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令被试只注意其中的一个通路,并完成一定任务而忽视(非注意)另外一个通路。同时记录注意与非注意状态下的ERP波形。实验中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混合、按伪随机顺序分时呈现。视觉刺激与听觉刺激各包括3种:偏差刺激、标准刺激和反应命令信号。每一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之后皆跟随一次反应命令信号。在刺激信号与命令信号之间随机呈现0~2个异通路的刺激信号。每个通路的标准刺激呈现概率为82.5%;偏差刺激为17.5%。二者的呈现顺序是伪随机排列的。刺激间隔为250 ms~700 ms, 伪随机。令被试集中注意力于注意通道的刺激,忽视非注意通道的刺激。当标准刺激出现时,令其一只手拇指作按键准备;当偏差刺激出现时,另一只手拇指作按键准备。待反应命令信号出现后,再尽快按键。由于非注意通道的刺激插在注意通道的刺激与反应之间,此时被试处于力求尽快按键、紧张等待不知何时出现的命令信号之际,无暇顾及非注意通道的刺激,因此较好地保证了非注意纯度。
八、几种典型的认知(知觉、记忆、意识)实验模式的特点是什么?(需自己总结其特点)
记忆实验模式的特点是在学习阶段呈现刺激物让被试记忆,之后将学习过的刺激物混合在未学过的刺激物中间,令被试判断该刺激物是否学习过。对正确记忆和未正确记忆的刺激诱发的ERP成分分别叠加,正确记忆减未正确记忆的ERP,其差异被称为“记忆差”。 九、熟练掌握Eprime的操作。
E-Prime是由卡奈基-梅龙大学和匹兹堡大学联合开发心理学实验操作平台,是一个高等的图形设计环境,提供革命性的新工具,以加速实验发展,E-Prime可以让您在设计实验时,只须选取常用的实验功能图标,然后把图标拖曳到实验程序内,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建立复杂的实验程序。
(1)功能: 实验设计、生成、运行、收集数据、编辑和预处理分析数据。
(2)优点: E-Prime能呈现的刺激可以是文本、图像和声音(可以同时呈现三者的任意组合)提供了详细的时间信息和事件细节(包括呈现时间、反应时间的细节),可供进一步分析,有助于了解实际实验运行的时间问题。专门面向心理实验,并针对心理实验的时间精度作了优化。刺激呈现与屏幕刷新同步,精度可达毫秒。相对于传统编程语言,E-Prime易学易用,实验生成快速。
(3)E-Prime的优点在于:
①反应输入方式多样:E-Prime目前可以实现的反应输入有:键盘、鼠标以及反应盒SRBox;另外,也可以利用反应盒接口或并口、串口接上其它设备,如ERP等。
②专门面向心理实验,并针对心理实验的时间精度作了优化。刺激呈现与屏幕刷新同步,精度可达毫。
③相对于传统编程语言,E-Prime易学易用,实验生成快速。
④提供了详细的时间信息和事件细节(包括呈现时间、反应时间的细节),可供进一步分析,有助于了解实际实验运行的时间问题。 (4)E-Prime 包括了以下几部分: ①E-Studio 图形化界面的编程环境 ②E-Basic Script 式语言 ③E-Run 实时生成实验程序 ④E-Merge 数据融合 ⑤E-DataAid 表格式数据处理 ⑥E-Recovery 数据修复
(5)E- Prime 应用中的若干个问题
①E- Prime的时间精度为毫秒级,E- Prime可以呈现几毫秒甚至1毫秒的刺激? 这是对毫秒级精度的误解,实际上,毫秒精度是相对的(参见 E- Prime对毫秒精度的定义) ,E- Prime无法做到绝对 1 毫秒的控制,任何实验生成软件都无法做到。这是因为时间精度受到硬件的很大制约,尤其是显示刷新频率的制约(取决于显示器、显卡的性能) ,E- Prime所能控制的显示时间都是显示刷新周期的整数倍。也就是说,如果显示刷新周期是 14 毫秒,则20毫秒的显示时间(Duration)在实际执行时是 28 毫秒。所以建议实际操作时显示刷新频率设为 100Hz,有关的显示时间则设为10毫秒的整数倍。如果需要更高的显
