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标下小学三、四年级科学的教学策略
作者:彭亚利
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16期
摘 要 随着我国现代主体教育的兴起和教育观念的确立,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强调学生要积极参与实践及作为学习主体,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小学教育应以科学素养作为教育宗旨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 关键词 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93,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6-0009-01 一、新课改下小学科学教育现状特点
(一)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教育课程有着全面的综合性,它涵盖了简单的生物,物理,化学,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科学知识,还增加了人类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体现各领域知识间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来进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的小学科学课程有更强的趣味性,实用性与灵活性。为能更好激起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学习自动性,使他们在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中,锻炼探索创新的思维能力。新的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更贴近日常生活,符合小学生需要和兴趣的科学内容。另外引导并提倡教师采用利于发展小学生研究能力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在情感,知识,能力三方面全方位发展。
(三)为了让学生在将来能更适应社会对综合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新课程更注重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上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以后学生作为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能力,也是21世纪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
二、新课改下小学三、四年级科学的教学方法策略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新课改小学科学主要有两方面要求,首先以探究为其核心内容,其次是力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此背景下小学不应再只依应试成绩为要求,则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是单纯地进行传授科学知识。另外也要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能只以分数论好坏。同时教师进行拓展教学,主要指校方给学生提供可自主学习的内容,要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与引领者,花更多时间精力去帮助学生实践操作科学问题。
(二)提高教师素质能力水平。教师平时多参与教研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向同行虚心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学习新课标和相关理论,将理论应用于教学课堂中,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不断提高。广泛学习各种知识,组成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认真备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