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详解】
A项错误,“重阳节”不属于24节气。 80.B 【解析】 【详解】
B项“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81.C 【解析】 【详解】
C.表述有误。“豁然开朗”一词,应该源于《桃花源记》,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选C。 82.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
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A项表述不正确,《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作品。
8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D项表述错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作品。 84.C
【解析】试题分析:C项文学常识有误。改为“《最后一课》-------都德---------法国-------小弗朗士”。 85.C 【解析】 【详解】
答案第15页,总18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C. 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86.C 【解析】 【详解】
“会试”、“殿试”三级。正式科举分“乡试”、乡试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取中者称“举人”,其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会试则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礼部举行,取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则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会称“三状甲”。 C. “会元”改为“解元“。故选C。 87.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根据自己知识积累。分析选项中的错误即可。A项正确;B项正确;C项不正确,“四书”应为:《论语》《孟子》和《大学》、《中庸》;D项正确。 88.B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B项有误,《回延安》采用的是信天游的形式。 89.B 【解析】 【详解】
B.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唐宋八大家中的“范仲淹”应为“欧阳修”。故选B。 90.C
【解析】试题分析:A《最后一课》体裁是小说,不是传记。《说和做》的作者是藏克家,不是闻一多介绍的自己。D《紫藤萝瀑布》中作者主要借对紫藤萝的描写,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不是对生活的赞美。 91.A 【解析】
答案第16页,总18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详解】
A项有误。《三国演义》中吕蒙智取荆州,迫使关羽败走麦城。 92.B 【解析】 【详解】
B项有误,《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 93.D 【解析】
不是间接抒情,而是直接抒情,故D项不正确。 94.ADB 【解析】 【详解】
“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顺天意者,兼相爱,交相利,必得赏。”是墨子(墨家)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恶,故几于道。”是老子(道家)的名言。 95.A
【解析】试题分析:A项“柳宗元的文集有《昌黎先生文集》”表述错误。《昌黎先生文集》的作者是韩愈。 96.C 【解析】 【详解】
“惠存”:敬辞,请保存。不能说是“尊称”。“垂念”:指上对下挂念,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挂念,不能说是“谦称”。故选C。 97.A 【解析】 【详解】
A句有语病,语序不当,应是“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 98.D
【解析】试题分析:D“小说《牛虻》最终获得了成功”表述有误。应该是《暴风雨所诞生的》最终获得了成功。
答案第17页,总18页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99.A 【解析】 【详解】
《朝花夕拾》是散文集,因此A错误,故选A。 100.D 【解析】 【详解】
D.“每一次都是用自己省吃俭用、辛苦劳作赚来的钱买的”表述有误,第三次是用虎妞的钱买的。故选D。
答案第18页,总18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