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
A 法人是公司的一种,法人可以不以营利为目的 B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合伙企业不是我国公司法上的公司 C 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属于法人 D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非营利法人
11、关于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D)。 A 均从当事人受伤之日起算 B 均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C 伤害明显的,从受伤之日起算
D 伤害当时未发现,后经检查确诊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12、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D)。 A 诉讼时效的中断只能进行一次
B 当事人一方向法院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的,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C 对于连带债权人中的一人发生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由,应当认定对其他连带债权人也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D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应当认定对债权人的债权和债务人的债权均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13、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2年1月5日签订买卖合同,2012年1月15日甲公司将债权转让给丙公司,并于当日发出信函通知乙公司,乙公司1月17日收到通知。下列表述正确的有(BD)。 A 债权转让的行为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B 债权转让的行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C 诉讼时效从2012年1月15日之日起中断 D 诉讼时效从2012年1月17日之日起中断 14、下列属于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的有(ABCD)。 A 代理人无代理权
B 相对人主观上为善意
C 客观上有使相对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情形 D 相对人基于客观情形而与无权代理人成立民事行为
15、根据《民法总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的要素有(AB)。 A 必须具有当事人 B 必须具有意思表示 C 必须具有标的 D 必须有标的物的交付
16、根据《民法总则》规定,下列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的有(ABCD)。 A 口头形式 B 书面形式 C 推定形式 D 沉默形式
17、在实践中,有一种不通过文字或语言,而以沉默的方式进行意思表示,该形式只有在(AC)情况下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A 法律有规定 B 当事人有约定 C 有交易习惯 D 政策允许
18、根据《民法总则》规定,在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表述正确的有(CD)。 A 法律行为既可以是合法行为也可以是非法行为
B 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并不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效力的丧失
C 多方的法律行为是两个以上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还需一致 D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赠与、奖励的行为,是有效的
19、根据《民法总则》的有关规定,下列选项中,适用于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的情形有(CD)。 A 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 拒付租金的 C 拒不履行买卖合同的 D 拒还不当得利的 20、关于无权代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 A 经被代理人追认后,视为有权代理
B 无权代理成立后,被代理人已经开始履行合同义务的,视为对合同的追认 C 善意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的,被代理人应当承担代理的法律后果
D 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视为无权代理
三、判断题(20题)
1、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已经死亡。(×)
2、无经济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不承担民事责任。(×) 3、某甲只有16岁它不具有民事法律主体资格。(×)
4、法人必须是拥有独立财产的社会组织,但是拥有独立财产的社会组织不一定是法人。(√)
5、 自然人只有年满18周岁,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6、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7、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财产后果是不同的。(√) 8、张某向李某借钱,张某的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事实。(√)9、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0、宣告失踪是申请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 11、监护人只能由一人承担,不能为数人。(×) 12、法人以其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13、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死亡宣告。(√) 14、李某17岁,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参加工作,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5、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 17、公民经常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不一致时,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18、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之前,我国没有民法。(×)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于2017年10月1日施行。(√)
宪法法律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 单选题
1、我国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D)年通过的。 A 1954 B 1975 C 1978 D 1982 2、我国宪法规定,(C)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 人民民主专政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 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C)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以上多数通过。 A四分之一,三分之二 B三分之一,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三分之二 D四分之一,二分之一 4、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D)次修改。 A一 B两 C三 D四
5、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对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有权(C)。 A改变 B变更或撤销 C改变或者撤销 D重新发布 6、我国宪法的解释权属于(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7、我国的宪法修正案以(B)的形式公布施行。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D国务院令
8、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D)。 A全体公民 B全体人民 C18 周岁以上的公民 D年满18 周岁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B)。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D《五五宪草》
10、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C),也就是现行宪法颁布施行纪念日。 A 12 月1 日 B 12 月20 日 C 12 月4 日 D 12 月8 日 1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B)。 A首长责任制 B民主集中制 C分工协作制 D议行合一制
12、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 定和颁布(A),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A 地方性法规 B规章 C法律 D规范性文件
13、依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A)。 A人民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人民政府 14、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B)。 A组织国家机构 B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C维护社会秩序 D控制国家权力
15、我国依据宪法享有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国家机关是(C)。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国家主席
16、我国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的体制,确立于哪一个规范性文件?(B) A 1954年宪法 B 1979年的宪法修改决议 C 1982年宪法 D 1975年宪法
17、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 C )从事法律职业。
A五年内不得 B十年内不得 C终身禁止
18、在公民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体系中,最基本的权利是( B )。 A经济社会权 B人身权利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言论自由
19、我国《宪法》规定,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是( C )。 A合作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20、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指(B)。 A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在法律面前平等 C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
D18周岁以上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1、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指( B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