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助于语文课程教育功能的充分发 挥:a.密切了语文课程与多个领域的 联系,b.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 合提供了保障,c.促进学生各种能力 的培养;③设置综合性学习可以弥补 分科课程的缺陷,有利于语文学科教 育目标的全面达成
2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①活 动准备阶段;②进入问题(课题情 境阶段;③实践体验和问题求解阶 段;④总结、表达和交流阶段 25.综合性学习评价的要求:①以正面 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②全面评价与 差异评价相结合;③关注问题意识和 多样化的探究;④重视知识的综合运 用;⑤重视过程和体验
26.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策略:① 学生作品平均法;②教师观察交流评 价法;③问卷调查法
27.高中阶段要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多 样的课程,课程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即由原来实行单一的必修课变为必 修课加选修课,于是就产生了学生的 选课制。学生选课制的到来,必然引 起课程管理制度的变革,也就是说, 客观上要求采用学分制。由此可见, 学分制与选课制密切相关。 28.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①范文系 统;②知识系统;③作业系统;④助 读系统
29.语文教材的功能:德智启迪功能; 语文历练功能;语言积累功能;知识 扩展功能
30.语文教材的类型:语文教材有综合 型(合编型和分科型(分编型两 种编制类型
31.语文教材的特质:基础性;系统性; 典型性;具体性
32.语文课程资源类型:①素材性课程 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②校内课程 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③显性课程资 源和隐形课程资源;④语文课程资源 的其他类型
33.语文课程资源的基本特点:丰富 性;潜在性;生成性;言语性
34.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文化性 原则;审美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多 功能原则
35.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将 在语文课程实施层面引发深刻变革, 即语文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 程、教学媒体、师生角色等都会发生 本质的变化。
36.媒介语言的特征:传播内容具体、 形象、丰富;传播速度及时、迅捷、 高效;传播手段多样、灵活;媒介语 言具有“拟真性”、“虚拟性”,容易
误导受众
37.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走向质 性课程评价:质性课程评价与量化课 程评价;量化课程评价的反思与批 判;走向质性课程评价
38.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一:档案袋 评定(语文质性评价的重要方式; 质性课程评价典范之二:苏格拉底式 评定
39.学科的特点:①理论性;②实践性; ③综合性
40.工具性:①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 具;②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③ 以语文为工具从事其他的学习,语文 是基础工具;人文性:①言语活动是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之一;② 言语活动是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只要 是人就不能没有言语活动;③语文的 外延与生活外延相等,一个人的言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