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填表说明
1.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规范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方案,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依据。
2.学生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与指导教师进行成分讨论协商,对题意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基本缺点工作过程思路,并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文献资料,进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现场考察、实验室试验等),在此基础上进行开题报告。
3.课题的目的意义,应说明对某一学科发展的意义以及某些理论研究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等。
4.文献综述是开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广泛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后,对与本人所承担课题研究有关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及尚存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5.研究内容,要具体写出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突出重点,实事求是,所规定的内容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6.在工作开始前,学生应在指导教师帮助下确定并熟悉研究方法。 7.在研究过程中如要做社会调查、实验或在计算机上进行工作,应详细说明使用的仪器设备、耗材及使用的时间及数量。
8.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应按研究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时间、地点、工作内容和阶段成果等,以便于有计划开展工作。
9.开题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填写,指导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10.开题报告要按学生所在系规定的方式进行报告,经系主任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研究(或设计)工作。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即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突出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突出学生亲自感悟,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和张扬个性。本研究目的是发现探究教学的模式与方法,提出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教学的有效建议。 研究意义:实践表明,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促使学生的地位由传统模式下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学习过程中真正的认识主体。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一、国内外物理课中探究教学的研究现状 在物理科中,新课程中提出的探究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尽管都是围绕概念和规律来进行,但是传统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是演绎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一般由教师讲解概念和规律,并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或是让学生动手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之后能够举一反三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现在提倡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归纳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实或问题出发,逐步建构出概念或规律来,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期望学生不仅能将结论举一反三,而且能将探究的能力扩大到探究其他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的科学课程改革以来进行了大量有关的研究和实践,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在界定探究学习能力时,对提出问题、制定调查研究计划并付诸实施、利用有关工具和技术收集数据、对证据与解释进行批判性地逻辑地思考、分析或交流其他解释方法以及科学论点等都极为重视,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探究教学要求。英国颁布的关于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新法令强调:在科学探究中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做出预言与假设、观察、测量及操作变量、解释结果并评价科学证据等能力。 我国在《物理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能力划分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项要素。陆天明硕士认为学习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在对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时,常常会出现迂回曲折,甚至于出现重头再来的现象。从学习的总的方向来看,学习过程实际 2
上是在不断地从问题到探索解决问题再到新问题的轮回,每通过一个轮回,学生的认知水平都将被提高。而目前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恰恰没有注意到这种曲折与轮回,过分强调学习的线性关系。因此,他提出了立体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包含方法、内容和性情三个维度)。并在立体式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复环模式,认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所包含的完整的要素有:吸引、提取、猜想、设计、探究、结论、交流、拓展、评估、吸引。陆天明的理论与其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相比到底有什么实质上的优点与进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吉林一中的赵双菊老师提出探究式“双建构”教学方案:第一次建构——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究实现前物理知识的弥补和调整;第二次建构——通过探究自悟实现新旧知识的合理重组。李兆清老师研究了初中物理“四环节”探究式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现状,详细讨论了几个重要而突出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等)。 二、问题的提出 作为一种探索中的教学方式,虽然被大量的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和先进的,探究式教学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反思,以及对探究式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有助于完善和促进探究式教学的发展,并有助于探索适合于中国国情的探究式教学方式。 探究式教学实践中有以下一些问题:学生方面:①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程度有差异。②学生对探究过程技能的掌握程度差异性较大。③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不同。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探究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有所不同。教师方面:①课题的选择。②如何确定探究的目标。③针对不同的探究内容,探究中的各个环节的轻重该如何侧重。④教师角色如何转变。⑤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的环境。⑥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⑦如何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好、中、差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都有各自的发展。其他方面:①探究式教学较费时间,而为了应付高考,教学任务紧,课时不够怎么办?采用探究式教学到底效率如何?②乡下学校实验条件差,教学资源缺乏,如何进行探究? 三、在研究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1.对物理学科科学探究的课程目标实施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既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又作为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教师教物理和学生学物理的重要方法[6]。但是,探究式教学在我国毕竟处于尝试推行阶段,了解教师对探究式教学的认同情况,调查不同层次学校探究教学目标和教任务的落实程度,以及实施探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问题等是十分必要的。 2.调查了解目前探究性试题的编制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标准化考试命题是促进探究式教 3
学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是无法回避的现状。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无不具有“探究”类题目,通过调查分析探究性试题内容的编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而寻找在考试命题中落实探究式教学目标的方式和途径,探讨在具体题目中体现教学目标的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与科学探究能力七项要素相对应的试题编制策略,搞清楚成功与不足,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3.对探究性试题的考查目标、设计意图、题型特征等进行调查分析。作为考试而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考查目标,这是试题设计的关键。要研究如何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和对探究的理解程度,不仅跟探究的内容有关,而且跟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效度信度有关,所以探讨论证标准化考试中探究性试题的考查目标、考查方法和题型特点应是研究的重点。 4.探索对不同的探究角度和不同的探究水平的试题设计策略,这是研究要突破的难点。如前所述,物理课程的科学探究分七个不同的角度,内容任务不同的探究侧重点也不同,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探究的程度、探究的水平层次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设计大规模考试的试题时,如何去把握,采取哪些编制策略,都需要艰苦的探求。 5.要开展探究式教学下的考试命题研究,还要解决测评量表的问题,目前由我国研究者自行编制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原创性测评量表还比较少,因此,此项工作的开发对丰富和完善探究教学评价的理论非常必要。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