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负载,使电源的电话衡重杂音电压达到最大值。 ? 宽频杂音电压
用杂音计的宽频分频档来测量宽频杂音电压,测试时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分Ⅰ、Ⅱ、Ⅲ频段测量,在电源输出功率范围内调节电源输出负载,使电源输出杂音达到最大值。 ? 离散杂音电压
使用选频表来测量电源输出端的离散杂音电压,测试时根据产品的技术条件,分频档测量,在电源输出功率范围内调节电源的输出负载,使电源的离散杂音电压达到最大值。
5.10反灌杂音电流
即DC-DC电源在全部影响量和控制量均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在规定的带宽 内,其输入端电流的交流成分。它可以用有效值Vr.m.s与(或)峰—峰值(VP-P)表示。
5.10.1测量条件
a、输入电压为额定值。 b、各路输出满载。
c、DC供电电源的正、负极间并联一个1μF的无极性电容 5.10.2测试方框图
5.10.3测试方法
a、先如图布置好测试电路。
b、将示波器设为交流耦合方式,带宽设为20MHz,用示波器读出Vr.m.s值或峰-峰值即可。
电流探头 直流供电 电源 被测 DC-DC电源 示波器 1μF C 纯电阻负载
5.11瞬态响应(开关机瞬态,负载瞬态) 5.11.1概念 a、公差带
处于工作误差极限之间的稳定输出量稳态值的范围。 b、控制偏差
输出量的实际值与预定值(即为控制量乘以控制系数)之差
注:控制偏差包括非线性、斜率误差和补偿效应。
c、控制偏差带
由控制偏差所产生的输出量允许值的范围。 d、瞬态恢复带
以稳定输出量的最终值为中心或就公差带来说以标称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除非另有说明,就某个控制量的变化而言,瞬态恢复带的宽度等于控制偏差带。如果已规定公差带,则以公差带作为瞬态恢复带)。 e、 瞬态起始带
以初始值为中心的稳定输出量的数值范围,其宽度与瞬态恢复带相等,若规定了公差带,则以公差带作为瞬态起始带。 f、 过冲
在瞬态恢复带外的某个稳定输出量的瞬时偏移。 g、 过冲幅度
最大过冲的峰值与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的中间值之差的绝对值和瞬态恢复带或公差带的中心值之比。 h、 瞬态延迟时间TD
在某一控制量或影响量发生阶跃变化开始至稳定输出量偏离其瞬态起始带时的时间间隔。 i、 瞬态恢复时间TR
瞬态延迟时间终止至稳定输出量返回至瞬态恢复带,并能保持于此范围内的
时间间隔。
5.11.2测试条件 a、开关机过冲
? 电源输出各种负载组合。 ? 输入电压全范围。
b、负载跃迁
? 负载电流为标称值的25%~50%~25%和50%~75%~50%。 ? 输入电压在全电压范围内。
5.11.3测试方框图
供 电 电 源
5.11.4测试方法
a、如图布置好测试电路
b、将数字示波器设置到正常捕获状态。SLOPE为 。
c、然后即可开启电源,开启瞬间,示波器即会捕捉到一过冲信号,分别在以上各种条件下开启几次电源,取其中最大者,此即为开机过冲幅度。 d、当电源在工作时 ,关闭电源,示波器即会捕捉到输出电压下降信号,测量电压在下降之前的过冲值,在各种条件下多关闭几次电源,取其中最大者,即为关机过冲幅度。
e、将示波器设为自动状态,把电子负载设为动态模式(在25%与50%额定电流之间阶跃或在50%与75%额定电流之间阶跃),开启电源及电子负载,测量其瞬态过冲幅度及瞬态恢复时间(可调节电子负载的开关周期时间以获得易于
数字示波器 被 测 电 源 电 子 负 载 V
测量的波形;过冲幅度的测量需剔除毛刺部分)。
5.12开机延时
即自给电源提供工作电压到电源开始产生稳定输出之时间即为开机延时。 5.12.1测试条件 a、电源输出满载。 b、电源工作电压为额定值。 5.12.2测试方框图
5.12.3测试方法
a、如图布置好测试电路。
b、将数字示波器调节到相应的设置,开启供电开关,即可捕捉到电 c、源输入电信号及输出信号。
d、从示波器上测出电源刚接受输入之时到电源刚开始产生稳定输出 e、量之时的间隔,即为开机延时。
f、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测试之前必须把电源输入电容的电荷放完。 5.13输出电压保持时间
即在电源关断输入后,其稳定输出电压仍然维持在所规定范围内的时间。 5.13.1测试条件
a、输入电压为额定值。 b、电源输出满载。 5.13.2测试方框图
供电电源 被测 电源 数字 示波器 满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