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步步高]高考化学(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专题考前要点回扣五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6 2:43: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五、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纳

(一)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常考点归纳 1.核外电子总数为10的微粒有 分子(5种):Ne、HF、H2O、NH3、CH4 阳离子(5种):Na、Mg2、Al3、NH4、H3O 阴离子(5种):F、O2、N3、OH、NH2 2.核外电子数为18的微粒有

分子:Ar、HCl、H2S、PH3、SiH4、H2O2、N2H4、C2H6 阳离子:K、Ca2

阴离子:Cl、S2、HS、O22

3.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H、2H、3H。 4.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如:O2、O3等。

5.半径比较:先看层数后看质子数再看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如:r(S2)>r(Cl)>r(K)>r(Ca2)。

6.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这里的元素性质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

7.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共有7个周期,要记住前六周期每个周期元素的种数分别为2、8、8、18、18、32)。

8.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要记住纵行和族之间的关系)。

9.Fe是26号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第8列,第8、9、10三列称为第Ⅷ族)。 10.超铀元素:指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元素。

11.过渡金属包括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中的所有元素,全都是金属元素,且最外层都是1~2个电子。

12.镧系元素在第六周期、锕系元素在第七周期,它们都在第3列(即第ⅢB族)。 13.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叫做价电子数。

1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所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5.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它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也越强。

+-

[正误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原子(×)

(2)某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3)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也可能大于4(√) (4)双原子分子的共价键一定是非极性键(×) (5)非金属元素原子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6)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7)三氯化硼分子中,B原子最外层满足了8电子结构(×) (8)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 (9)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同周期的ⅡA的强(√)

(10)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F>O>N,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氟气能置换水中的氧,氧气也能置换出氨中的氮(√)

(11)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至右逐渐减小(×) (12)同一周期不可能存在电荷数相同的阳离子(×)

(13)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14)按照元素周期表的排布规律,非金属元素最多有23种(√) (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常考点归纳 1.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对于反应aA(g)+bB(s)===cC(g),条件的变化(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引起的化学反应速率变化如表所示。

条件的变化 化学反应 速率的变化 增大 理论解释 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相当于增大A的浓度 增大A的浓度 升高温度 恒容条件下,增加A 恒容条件下,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总压强增大 恒压条件下,充入与反增大 增大 不变 反应物浓度没有发生变化 减小 相当于增大容器的体积,反应物应无关的气体,总压强不变 浓度减小 降低反应活化能,使更多反应物使用适当的催化剂 增大 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增加了有效碰撞次数 把B(s)粉碎成粉末 2.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方法

反应实例 条件变化与平衡移动方向(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O2浓度,平衡右移 2SO2(g)O2(g)ΔH<0 +2SO3(g) 增大SO3浓度,平衡左移 升高温度,平衡左移 增大压强(压缩体积),平衡右移 2NO2(g) N2O4(g) 体积不变时,充入NO2,平衡右移 体积不变时,充入N2O4,平衡左移 增大H2浓度,平衡左移 增大HI浓度,平衡右移 增大压强(压缩体积),平衡不移动 3.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和应用

化学平衡常数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当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而与反应物或生成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中水的浓度写进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 CaCO3(s)

增大 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 达新平衡后 转化率变化 SO2的转化率增大,O2的转化率减小 从逆反应角度看,SO3的转化率减小 SO2、O2的转化率都减小 SO2、O2的转化率都增大 NO2的转化率增大 NO2的转化率增大 H2的转化率减小,I2的转化率增大 HI的转化率不变 转化率不变 2HI(g)H2(g)+I2(g) CaO(s)+CO2(g) K=c(CO2)

2CrO24(aq)+2H(aq)

Cr2O27(aq)+H2O(l)c2?CrO2c2?H?4?·K= -

c?Cr2O27?

但在非水溶液中的反应,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化学平

衡常数表达式中。如: C2H5OH(l)+CH3COOH(l)

浓硫酸△

c?CH3COOC2H5?·c?H2O?

CH3COOC2H5(l)+H2O(l) K=

c?C2H5OH?·c?CH3COOH?

(2)同一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如: N2O4(g)1

NO(g)224

c2?NO2?

2NO2(g) K=

c?N2O4?NO2(g) K′=

c?NO2?

K=K′2

1

c?N2O4?2

c?N2O4?1

c2?NO2?K

2NO2(g)N2O4(g) K″=

(3)可逆反应进行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则当Q=K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QK时说明反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正误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反应就不再进行( ) (2)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 (3)在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 (4)在一定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 (5)其他条件不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

(6)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7)加入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改变了反应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

(8)同一反应,在相同时间间隔内,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和意义都不一定相同( )

(9)5mol·L1·s1的反应速率一定比1mol·L1·s1的反应速率大( ) (10)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多少与反应速率成正比( ) (11)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12)在恒容条件下,有两个平衡体系:A(g)转化率都变小( )

(13)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变大( ) (14)在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体系中,加入KCl固体,颜色变浅( )

2B(g);2A(g)

B(g),都增加A的量,A、B

(15)由温度或压强改变引起的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

[新步步高]高考化学(全国通用)大二轮总复习考前三个月配套文档:专题考前要点回扣五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x8z4qwet47le14lopx1jxus0hl5300vv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