示精度,就需要高刷新频率的显示设备。 ②、不同输入设备收集的反应时的差异问题
E- Prime允许收集多种反应输入设备的输入,例如 PC键盘、鼠标、反应盒,以及连接外部设备的 Port 接口。这些设备在将被试反应传导到 E- Prime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延迟,即存在设备相关的系统误差。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这些都是可以作为反应输入设备;但通常情况下,同一实验应该采用同一种输入设备,而且根据不同的时间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输入设备。事实上,这些设备的时间分辩率有较大的差异:键盘的延迟大约为 7(0.5ms;SRBox延迟则约为 1.25ms;鼠标的延迟则较大,变化范围也比较大:(92ms;Port 设备的延迟则取决于所连接的外部设备。因此,反应时实验最好采用键盘或SRBox,ERP、fMRI有关的实验最好采用 SRBox,采用外部设备的实验最好先进行该设备时间分辩率的测试。另外,尽管同一种设备的延迟相差不大,但仍有可能存在某个特定设备有较大延迟,例如某个键盘的按键弹簧失灵等等;因此,实验前的设备测试不可忽视。 ③、fMRI、ERP等外部设备接口问题
在认知神经行为实验中,需要与外部脑电设备通讯。E-Prime提供了 WritePort、ReadPort 命令,通过串口或并口与外部设备通讯;也可以通过一些 Signal 方面的属性设置给外部设备Trigger 信号。ERP实验中,很关键的是刺激呈现时间的精确性和 E- Prime刺激事件与脑电设备的同步。为了尽可能达到同步,正式实验前需要进行测试校准,检验信号是否同步、以及E- Prime与外部设备的时钟是否同步匹配(不匹配则可以调整E- Prime时钟) 。 ④、E- Prime与外部程序连接问题
与大多数高级语言(如 VB)相似,E- Prime也可以通过调用一些外部动态链接库文件(DLL)或类型库文件等的函数或子过程。通过这一点,可以实现一些在 E- Prime没有直接提供的功能,如播放多媒体文件。但是,为了保证计时的精度,如果时间数据比较重要 不建议采用外部程序进行计时 最好利用的计时系统。
第十一章 ERP数据处理
一、ERP的实验流程是什么?
ERP的基本实验流程包括:实时(on-line)的刺激呈现、头皮脑电放大、模数转换(数据采集)与实验结束后离线式的数据分析。 刺激发生系统 屏幕 耳机 被 试 反应时 反应键 (128导电极帽) 错误率 EEG EOG 数字放大器 显示 波形测量 统计(ANOVA) 采样 叠加 总平均 绘图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排除伪迹 相减 脑地地图 二、脑电数据的采集与记录的具体步骤有哪些?
1.设置或修改脑电记录文件(SETUP文件)。具体参数设置见第三题。 2.电极安放—戴电极帽。根据国际10-20脑电记录系统的原则安放电极。
3.保存记录文件。注意文件名的取法,特别小心不要用同名文件覆盖,以免数据丢失。 4.记录。要注意先保存脑电文件,在开始刺激呈现程序。
三、在进行脑电数据的采集与记录时,需要设置或修改的脑电记录参数有哪些?
在进行脑电数据的采集与记录时,需要设置或修改的脑电记录参数有: 1.放大倍数(Gain)
对脑电的放大倍数至少在5万倍以上,注意对EOG的放大倍数应减小1/2或2/3。 2.分析时间(Epoch)与基线(Baseline)
根据实验模式和研究目的设定分析时间,刺激发生前的基线约取分析时程的1/5。 3.频带宽度(Bandpass)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