美好景色,表达了他摆脱束缚,自由自在的思想情感。 D.诗人从大自然中悟到了无法言说的人生真谛,却忘记了应该说些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甲、乙两篇选文,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重视。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衡: (3)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 (4)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C.莫不/得之于艰难 D.玄龄与吾/共取天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4)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第2段用对比的方式论证了文段的论点。试对此作简要说明。 (2)【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孟子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10.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答谢中书书(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 .(3)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4)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曾经同学少年 李阳

①那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他和她的总分数是一样的。班里需要评出一个“三好”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是重要的必备条件。

②她心里很高兴,如果被评上“三好”学生,不仅会得到父母答应送她的一支期待已久的钢笔,更重要的是,有了“三好”学生这个荣誉称号,还能为她考上重点高中加分。

③他是班里的体育委员,这次期末考试总分数是历年最高的一次,他还没有被评上过“三好”学生呢。父亲是一个工人,母亲常年卧床不起。他想,如果能评上“三好”学生,母亲心情肯定大好,说不定身体会跟着好起来。

④相同的总分,选谁呢?班主任老师难以定夺,( ),决定让他们自己来解决。 ⑤她( )睡不好,特别想当“三好生”,又不好意思说出口,还突然发起烧来。 ⑥他找到她,说:“‘三好’学生你来当吧。”

⑦她惊异于他说出的话,脱口而出道:“好啊!奖品给你。”

⑧他笑了,没再说话。她的发烧不治而愈。中考如约而至,随后她上了高中,前面还有高考的门槛,压力倍增;他读的技校,毕业后就能参加工作,日子轻松愉快。

⑨小城很小,有时路上会互相遇到。他和她打招呼,分别下了各自的自行车,一起推着车子走一段路,

她和他聊聊自己高中的学习生活。他意气风发,穿着整齐的黑色中山装。

⑩她考上警校时,他毕业参加了工作。各自的生活按照一个看不见的轨迹走下去。 ?寒假回家过年,几个要好的同学聚会,不见他的踪影。

?有知道内情的同学说,他因盗窃厂里的废旧钢管,被抓了起来,判了刑。拉他入伙的人告诉他,废旧钢管没用了,与其丢在厂子的角落里生锈烂掉,不如卖些钱,变废为宝。他想起退休的父亲和久病卧床不起的母亲,动了心。

?她收到一封来自某监狱的信,字迹十分陌生,打开一看末尾,落款的签名,是他!

?他在信上说,听探望他的同学说了她要去看他,尽管最终没有看到她,依旧感谢她还记得他,他会好好改造。她是躲在教室的角落里读的信。看完后,面色通红,有些发呆,一时不知如何处理。她( )趁人不备赶紧撕扯着那封信,直到变成一堆碎纸屑。

?若干年后,她忽然在大街上见到了他!那个寒风中摆摊卖土豆的中年男子,谢顶,肥胖,面目沧桑。看见了她,他的眼神有些躲避,不过还是说起话来。寒暄间,他的嘴角堆起了白沫。她不忍心直视他的模样,简单应付几句,走了。想起他在中学时奔跑在操场上的身影,想起他身穿黑色中山装时的意气风发。怎么也无法把眼前的中年落魄男,与记忆中的那个英姿勃发的十六岁少年联系在一起。 ?假如时光倒流,他没有因一念之差进过监狱,那么今天的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她很后悔,天这么冷,怎么没有把那堆土豆全部买下,好让他早点回家呢? (选自《意林·原创版》2016.2,有删节)

1)文章的第②和第③两段分别述说了她和他得到三好学生的好处,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翻来覆去 左顾右盼 想来想去 B.左顾右盼 想来想去 翻来覆去 C.想来想去 翻来覆去 左顾右盼 D.想来想去 左顾右盼 翻来覆去 3)简要分析第⑦段中的“惊异”一词的表达效果。

4)联系前文相关内容,品味第⑧段中“他笑了,没再说话”的内涵。 5)结尾段中为什么“她很后悔”?请联系全文分析其原因。 1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异想天开的孩子——爱迪生

美国人汤姆斯?阿尔发?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发明家,他以造福于人类的众多发明,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爱迪生的发明很多,他和他的助手们一共发明和改进了一千三百多种东西,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四重电报”装置、电话中的话筒、留声机、电灯、电影摄影机、碱性蓄电池等等。 由于他的发明实在太多,因此有“发明大王”之称。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市。他家祖籍荷兰,于1730年迁往北荚,初居新泽西州,1842年才迁往俄亥俄的米兰。家里比较贫穷,主要是靠父亲种田维持生活。爱迪生六岁时,就跟着父亲到田里去做些零活。

爱迪生小时候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任何事物总喜欢追根问底,就是日常见惯的现象,他都要仔细看看。比如,大树怎样生长,树叶是什么形状,他往往一看就要看上半天。他不但好奇爱问,而且什么都想亲自尝试一下。有一次,到了吃饭的时候,仍不见爱迪生回来,父亲急着到处去寻找,最后才在场院边的草棚里发现了他。父亲见他一动不动地趴在草堆里,就非常奇怪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小爱迪生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在孵小鸡呀!”原来,他看到母鸡会孵小鸡,觉得十分奇怪,一直想自己也试试看。当时,父亲又好气又好笑地将他拉起来,告诉他,人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在回家的路上,他还是一个劲地盯着父亲问:“为什么母鸡能孵小鸡,我就不能呢?”

从此,大家都说爱迪生是个“呆子”。他常常站在街头上抄写商品的商标和广告,而且逢人就问,不怕别人讨厌,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小爱迪生由于好奇,经常闯祸。有一次,为了考察火的奥秘,他试着在邻居的谷仓里燃起一堆火,这立即引起一场熊熊大火,爱迪生也为此遭到一顿毒打。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语文八年级(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dff82qiv3qhtz4wh2h1h1yk7phhy00sk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