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12: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指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城市功能区: 功能区 面积 区位特点 功能区特点 中心商务 位于城市中心区(CBD) 小 或次建筑物高大密集、经济活动频繁、中心 交通便捷、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 呈点状或条带状分 商业区 小 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对交通条件要求最高 处 住宅区 最大,最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普遍 地价适中,环境洁净 且背向分布 向市区外缘扩展和专业化程度高,积聚性强,形成 工业区 大 迁移,沿主要交通干片状工业区,因减低成本和环境 线分布 要求而远离城市中心 图表补充: ①高级住宅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区,一般靠近文化区;(如高坡地形、河流上 游、盛行风上风向、靠近文教区等) ②低级住宅区接近内城和工业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差。 ③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以隔离污染、净化空气,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 ④有污染的工业区布局特点:交通便利、盛行风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上风向)、河流下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⑤各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 3.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原因: a历史因素:早期功能的延续(如北京的故宫,早期是中国政治中心区,现在则是文化旅游区) b社会因素: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 分化,英国伦敦的唐人街,北京牛街回民小区,美国黑人区等) c行政因素:政府政策、城市规划 d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城市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 ②交通通达度(穿过的道路越多,距交通干线越近,交通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 因此,一般来说,市中心地租最高,沿交通线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道路交汇处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中心,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如图,受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功能分区:A为商业区,B为住宅区,C为工业区

4.城市等级:用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超大城市:400万以上; 特大城市:100万-400万;

大城市:50万-100万;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小城市:20万以下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服务功能越强(等级高、种类多),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数量越少,相互之间距离越远。但并不等于说,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的大小或强弱成正比,因为有些小城市可能有自己的特色服务功能较强

第二节 城市化

1.城市化: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表现: 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人口增多,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城市化率)不断提高(标志);②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③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变(本质)。 3.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1) 城市化进程快 (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程不同

读图分析: 国家类型 所处目前发展阶段 起步 速度 水平 与经济发展 后果 发达国家 后期 早 缓慢 高 相适应 人口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发展中 加速国家 阶段 晚 较快 低 不相适应 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原因: ①中心区人口过多、用地紧张、地价高、环境恶化; ②郊区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③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再城市化原因:政府制定城市复兴计划 (3)特大城市迅速发展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加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 总结: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更低,城市化发展速度更快,城市数量更多,城市总人口更多 (4)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纽约) 北美五大湖城市带(芝加哥) 地理位置------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 日本东海岸城市带(东京) 自然条件------平原地带 英国南部城市带(伦敦) 空间分布特点------多呈带状延伸 欧洲西部城市带(巴黎) 政治经济因素------各地的政治经济中心 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上海)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① 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污染、热污染等); ②交通问题(交通拥挤、停车困难、交通事故); ③住房问题(住房紧张、住房条件差); ④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 (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 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6、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郊区城市化); ②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布局;

③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④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环境管制、污染治理、建立绿化带等);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

1、 概念

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所创造的人类活动的产物。包括物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相对稳定性。 2、 对城市的影响

a. 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b. 对城市建筑结构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围墙是主要景观,城有城墙,院中西地域文化存在 中国 有院墙,宅有宅墙,庙有庙墙;差异,中国地域文化建 建筑 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具有很强的内向性、筑 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 封闭性 结 构 美国 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西方文化以外向、开建筑 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放著称

c. 对城市建筑风格的影响 城市建筑 表现 原因 中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重要地 国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位和封建等级制度;四合院民建 建阁是其代表建筑风格;中国 “四居蕴涵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礼筑 筑 合院”是传统民居建筑的代表 制 风 格 西方建筑 豪华的皇宫、高大的教堂、开阔的广场、喷泉、花园、雕塑是欧洲典型建筑景观;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是典型美国城市住宅建筑代表 欧洲城市建筑表现出宗教影响占优势地位;现代住宅建筑反映不同收入阶层的生活环境

中图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化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xdb156hu6o2vt5lzj67d82u9zjet00id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