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4:54: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填空、简答:

1.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

2.“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下列课程理念:①教育民主;②国际理解;③回归生活;④关爱自然;⑤个性发展

3.新课程的目标重建:①新课程确立起新的知识观,从而走出了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②新课程确立起新的学生观,从而使个性发展成为课程的根本目标;③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从而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

4.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方式将产生重大影响:①教师角色:由“传授型”向“研究型”转变;②教学方式:由“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

5.课程基本理念有以下四条: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目标与语文课程功能具有内在的联系。离开了课程功能,目标的制定就缺乏内在的依据。

8.中外母语课程的独特功能:①培植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③母语课程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④母语课程奠定个体社会化和终身学习的基础

9.语文课程目标也称语文教育目标,它的作用:它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并决定着语文教育的方向。

10.三个维度:“过程和方法”“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1.立足三个“统一”,把握“三维”目标:①过程与结果的统一;②认知与情意的统一;③接受性与体验性的统一

12.教学阅读转型的表现:①从“一元解读”到“多元解读”;②从普适性解读到个性化解读;③从“他者解读”到“自我解读”;④从“认知性”解读到“体验性”解读

13.阅读教学范式转型的表现:①从教师独白到师生对话的转换;②从教师“肢解”到学生“体验”的转换;③从预设性教学到生成性教学的转换;

④从倾听型学习到言说型学习的转换;⑤从结构型教学到后结构教学的转换 14.阅读教学转型存在问题解析:①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浅体验;②防止阅读教学中的假对话;③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伪生成;④防止阅读教学中的乱言说;⑤防止阅读教学中的无结构

15.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①与教科 书的对话;②与教师的对话——垂直 性互动;③与伙伴的对话——水平性 互动;④与环境的对话——发散性互 动

16.阅读教学要坚持四个主体性的统 一:①文本作者的创作主体性;②语 文教师的施教主体性;③教材编者的 编辑主体性;④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17.我国中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定位,具

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写以致用的 思想一直未我国语文课程标准(或大 纲所倡导;②在“写以致用”思想 主导下,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 文体特征掌握,成为我国写作教学的 主要目标;③端正写作态度、培育写 作情感,也是我国写作教学的一个重 要目标

18.写作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特征: ①写作教学内容缺失;②写作指导缺 位;③写作教学观念落后;④一些作 文试题的导向错误;⑤写作体式要求 失当

19. ①关于“写什么”:首先,要理 清写作目标与写作内容的关系;其 次,要规定具体的写作课程内容;最 后,要研究学生有效的写作实践。② 关于“怎么写”

20.口语交际教学,原名听说训练。第

二次飞跃是在新世纪之初,其明显的 标志是2001年7月公布的《全日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把以往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强 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从而突出了口语 的交际功能。

21.听说能力的基本结构:①听话能力 结构:a.感知语言能力;b.理解语言 的能力;c.品评语言的能力;②说话 能力结构:a.内部语言的组织能力; b.口语材料的选择能力; c.语音运用 及应变能力

22.口语交际教学的三种质地的课程 内容:①反思性的课程内容;②形成 性的课程内容;③技巧性的课程内容 23.从课程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 ①设置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狭 隘的语文课程观;②设置综合性学习

搜索更多关于: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 的文档
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重点(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8853oq8h55mbv23rb17u3cm9b9nu004n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