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开挖施工程序见如下框图:
4、施工测量
放样进场后根据设计提供的测区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复测原导线点及水准点,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根据复测结果建立本工程测量控制网,并与监理、发包人进行地形联测,然后放样开挖。
5、清表处理
清理表土前,规划临时排水沟,将场地内的渗水、积水有效引排至场地外。清除基层的垃圾、树根、淤泥、耕植土表层泥浆及腐植土等杂物。清表开挖出来的土方不用作填料进行回填,按照协议及监理
13
测量放样 清表处理 土方开挖 人工修整 测量自检 验 收 进入下一道工序 要求,弃至指定的弃渣场。
(二)、挡土墙施工
1、基坑开挖:
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
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坑,以利于基底排水。
本工程基槽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开挖成型后坑底高程控制在+30mm以内,轴线位移小于50mm。
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
2、地基处理:
地基承载力应达到200Kpa,当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需进行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施打松木桩,其采用C20混凝土扩大基础。基础宽度5米,松木桩长度5.0米,直径为12~14厘米,施打间距为55×55厘米,每个断面不少于10根,按梅花开题布置。松木桩施工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及设计单位检验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3、混凝土基础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土质软弱地段采用C20混凝土扩大基础,基础宽度5米,前墙高1米,后墙高1.5米。在挡土墙基础的两侧,设
14
置木模板。基础顶高程偏差在0~–20mm之内,轴线位移在50mm以内,平面尺寸偏差在+100mm~0之内。
4、模板工程:
根据结构物的特点挡土墙混凝土施工中挡土墙采用的2.5m*1.5m*1cm钢模板。所有模板及支架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制作简单,装拆方便,经济耐用。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 2)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变形下沉等现象。
3)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并采取措施填缝,不得漏浆,模内必须干净。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模板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模板支撑完后,对板缝进行检查,对挡土墙根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报检,当检验合格后及时进行浇筑混凝土。
4)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时,端部应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
15
模板安装完毕后满足下表 检验项目 模板相邻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模内尺寸 轴线位移 支撑面高程 预留孔洞位置 5、现浇砼基础:
先浇筑挡土墙下部平板基础及部分墙身,浇筑高度至基础顶面上1.0~1.2米处。第一次砼浇筑完成24h后继续浇筑墙身。现浇砼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按挡土墙每一道沉降缝的长度进行分段,每一段长度15米,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杂物及松土后进行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6、现浇墙身砼:
现浇墙身砼采用C20混凝土。现浇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基础施工时需加设钢筋进行作为连接筋,下次施工前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 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浇筑一盘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挡墙每隔15米设一道沉降缝,缝宽2cm,深入墙体
允许偏差 2mm 3mm +10~–20mm 10mm +2~–5mm +10mm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