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达标](8+1)
1.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的演替是指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丰富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C.竹子有高有矮,属于群落垂直分层
D.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低 解析:丰富度是群落的重要特征,B错误;竹子的高矮是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属于群落的结构特征,C错误;如果野兔在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捕捉,则统计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高,D错误。 答案:A
2.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B.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解析:若无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A正确。森林火灾导致植被消失后,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存,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火山喷发后,被火山岩全部覆盖的地方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在初生演替过程中,地衣比苔藓更早出现,C正确。在甲、乙两地进行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D正确。 答案:B
3.冰岛是一个岛国,由火山活动形成,拥有35座活火山以及由此而来的丰富的地热资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冰岛形成后,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B.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就没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了
第 1 页
C.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解析:由于冰岛是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岛上最初出现植被的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正确;岛上某处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群落中仍然有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只不过这些物种不是优势种了,B错误;冰岛人的活动会使该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正确;有效利用岛上的地热资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D正确。 答案:B
4.(2019·江西南昌模拟)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个体数 0~2(幼年) 413 3~8(成年) 398 ≥9(老年) 409 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鱼种群数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快速增加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
C.不同年龄段的该鱼生活在不同深度,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从该鱼种群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约占该鱼种群获得能量的10%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幼年个体、成年个体和老年个体比例相当,说明该鱼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则该鱼种群数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鱼的活动能力较强,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该湖泊中的不同年龄段的该鱼属于同一个种群,而群落的垂直结构描述的是不同的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而该鱼所处的营养级可能还有其他生物,D错误。 答案:B
5.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场退化和盐碱化,为探索不同恢复措施的效果,研究人员选取样地,对退化草场进行种植碱茅、围栏封育、过度放牧三种不同处理,5年
第 2 页
后获得以下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调查指标 处理措施 种植碱茅 围栏封育 过度放牧 土壤有机物 含量(%) 4.8 2.9 1.2 螨类个体 数(个) 639 457 8 螨的种类 (属) 34 30 3 A.调查螨类等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 B.由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因此取样时在样地不同土层分别取样 C.据表格中数据推测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动物的残骸、粪便等 D.草场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与围栏封育相比,适度放牧草场植物丰富度一定低 解析:土壤小动物比较微小,活动能力较弱,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因为群落具有垂直结构,所以需在样地的不同土层分别取样,B正确;图中数据表明,与过度放牧的草场相比,种植碱茅和围栏封育草场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说明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C错误;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动物对植物的采食,会使植物间的竞争程度降低,减少了某些植物在竞争中被淘汰的可能,因此草场恢复到一定程度后,与围栏封育相比,适度放牧草场植物丰富度可能更高,D错误。 答案:B
6.(2019·河南焦作模拟)红圆蚧是美国加州南部的一种柑橘害虫,蔷薇轮蚧小蜂能寄生红圆蚧而抑制其爆发。但在引入岭南蚜小蜂的十年后,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岭南蚜小蜂与蔷薇轮蚧小蜂是竞争关系 B.岭南蚜小蜂能够摄取红圆蚧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C.岭南蚜小蜂可以改变红圆蚧和蔷薇轮蚧小蜂相互作用的结果 D.岭南蚜小蜂的引入使该群落的丰富度增加
解析:根据“岭南蚜小蜂几乎在整个区域完全取代了蔷薇轮蚧小蜂”可确定二者
第 3 页
处于竞争关系,A正确;岭南蚜小蜂和蔷薇轮蚧小蜂都能寄生红圆蚧,B正确;岭南蚜小蜂进入该地区后,改变了原来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平衡关系,C正确;岭南蚜小蜂影响了蔷薇轮蚧小蜂的生存,不能增加该群落的丰富度,D错误。 答案:D
7.下表是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处理 稻鱼 共生 水稻 单种 113 11.02 6.9 6 535.26 — 118 7.21 3.2 6 417.12 372.2 调查农 户(户) 农药投入 (kg/hm2) 农药使用 次数(次) 水稻产量 (kg/hm2) 鱼产量 (kg/hm2) 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 B.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C.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 D.水稻单种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食关系
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A正确;生物群落是一个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B错误;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农药投入少,还有鱼产量,所以达到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C错误;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有竞争关系,D错误。 答案:A
8.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进行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第 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