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1)首先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然后将
甲、乙装置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从甲装置和乙装置中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变蓝色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乙装置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乙装置必须放在 环境中,其目的是防止植物进行 。
(3)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罩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你将符合题目要求选项的代号填入下面的答案栏中。
题号 答案 1 B 2 B 3 B 4 A 5 C 6 A 7 A 8 D 9 D 10 C
二、非选择题( 每空1分,共30分。)
11.(1)A (2)C
12.(1) 光合 呼吸 生长
(2)光照
(3)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4)水是植物体的组成成分 不同
13.(1)制造有机物(或光合作用) 叶绿体
(2)吸收水分 成熟区(或根毛)
(3)水分 自下而上
6 / 7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4)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14.(1)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乙和丙
(2)取1号和2号烧杯分别放等量的潮湿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棉花上面,将它们置于25℃的橱柜中 , 1号烧杯见光,2号烧杯用黑布罩住,数日后观察它们的发芽情况。(其它方案合理也可得分, )
(3)防止根毛受损 减少蒸腾作用(或减少水分的散失)
(4)传粉不足
15.(1)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乙 二氧化碳
(2)黑暗 光合作用(3)蒸腾作用 气孔
7 /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