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23:05: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近三年高考古诗文阅读考点分析及启示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2010年高考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既见复关 。(《诗经·氓》)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4)人非生而知之者, 。(韩愈《师说》) (5)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

(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

(2011年高考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匪来贸丝, 。(《诗经?氓》) (2) ,风雨兴焉。(《荀子?劝学》)

(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4)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5)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李白《蜀道难》) (6)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答案】(1)来即我谋 (2)积土成山 (3)飞鸟相与还 (4)彩彻区明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惊涛拍岸

(2012年高考福建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l ) ,三岁食贫。(《 诗经· 氓》) ( 2)群贤毕至, 。(王羲之《兰亭集序》) (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 4 )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 5 ) ,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

( 6)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

【答案】(1)自我徂尔 (2)少长咸集 (3)渚清沙白鸟飞回 (4)人非生而知之者 (5)岸芷汀兰 (6)吟鞭东指即天涯

【命题探究】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赋分6分,通

常是6小题,每题1分。从试题所考查的范围来看,2010年以来的福建高考卷所选考的名句名

篇都严格在《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范围内设题。所选考的名句名篇都诗文并重,兼顾词。其中2010年涉及三篇文(《劝学》《师说》《赤壁赋》),两首诗(《诗经·氓》《离骚》),一首词(《声声慢》);2011年考到两篇文(《荀子?劝学》《滕王阁序》),三首诗(《诗经?氓》《饮酒?结庐在人境》《蜀道难》),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2012年考查三篇文(《兰亭集序》

《师说》《岳阳楼记》),三首诗(《诗经?氓》《登高》《己亥杂诗》)。从设题的点看,考查的句子并非全部都是名句名篇,这就告诉未来的考生不要偷工减料,仅背名句名篇,一定要扎扎实实背诵全文,这才是考试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考生的易错处在于生僻字、同音字,或者添、漏写虚

词,顺序颠倒等。

三年来已考查的篇目有14篇。诗6首:《诗经?氓》考查3次(2010、2011、2012)、《离骚》1次(2010)、《饮酒?结庐在人境》1次(2011)、《蜀道难》1次(2011)、《登高》1次(2012)、

1

《己亥杂诗》1次(2012);文6篇:《劝学》考查2次(2010、2011)、《师说》2次(2010、2012)、《赤壁赋》1次(2010)《兰亭集序》1次(2012)《岳阳楼记》1次(2012)、《滕王

阁序》1次(2011);词2首:《声声慢》1次(2010)、《念奴娇?赤壁怀古》1次(2011)。尚有11篇未考查。其中诗5首:《归园田居》、《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琵琶行》、《钱塘湖春行》、《锦瑟》;文4篇:《陈情表》、《阿房宫赋》(2009年考过)、《陋室铭》、《爱莲说》;词2首:《声声慢》、《京口北固亭怀古》(2009年考过)。由此可见,《诗经》《劝学》《师说》《赤壁赋》《离骚》是

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此外,近三年未考查的篇目也要重点复习。

每年新要求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都有一定的体现。2011年新增5篇古诗文《陋室铭》《爱

莲说》《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钱塘湖春行》《饮酒?结庐在人境》,当年考查了《饮酒?结庐在人境》,2012年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两篇古诗文《岳阳楼记》和《己亥杂诗》在考试中均有体

现。近几年来,每年都有适当增加考试篇目,考生必须特别注意。

【复习指导】

1.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考点:①古诗文中的经典名句,尤其是律诗、绝句的千古佳句;②古诗文的一些绝妙的比喻句、主旨句、哲理句和写景句;③对诗文的理解,能联系实际地运用,对内容相似的诗文名句进行归纳;④重点复习本省前三年未考查过的名句名篇和常考的重点篇目;⑤对新增加的考试篇目,必须特别注意。

2.记忆时,要领悟名句名篇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以防止“口是心非”,对易错字词必须反复识记并书写。

3.考查的句子虽然以名句为主,但并不全部都是名句名篇,所以不要偷工减料,仅背名

句名篇,一定要扎扎实实背诵全文。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真题再现】(2010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5题。

周维城传 [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去富阳。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也,有资。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

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十余岁,父既卒,学贾。晨有老人过肆,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人,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臵其户中,不使知也。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

俟之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

2

翁知我。?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节选自《茗柯文二编》卷下)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及属稿 .

