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5.3 边沟增设盖板图
3.6 错车道设置技术要求
3.6.1 设置范围
当满足以下情况之一需设置错车道 1 当公路采用单车道时,应设置错车道。
2 当单车道桥梁需要双向行车时,桥头两端,应根据需要设置错车道。 3 当单车道隧道需要双向行车时,洞口两端外侧,应设置错车道。 3.6.2 设置形式
1 错车道常见的型式有单侧设置和双侧设置两类。
2 错车道一般应采用单车设置,但局部因控制性构造物、房屋拆迁等因素制约的路段,可设置双侧错车道。
图3.6.1-1 单侧设置错车道示例图
28
图3.6.1-2 双侧设置错车道示例图
3.6.3 设置标准
1 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不应小于双车道的路基宽度,有效长度不小于2倍主要车型长度。为了便于错车车辆的驶入,在错车道的两端应设不得小于行驶车辆中的最大车长的1.5倍(按5的倍数取整值)的过渡段。
2 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宜设在纵坡不大于4%的路段。错车道每公里不少于3个,一般情况下相邻间距不大于300m,但受地形等条件制约,间距可适当加大,但不宜大于500m。
3山区路段由于地形限约而造成错车道设置间距较大且无法通视时,可通过在相邻两个错车道之间的适当位置设置相关预告提示标志标牌来事先告知车辆驾驶员相关错车信息。
4 在错车道前后30m范围内不应当有妨碍视线的障碍物存在。 5 错车道路面结构应与主线相同,错车道路段路肩宽度不小于0.5m。 3.6.4 山区相邻错车道无法通视路段的改造方案
位于山区的个别农村公路由于受地形等因素制约,相邻错车道之间无法通视,则可在距错车道100~150m处设置错车道提示标志牌,并可在其下方设置辅助标志来表示前方错车道的距离及错车道方向。
29
图3.6.1-3 错车道提示标志设置示意图
3.7 安全设施
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的提升改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村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未能达到D级的路段需进行提升改造。 2 农村公路在以下情况应配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
(1)在高路堤、桥头引道、陡坡、急弯、临水库、沿江、傍山险路、悬崖凌空等危险路段,应在路侧设置限速、警示、警告标志和护柱、石砌护墩、石垛等安全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设钢质护栏;桥头引道、漫水桥、过水路面等路段应设置警示标志;漫水桥、过水路面上应设置标杆。
(2)在视距不良的急弯路段,应根据需要设置线形诱导标志、警告、减速等标志;在平面交叉路口,应设置道口标志等必需标志。
(3)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应在适当位置设置减速装置。
(4)受限路段应在起终点处设置减速、限载、限高等警告标志。 (5)在急弯、陡坡、大型构造物、学校等特殊路段应设置警告、禁令标志及必要的指示标志。
(6)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可设置里程碑、漆划标线。
30
3.7.1 护栏
1 农村公路设置的护栏一般应根据《浙江省农村公路安全设施设置技术指南》(2009年7月)中所列的C级、B级和A级三个防护等级进行选用。
2 护栏一般按以下原则选用:
(1)在发生过车辆冲出路外交通事故的路段,尤其是多次发生该类事故的路段,应根据事故记录、事故原因、路侧危险程度等因素判断是否需要设置护栏和设置何种等级和形式的护栏。
(2)桥面板厚度超过50cm的空心板或水泥混凝土小型桥梁宜选用本指南中给出的B级桥梁护栏。道路景观要求不高的小型桥梁可选用B级波形梁桥梁护栏,反之可选用B级梁柱式桥梁护栏。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之间宜采用过渡段结构。视实际情况,小型桥梁也可选用现行护栏规范中规定的A级护栏形式。
(3)上跨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的农村公路桥梁,应按照现行护栏规范的要求,设置A级及以上等级的护栏,桥梁护栏与路基护栏之间宜采用过渡段结构。
(4)公路上已有有一定埋置深度的水泥混凝土示警墩,并符合优先设置防护设施条件的路段,宜将已有水泥混凝土示警墩加固为C级混凝土护栏或设置钢质护栏。
(5)考虑到农村公路的施工、材料运输、维修便利及经济性,可采用经验证的其它形式的护栏。
3 农村公路波形梁钢护栏最小设置长度推荐值为28m,特殊情况下不应低于20m;水泥混凝土及示警墩加固后形成的水泥混凝土护栏最小长度为6m。
4 四级、准四级公路路侧侧向宽度为路肩宽减0.25m。在设置护栏时,应根据护栏需要的加宽路基,并保证其护栏不侵入公路建筑限界范围,具体护拦横断设置位置如下图所示。
3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