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迪生七岁时,他的家庭在米兰维持不下去了,不得不迁到密西根州去,父亲在那里以木工为业。 就在这一年,爱迪生上学了。当时学校课程设置呆板,还实行体罚学生的制度,幼小的爱迪生,十分不满意这种教育方法。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引不起他的兴趣。他功课学得不好,可脑子里却装着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经常提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在当时那样的学校里,这样一个异想天开的孩子,当然不受欢迎,同学们都说他笨,连老师也说他是个“低能儿”。在校学习不到三个月,老师便把爱迪生的母亲叫来,对她说:“汤姆斯这孩子一点不用功,还老是提一些十分可笑的问题。昨天上算术课时,他居然问我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您看这不是太不像话了吗?我看这孩子实在太笨,留在学校里只会妨害别的学生,还是别上学了吧。”就这样,爱迪生被迫退学。这是他一生所受到的惟一的正式教育。 离开学校后,爱迪生就跟着父亲学木工,空下来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读书写字。
爱迪生的母亲原是小学教员,对教导孩子很有耐心,也很有经验。常给他讲一些名人的故事,说发明万有引力的牛顿,小时并不聪明,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竟成了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母亲还不断给他鼓励和教育,不厌其烦地解答他所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
由于母亲循循善诱,爱迪生聚精会神地读了不少书,遇到难懂的章节,也决不放过,他一定要问个明白,懂个透彻,因此学习进步很快。有一天,母亲给爱迪生买了本《自然读本》,他立即被书中的科学小实验吸引住了,从此经常照着书上讲的方法去做实验。后来,爱迪生曾回忆说:“《自然读本》是我第一次读到的科学书籍,那时我还不到十岁。”这本书引起了小爱迪生对科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他做了大量的实验,培养了他进行实验的能力。 1)解释下列成语。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循循善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着重写爱迪生小时的一些事,以突出他的异想天开,写了几件这样的事?请概括出来。 3)上面事例,说明爱迪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请从文中找出原话来回答。
4)爱迪生受到了多长时间的正规教育?老师是如何评价他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5)爱迪生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谁的教导? 七、语言表达
13.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
(1)晓雪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2)晓雪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 (3)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八、作文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
请以“有________真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D 4.C 5.A
解析:AD 二、名句默写 6.谁家新燕啄春泥; 晴川历历汉阳树 欲上青天览明月; 玉垒浮云变古今; 晴空一鹤排云上; 更在斜阳外;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1. 2. 3. 4. 5. 6. 7. 8. 9.
解析:谁家新燕啄春泥; 晴川历历汉阳树 欲上青天览明月; 玉垒浮云变古今; 晴空一鹤排云上; 更在斜阳外;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三、字词书写
7. 一丝不苟 惊心动魄 白手起家 殚精竭虑 四、诗歌鉴赏
8.1)山间的云气,到了傍晚更加美丽,飞鸟结伴而还。 2)D
五、文言文阅读 9.1)(1)举:被选拔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孰:哪一个 (4)安:安定,管理 2)A
3)(1)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以增强他的才干。 (2) 然而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4)(1) 先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
(2) 他们都认为治理国家要有“忧患意识”。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10.1) (1)书信 (2)消散 (3)指人间 (4)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2)(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C
4)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六、现代文阅读
11.1)通过这样比较两人得到三好学生之后的好处,为以后写她的学有所成、一帆风顺和他进入技校学习、入狱后的落魄作下了铺垫。 2)C
3)“惊异”是惊讶、诧异的意思。因为这是她意想不到的结果,他会把三好学生的名额让给自己,形象地写出了她听到之后可以当三好学生时又惊又喜又感激的神情。
4)这里的“笑”是为自己当时的做法能让她如愿以偿感到快乐,“没再说话”也包含着想要三好学生的难言之隐,既然让给她了,就毋庸多言了。
5)一是因为天冷,一起买下他的土豆,可以让他早点回家;二是因为感恩,以前他曾经将三好学生让给自己。
12.1) 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2) ①孵小鸡②燃谷仓
3) 爱迪生小时并不聪明,但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对于任何事物总喜欢追根问底,就是日常见惯的现象,他都要仔细看看。
4) 在校学习不到三个月;老师说他是“低能儿”;爱迪生并非低能,而是喜欢勤于思考提出问题。 5) 爱迪生的母亲。 七、语言表达
13.晓雪虽然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但她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八、作文 14.有家真好
家,对于这个字我们都不陌生,但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家吗?我想不是的,它一定有其他的意义。
家,处处都可以是我们的家,只要有亲情,有集体感,就可称为家。那些流浪者们不正是如此吗?马路虽然冰冷,但仍是他们的家,只要有一个栖身之所,或许就是最大的快乐了吧!有家真好! 家,是妈妈辛勤劳动的结果,她辛苦了一辈子,却从不抱怨,默默撑起这个温馨的小家。对她来说,只要我快乐的成长,拥有健康的身体,这便是她坚持的动力。有家真好!
家,是爸爸头上的丝丝白发,妹妹我给爸爸按摩的时候,看到他头顶的丝丝白发,我便心头一颤,热泪顿时充满眼眶,为了这个家,他不辞辛劳。家里的大小事都由他负责,这便是他生出白发的原因吧!他的幽默,他的和蔼,他的……,我都铭记。有家真好!
家,是辛勤培育我的老师们站立的身姿,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埋头写作业,有一个人他站在教室的讲台上,慰藉的笑着,同学们都坐着,只有他站着,不分昼夜,不分季节,他依然站着,没有怨言,或许银粉笔末“吃”的太多,他日渐消瘦,却依然站在那儿。有家真好!
家,是那日夜守护我的学校,在那里,我得到了一双翅膀,借用知识的风帆自由的翱翔。在哪里,我抛掉烦恼和忧愁,做最快乐的自己。操场上的红旗迎风飘扬,他极力我们奋发向前,辛勤劳动,那些垂柳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丝毫不松懈,有家真好!
家,是那亲爱的祖国,56个民族在它的的怀抱中酣睡,如慈母般,它用自己的血肉守护着它的孩子们,儿女们也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个个都用自己的努力开拓了一块属于自家的领域,有家真好! 家,是温馨的港湾,实难舍得亲情,是温暖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三维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意思为界,有家真好!
家,可以是一个,两个,也可以是三个,甚至无数个,只要你在哪里陆地生根,就可称之为家。 四川发生的大地震把它们的房屋震塌了,但房子倒了可以再建,家美乐却无法建立,所以当幸免的人们拥抱自己亲人是那种激动便可,因为他们还有家,还有亲情,有家真好!
2019-2020学年八上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是注重外表的美丽?还是注重内心的善良? 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对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法估价的贡献”。
C.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有人提出了“赢语文者赢高考”的口号。因此,教师、家长、学生都有所动作。
D.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xǐ)倚欲何依。 .B.牧人驱犊(dú)返,猎马带禽归。 .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qī)萋鹦鹉洲。 .D.萧关逢候骑(qí),都护在燕然。 .
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这家伙明知自己罪行严重,却仍从容不迫地抹着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 B.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舞台上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
C.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永州市提出的阳明山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百许里 髙可二黍许 ..B.猿则百叫无绝 群响毕绝 ..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见余,大喜曰 ..D.在昼犹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扳发了诺贝尔奖。 ....B.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栽的各国议会联盟。 ....C.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
D.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以后又发明了多种炸药,这使他获得巨讹收入。 ....二、名句默写
6.(9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②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④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⑤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⑥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默写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