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D.事物的发展是由弱到强、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过程 【正确答案是】:B
172、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不是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数学家高斯做级数连加,不是一个个逐次累计,而是创造性地运用一种新的程序来计算。从哲学上看,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我们的共同启示是( ) A.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创新精神 B.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机遇 C.发挥主观能动性偶尔可以背离客观规律 D.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问题就能解决 【正确答案是】:A
17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物质本质的不同回答
C.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正确答案是】:C
174、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 ) A.机械、物理、化学、生命、社会 B.实践和社会
C.时间和空间 D.液体、固体、气体、等离子体 【正确答案是】:C
175、近年来,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话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学生负担过重表现在:一是课程门类偏多,内容偏难;二是书本太多;三是作业多、补习多、办班多。这些都给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造成严重损害。从辩证法角度看,造成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是( )
A.忽视了量的积累 B.违背了适度原则
C.曲解了肯定与否定辩证关系 D.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正确答案是】:B
176、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A
29
177、“物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是】:C
178、哲学理论上的“两个对子”指的是(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与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正确答案是】:C
179、2001年11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整个谈判历时15年,“黑发人谈成白发人”,几起几落。这表明( ) A.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正确答案是】:C
180、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要认识到东西部的发展差距是由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原因造成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面貌,需要几代人长期艰苦努力,决不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 )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没有一定的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 C.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正确答案是】:B
181、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是】:A
18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 ) A.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 B.大胆揭露、勇敢面对矛盾
C.科学分析主要和次要矛盾 D.平稳化解矛盾
30
【正确答案是】:C
183、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 ) A.一因多果 B.一果多因
C.同因异果 D.同果异因
【正确答案是】:A
184、“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这句话体现了(A.折衷主义思想 B.朴素辩证法思想
C.诡辩论思想 D.二元论思想
【正确答案是】:B
185、客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 A.宿命论 B.古希腊的柏拉图哲学 C.中国宋代的程朱理学
D.近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 【正确答案是】:A
186、辩证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 ) A.全盘否定 B.既有克服又有保留
C.变相肯定 D.在旧事物中增加新内容 【正确答案是】:B
187、假象和本质具有鲜明的对立,因此( ) A.假象和本质没有必然联系
B.有些假象和本质没有必然联系 C.假象和本质只有偶然联系 D.假象和本质有必然联系 【正确答案是】:D
188、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是( ) A.从抽象到具体法 B.归纳演绎法
C.分析综合法 D.矛盾分析法
【正确答案是】:D
31
)
189、意识的本质是 ( )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 【正确答案是】:B
190、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 A.农民播种小麦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法官审理案件 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正确答案是】:A
191、看问题“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是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观点 【正确答案是】:C
192、“盛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是( ) A.时间的持续性 B.时间的间断性
C.时间的重复性 D.时间的一维性
【正确答案是】:D
193、“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取消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观点 C.夸大了客观条件作用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正确答案是】:A
194、主观唯心主义的极端形式是( ) A.唯我论 B.唯心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正确答案是】:A
195、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 )
3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