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神经心理思考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02: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使其仅够放大拟研究的ERP信号,则落在频带外的噪音与干扰信号不被放大,达到排除目的,频带宽度的高通一般为0.01-0.1Hz,低通为40-100 Hz。 4.皮肤阻抗(Inpendence)

应使皮肤的阻抗低于5千欧。每个记录点的的脑电位均为于参考点的电位进行比较而得之电位差,因而参考点的皮肤阻抗尤需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5.采样频率(A/D Rate)

采样频率是对于时间分辨率的设置,例如采样频率250 Hz的时间分辨率为4ms。 四、波形平均与叠加的步骤有哪些?

波形平均与叠加的步骤:

1.提取并打开连续脑电文件(Input .CNT File) 2.合并任务数据(Merge task data)

需保证实验过程被完整的保存,否则EEG数据和行为数据不能匹配,不能按照行为操作结果进行平均。当记录存盘时,先点击“save”,在启动刺激程序,宁可多存一些数据。 3.减少眼电伪迹(Ocular artifact reduction)

眼电(EOG)是最为常见的伪迹,对EEG的影响颇为严重,愈往有头皮前部,EOG的影响愈显著,减少EOG伪迹的的方法,一是删除,而是校正。删除EOG也会删掉同时发生的其他各导有用个数据,因此多采用校正的方法,以免丢失过多的脑电数据。眼点校正的方法很多,一般来说都是从EEG中减去EOG。下述是一种去除眼电的较好的方法。其步骤如下:①寻找眼动电位的最大值;②构建一个平均伪迹反应;③Sweep对Sweep、点对点地从EEG中减去EOG。在Scan中排除眼电的步骤:①点击Transforms主菜单;②点击Ocular Artifact reduction菜单项;③参数设置。 4.对脑电分段(Epoch)

按照预设的“分析过程”,以刺激物发生为起点,对连续记录的EEG进行分段。生成EEG文件,建议采用CNT文件同名的文件名。调出CNT文件后,单击Transforms菜单下的Epoch File选项,一个Epoch的属性对话框会出现,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Mode、Interval和Event Types。 5.滤波(Filter)

滤波的目的是:排除50周干扰,以及其它伪迹。 6.基线校正(Baseline correct)

基线校正的目的是在当前波形文件中校正DC偏差。SCAN共提供4中校正方式:First point,Pre stim interval,Entire sweep 和User Defined 一般采用User Defined模式。 7.排除伪迹(Artifact rejection)

标定一导或多导,根据某一范围的波幅数值,例如±100毫伏,则超出这一范围的成被删除。

8.删除坏电极通道(Delete bad channels) 9.平均(Average) 10.保存(Output file)

将生成得平均文件(.AVG)存盘。如此完成一次叠加。 11.总平均(Grand average) 五、如何进行波形的识别?

波形的识别:波形的判断即从一系列波形中判断有关成分,是ERP研究的一个技术难关。根据峰潜伏期,波形及其头皮分布,参照总平均图与文献进行判断,丰富的经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六、如何进行波峰测量? 1.波幅与峰潜伏期测量

波幅测基线-波峰值或者波峰-波峰值,潜伏期常以刺激起始点至波峰顶点作为测量点。一般认为,波幅反映大脑兴奋性高低,而潜伏期则是神经活动与加工过程的速度和评价时间。 2. 潜伏期测量

在波峰不明显的情况下,有时可采用测起始时间(始潜时)的方法,以其曲线(前肢)与基点的交点作为始潜时测量点。 3.Scan4.0的波峰测量

可以在Scan4.0中测量包括所有记录点的波峰潜伏期和波幅值,生成扩展名为“.PK”文本文件。

(1)编制波幅模板文件,参数包括极性、起止点; (2)提取、打开AVG文件; (3)打开模板文件; (4)测量。

七、如何进行平均波幅的测量?

平均波幅测量可用固定法或连续测量法、具体法或间断法。

1,固定法或连续测量法:首先确定一时间窗口间隔,例如50ms,然后分别测量0-50、50-100、100-150??各段平均波幅。目前引用较多的间隔有20、50、100和150。有人在300ms以前采用短20或50的短间隔,在300ms以后在以100ms为间隔测量;又如在刺激后60-310ms的范围内以20ms为间距,在310-600ms的范围在用100ms测量。固定间隔比较客观、标准统一,便于测量以及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较,但在个体差异较大时,数据可靠性较差。

2,具体法或间断法:根据总平均图确定某一成分的时间窗口。具体法根据总平均图而定,针对性较强,但主观性较大,不便于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较。

八、行为数据的测量指标有哪些?在ERP实验中有何意义?

①行为数据的测量指标:反应正确、错误和未反应的比率和反应时。

②在ERP实验中的意义:行为数据可以为ERP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框架和理论假设;行为数据和ERP数据进行对比,相互验证并且可以丰富实验数据,使实验的可信度进一步的提高。 九、脑电分析的统计方法有哪些?在SPSS中,其文件格式有何特点?

1,脑电分析的统计方法:①方差分析 在ERP研究主要比较不同条件下的ERP成分差异,因此使用最多的是方差分析,特别是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②.t检验;③.描述性统计(均值±标准误)。

2,文件格式按照表排列,举例如下,因素为提示范围(3:大、中、小),间隔(3:短、中、长)和组别(2:1、2)。 组别 短间距 中间距 长间距 短间距 中间距 长间距 短间距 中间距 长间距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Fz Pz 1 1 1 2 2 2 大范围 中范围 小范围 十、如何进行ERP结果的解释? 1.定性分析

ERP的一般分析技术可以用以下步骤进行: ①设置条件1与条件2,分别产生A峰B峰。

②测量并比较A峰和B峰的潜伏期、始潜期、波幅等指标。 ③比较条件1与条件2的波形在头皮的分布。 ④定为分析。 2.源定位分析

①极性反转

颅内与头皮电位的极性翻转:在早期的生理学研究中,将电极直接插入海马、海马旁和杏仁核,记录到波幅较大的极性翻转的电位,其潜伏期于头皮记录的顶部P300一致。 ②脑地形图

脑电地形图是指将放大的脑电信号转换成一种既能定量、又能定性的脑波图形,可使大脑在某一时间的功能变化与形态定位有机的结合。脑的地形图需要至少12导记录电极,理论上是导数越多越好,目前已达到256导。 ③偶极子定位

偶极子是一对数值相等、符号相反的电荷,彼此相隔一定距离时形成的体系。偶极子假说认为ERP成分的源即是脑内的偶极子。源定为可根据偶极子的数目、偶极子的时间特征、偶极子的位置和偶极子量等因素进行。偶极子模型可分为单个于多个偶极子模型(single/multiple models)。前者包括单个等价电流偶极子、移动偶极子、旋转偶极子和固定偶极子;后者包括混合偶极子模型于时空偶极子模型。 ④分布式源定位分析---电流密度模型

电流密度模型具有2个特征:①预先给予三维灰度或表面的源定为;②总是用模型名词M(j)与调整参数λ联结到数据名词D(j),可用公式表示:△= D(j)+ λM(j)。电流密度可看作一种容积内的偶极子量,电流密度分布可离散成大量的元偶极子。每个偶极子代表一定容积的电流密度。偶极子量与所代表的电流密度是成比例的。电流密度的源分析可望成为ERP定位技术的主流趋势。

搜索更多关于: 神经心理思考题 的文档
神经心理思考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qz3q30e8m0fvqu4zj3d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