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寺口文化旅游区开发方案报规片解说词
片头
巍巍贺兰山,连绵三百余公里,镌刻着西夏的神秘,尘封在历史深处,千年轮回,岁月更替,探寻的脚步从未停止,寻找神秘失落国度的文明正在进行。
今天,我们将穿越历史的时空,以史料为载体,以留存为阶梯,用建筑来展示神秘王国的一个边角,用建筑来找寻那失落已久的文明。
区位背景
拜寺口是贺兰山东麓的山口之一,位于银川市西北约30公里的贺兰县金山乡,山口朝东,三面环山,口内有沟,循沟可进入贺兰山腹地,即为拜寺沟,拜寺又称百寺,因沟口、沟中有近百座寺庙而得名,著名的拜寺口双塔和方塔就位于此。
拜寺口文化旅游方案总体规划
本规划面积4000亩,总投资近20亿元,因西夏时期全民信奉佛教,拜寺口双塔即是西夏的佛教寺院,也是西夏王朝的离宫所在地。因此,规划依托拜寺口双塔、方塔,以西夏佛教文化为主线,再现“西夏皇家寺院”文化,同时结合现代化发展需要,突出创意文化展示、秘境休闲体验、探秘康体运动三大主体功能,项目规划为“一带五区”,即拜寺口历史文化带,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区、离宫文化休闲度假区、西夏皇家大寺院体验区、西夏乐土休闲区、方塔遗址探秘区,各区域景观、遗址分布其中。
文化综合服务区 以5A级景区标准建设,为游客提供接待、咨询等综合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1
西夏皇家大寺院体验区 位于皇家园林中的皇家大寺院,再现了西夏独特的佛教建筑形态。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九的西夏文押印中,有“夏国贺兰山佛祖院”的记述。西夏皇家大寺院包括佛祖院恢复、西夏文化研究院、西夏文化展示馆三部分,其独特的构思和高超的环境设计,给拜寺口皇家寺院平添了几分神秘和灵气,再现了1000多年前西夏王朝皇家寺院的宏伟壮观。
离宫文化休闲度假区 西夏离宫融入入鸱吻、套兽、垂兽、石础、石柱、方砖、瓦当、滴水等西夏建筑元素,全方位展示和诠释西夏的建筑艺术,西夏活字印刷馆与复原方塔以恢复与开发理念展示了西夏活字印刷与佛塔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1991年,考古学家在方塔遗址发现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本,是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西夏市井街和观光石塔,则从西夏民俗和观光体验的角度折射出历史的穿越感。
西夏乐土休闲区 融文化展示、休闲、体验为一体,旨在打造西夏文化创意型主题体验活动空间,给游客塑造难忘的旅游体验。 方塔遗址探秘区 充分依托拜寺沟内的溪水、飞瀑、一线天、散石滩、老榆树、方塔遗址和原始森林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打造山麓休闲运动、峡谷探秘体验、方塔考古探秘三大产品体系,形成拜寺口文化旅游区独具特色的贺兰山自然与文化体验空间。
拜寺口文化旅游方案的目的与意义
这些依山而建,背山面川,视野开阔的的西夏建筑和悠久的文化遗迹,全面诠释了西夏文化的内涵。拜寺口文化旅游区力争打造成为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带上的西夏皇家寺院文化品牌旅游地,构造更加完整的西夏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西夏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带动贺兰山东麓文化旅游产业的崛起和突破,带动宁夏旅游的发展,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周边经济增长,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文化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2
片尾
巍巍贺兰,坐看古今沧桑巨变,拜寺口文化旅游区将成为贺兰山东麓一颗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