属:写 具:完备 寻:不久

贾:商人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C.遂大困,寻死富阳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贾?解释做名词?商人?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做生意?。

3.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3分)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 A.①②⑥

②立许字以女

C.②③④

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

⑥拯一人者与一金

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 ⑤丰急令如故藏,诫勿言

B.①③⑤

D.④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把握住选择标准,即题干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①③两句表现周维城对父母的孝敬,能体现其美好德行;⑤表现了周维城待人心胸宽广,为人善良的美好德行。所以选择B项。②③两句介绍他的娶妻与子女情况,不是写其德行。⑥不是周维城的事迹,而是江宁焦翁。也可用排除法,凡是带②③⑥的选项可以排除。本题的误区在于一是考生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到位,二是对选择标准不明确,没有扣住?美好德行?来选,或是张冠李戴把⑥当成周维城的事迹。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了他父亲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弱。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从原文?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可以看出周维城祖上并非时代住在杭州,而是迁徙到杭州的,所以A项说法是错误的。本题误区在于对原文理解不透彻,并且不能找出解题的敏感信息点。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2分)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之息,资遣之归。(4分)

译:

【答案】(1)所以为他做了传,以便留给后来修志的人(作参考)

(2)前后几天救了若干人,(并)留在店铺中供他们吃喝,等到洪水平息,资助安排他们回家。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

3

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传?是动词,为其做传的意思;?遗?是动词留给的意思。 第(2)题翻译时要注意?肆??饮食??俟??资??遣?的翻译。肆,是名词店铺;饮食,在句中是动词供给饮食的意思;俟,翻译成等待;资,是动词资助;遣,为动词,遣送,在这里可翻译成安排回家。

本题的答题误区在于对重点字词错译、漏译;再就是翻译的辞不达意做不到文从句顺。 (2011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元] 虞集

延祐五年,某①以圣天子之命,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七月二十八日,舟次彭泽,明日,登小孤山,观其雄特险壮,浩然兴怀,想夫豪杰旷逸名胜之士,与凡积幽愤而怀感慨者之登兹山也,未有不廓然乐其高明远大而无所留滞者矣。

旧有亭在山半,足以纳百川于足下,览万里于一瞬,泰然安坐,而受之可以终日。石级盘旋以上,甃结②坚缜,阑护完固,登者忘其险焉。盖故宋江州守臣厉文翁之所筑也,距今六十二年。而守者弗虔,日就圮毁,聚足③以涉,颠覆是惧。

至牧羊亭上,芫秽充斥,曾不可少徙倚④焉。是时,彭泽邑令咸在,亦为赧然愧,赩然怒,奋然将除而治之。问守者,则曰:?非彭泽所治境也。?乃相与怃然而去。 明日,过安庆,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因以告之。曰:?此吾土也,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夫所谓‘一柱’者,将以卓然独立,无无所偏倚,二震凌冲激⑤,八面交至,终不为之动摇;使排天沃日之势,虽极天下之骄悍,皆将靡然委顺,听令其下而去。非兹峰其孰足以当之也耶!新亭峥跳在吾目中矣,子当为我记之。?

李候真定人,仕朝廷数十年,历为郎官,谓之旧人⑥,文雅有高材,以直道刚气自持,颇为时辈所忌。久之,起佐郡,人或愤其不足,候不屑也。观其命亭之意,亦足以少见其为人矣。且一亭之微,于郡政非有大损益也,到郡末旬日,一知其当为,即以为己任,推而知其当为之大于此者,必能有为无疑矣。

(选自《道园学古录》卷七,有删节)

【注】①某:我。 ②甃结:砖块建筑。 ③聚足:登台阶一步一停。 ④徒倚:来回走动。⑤震凌冲激:指江水侵凌撞击。⑥旧人:有资历的老臣。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次彭泽 次:排列 .B.芜秽充斥 秽:杂草 .C.乃相与怃然而去 怃:失意 .D.起佐郡 起:起任 .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B、C、D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A项?次?解释做动词?排列?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停留?。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A项正确。

【答案】A

3.下列句子陈述的内容与“新修一柱峰亭”有直接关系的一组是(3分) ①召吴幼清先生于临川②登者忘其险焉③日就圮毁 ④府判李侯维肃,某故人也⑤因以告之⑥必能有为无疑矣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4

搜索更多关于: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的文档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5q20ukch8xzko047i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