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企业伦理复习资料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3 6:50: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节

伦理学:伦理道德是以善与恶为核心概念的行为规范体系。从内容上看,它主要由被判断为“善”的一些文化上的确定目标或价值。它是一种指导人生的行为规范体系。

伦理学的任务: 什么样的欲望和追求是善的;应当采取哪种行为来实现善的追求。 企业伦理:对经济管理领域中的行为和道德行为规范,并得出适用于经济管理行为的特殊的道德行为规范。

经济管理(企业)为何需要伦理道德:

宏观的经济效率需要以企业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有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企业伦理为基础的经济秩序; 高效的企业管理需要以企业伦理为基础的企业信誉。

学习企业伦理学的意义:

1)增强对企业伦理问题的敏感度

2)学会有效运用道德评价和道德推理方法 3)改进决策和行动中的伦理质量

第二节

道德行为:有利于或有害人他人或社会的行为;具有道德意义、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道德的行为:有利于他人、社会的行为 不道德的行为:有害于他人、社会的行为

目的论(结果论):行为是否道德,是否为善,看其是否会产生出利于行为者的利益或幸福。 功利主义原则:行为是否道德,是否为善,看其是否会产生出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最大幸福原则)。 功利主义分析步骤:

1)对需要评价的行为进行描述

2)对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

3)对行为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描述

4)对所有正面及负面效用进行加权计总 5)选择最大快乐(收益)或最小痛苦(成本) 义务论(道义论)康德:

判断行为的善恶,并不是看它的结果,而是看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某些基于理性的规则,或者说是否遵循了某些义务。

权利论——基于权利的义务论

行为道德与否,看其是否出于对个人的正当权利的尊重或出于义务。 权利论的分析步骤:

1)你有这样做的道德权利吗?

可逆性:我这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可以这样对待我。

普遍性:我这样做,其他所有人也可以这样做

尊重与自愿同意:要把人看成是目的,而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 2)利益相关者有哪些道德权利

3)你与利益相关者的道德权利之间存在冲突吗?谁更重要? 4)找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权利,并予以维持,用之解决问题。

一、企业(管理)伦理原则:

1、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2、不伤害别人利益 3、公平公正 4、诚信 5、经济效率 6、环境保护

第四节

市场交易的原则:自愿原则 平等原则 互利原则

市场经济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三者交互作用下,犹如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着资源的配置,推动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运行。

市场经济的作用:

A.合理而有效地配置资源 B.自动调节供求关系的平衡

C.为各类经济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 D.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 E.择优汰劣

一、市场体制的道德优点 (了解下) 1、经济效率:产出/投入 配置效率 激励效率

2、经济公平:

自由选择 按劳分配

二、市场体制的道德缺陷 1、经济危机 2、贫富差距 3、个人产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道德意识:自我负责,诚实守信,积极进取

第五节:

企业的目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通过自由决定的商业实践以及企业资源的捐献来改善社区福利的一种承诺。

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外,还必须对全社会承担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

第六节

不道德工商行为(可能会考案例,每个含义要理解):

渎职:是指职业道德意义上的不认真和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包括法律意义上的渎职行为。其本质都是缺乏责任心。

欺骗:狭义上指“借助于言行的虚假所做的有意误导”,广义上还包括事后的故意不承诺。本质是有意误导,后果是丧失信用。

贿赂:在法律意义上定义为:提供、给予、接受或索要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意在公务员行使公务或合法责任时影响公务员的行为。

窃取:所谓窃取就是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伦理道德上来讲,不仅包括法律上的偷盗行为,而且包括运用各种暂时合法的手段来取得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的行为。 不道德工商活动的危害(选择题): (一)不道德的工商活动侵害他人的权益。

(二)不道德的工商 活动降低市场经济体制的效率。 (三)不道德的工商行为导致企业的自我毁灭。

不道德工商行为产生的原因(道德风险为什么会产生?) 1、过分的追求利润最大化。 2、信息不对称 3、某种垄断

4、权利与责任的不对称

第七节

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道德问题:

(1)市场调研方面:不尊重被调研者;泄密;通过欺骗、贿赂、监视等不正当手段窃取竞争者的商业秘密;误导公众,包括不完整的和误导性的报告、不客观的调研等。

(2)产品方面:假冒伪劣商品;不安全的产品;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包装;强制性产品淘汰等

(3)价格方面:串谋定价;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价格欺诈与误导性定价;暴利价格等。 (4)渠道方面:排他性及其他形式的歧视;渠道控制;灰色市场等。

(5)促销方面:欺骗性或误导性广告;有不良社会影响的广告;不当销售行为;行贿等。

公平交易:在买卖中所交换的物品是否在价值上相等。(互惠互利) 公平交易的三个条件:

1、理性人条件:买卖双方都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交易中对得失有理性的判断。 2、知识条件:对所交易的东西有充分的了解。(信息对称) 3、非强制条件:自愿交易。

企业推销活动的一条根本伦理准则:不能故意破坏可接受的公平交易的三个条件 诚实不欺伦理准则的提出:存在这信息不对称

欺骗的实质:自己知道真相;企图使别人相信假象 非强制性条件与自愿交易的伦理准则: 常见的破坏性非强制性条件的推销活动:

1、市场垄断

2、顾客的信息不全

3、误导或欺骗的手法,人为的限制顾客的选择范围

理性人条件和消费者自我保护的伦理准则(了解): 1、不懂得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维护自己权益的成本太高。

3、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不够健全。

为什么会提出产品的安全性?问题的所在是什么?

首先,绝对安全毫无危险的产品即便有,也是极少的。大多数产品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 其次,正因为产品的安全性是相对的,所以必然会出现由于产品的不安全性而对顾客造成损害的情况。

厂商的社会责任:产品的安全达标,产品赔偿责任(掌握) 传统的产品赔偿责任和严格赔偿责任的区别:

传统的产品赔偿责任:厂商如果在产品的安全方面没有尽到它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负有的社会责任,如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安全性能没有给予应有的注意,明知道产品有缺陷,但为了盈利不对产品加以改进,而导致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受到伤害时,应对消费者予以赔偿。

严格赔偿责任:不论厂商在产品的安全方面是否尽到了它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负有的责任,只要消费者因产品的质量问题受到了伤害,厂商就应当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合理的安全(NCPS):如果消费者知道这些危险,能够估计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知道危险发生如何应付,并且为了获得此外无法获得的利益而自愿的接受这些危险,那么这些危险就是合理的危险。反之,能够轻易防止的危险,以及消费者愿意花钱去防止的危险,就不是合理的危险。(了解)

第九节

员工的基本权利 (一)公民权

(二)劳动的权利

(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四)休息权

(五)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 (六)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我国公民有以下权利:(了解)

生命权,生存权,发展权,平等权,人身自由权,健康权,身体权

劳动的权利: 1、平等就业的权利

2、选择职业的权利

3、非法定情由不失去劳动机会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6、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搜索更多关于: 企业伦理复习资料 的文档
企业伦理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8el8a6w462a888eeb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