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多选题)
1.培养基灭菌的方法: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过滤灭菌、辐射灭菌、化学灭菌。 2.高压蒸汽灭菌锅:一般培养基和器皿灭菌控制在121℃,20min。
3.化学灭菌:用3%次氯酸钠、70%酒精等溶液处理。常用作对植物组织的表面消毒和一些器皿的消毒。
4.玻璃器皿的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化学灭菌。 5.微生物培养基种类:
①PDA培养基:主要用于真菌的分离和培养,可以配置成液体或固体; ②肉汁胨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分离和培养,可以配置成液体或固体; ③高氏一号培养基:主要用于放线菌的分离和培养,可以配置成液体或固体。 6.细菌的形态:湿润、粘稠、质地均匀、易挑取(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7.放线菌的形态:质地致密、干燥且多皱、与培养基结合紧密、形成孢子后菌落呈粉状、絮状等。
8.显微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是一块放入目镜中的原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的长度刻成50等分,用于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像。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专用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10μm,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9.微生物数量的测定采用血球计数板。
10.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根据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检测到病毒的存在。 11.获得细菌纯培养物(或分离细菌)的方法:系列稀释法和平板划线法。 12.免疫球蛋白组分最多的是lgG 13.观察孢子颜色较浅时应当调暗视野。 14.使用油镜观察时,上油后光圈调小。
二、填空题
1.使用油镜观察细菌,使用时添加香柏油。
2.革兰氏染色:①涂片:取菌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菌体重叠;②干燥:自然干燥;③固定:在火焰上连续通过几次,以载玻片在手背上试感觉不烫为宜;④初染: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⑤媒染:碘液;⑥脱色:95%乙醇,轻轻摇动玻片脱色,褪色时间不超过30秒;⑦复染:番红染液;⑤镜检:用油镜。
3.真菌培养基(PDA)平板上加抗生素抑制细菌。 4.分离所得微生物的计数单位:CFU,菌落形成单位。
5.核盘菌属:菌核在寄主表面或寄主组织内形成,由菌核产生具长柄的子囊盘。子囊近圆柱形,平行排列,有侧丝,子囊内含有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纺锤形,单细胞。不产生分生孢子。
6.霜霉菌分属的主要依据是孢囊梗的形态。
7.青霉属:分生孢子梗直立,顶端一至多次分枝呈扫帚状,分枝顶端产生瓶状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球形。
8.丝核菌属:近分支处形成隔膜,多为直角分枝。 9.酸奶和泡菜制作都是厌氧发酵,会产生乳酸。
三、识图题
青霉属、核盘菌属、曲霉属、柄锈菌属、弯孢霉属、球针壳属。
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冬孢子、附属丝、子囊孢子、闭囊壳、凸脐蠕孢属、线虫、雄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