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和台湾的公益广告主题的异同
100811213袁华
公益广告是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设计的广告;是企业或社会团体向消费者阐明它对社会的功能和责任,表明自己追求的不仅仅是从经营中获利,而是过问和参与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一意图的广告,它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为社会公众切身利益和社会风尚服务的广告。它具有社会的效益性、主题的现实性和表现的号召性三大特点。
香港的公益广告:
香港地区经济的发达和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带动它的公益广告发展得十分发达,成为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和东南亚广告业的中心,因而又被称为“广告的海洋”。在香港,公益广告相当丰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公益广告,数目繁多、内容广泛,同时香港的电视台也用大量的时间播出公益广告。香港的公益广告,最大的特点就是亲切自然,用语平实,亲切如邻里,其广告用语直白平实,广告风格具有亲和力,幽默搞笑,节奏活泼,个性独具,成为香港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公益广告的内容,或关注民众生活,或保护民众权利,或宣传政府的管理理念,或引导市民的文明行为习惯,面面具到。从“请珍惜你的选举权”到“垃圾分类,就是这么简单”,从“急需O型血”到“扶助老弱,从细处(小处)做起啦”,从“改善服务态度,多一个笑容”到“学好英语,丰盛人生”,无所不有。同时亚洲电视香港台(ATV)有一个下午的“六点钟新闻”。在新闻之前,该台有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播放国歌。他们通过在用黄金时段,播放国歌,向香港市民普及国情知识。在香港的公益广告中,除了普通民众现身外,还有最多的主角就是明星了。而且明星全是义务出演,并以能拍公益广告为职责和荣誉,为香港的公益事业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起着不可估量的良好影响。就如刘德华,他除了在演艺事业非常辉煌之外,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他在香港公益广告中现身的频率非常之高。
台湾的公益广告:
中国台湾的近代史是一部心酸曲折的发展史。台湾除了很好地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外,同时受到日本和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因此台湾的广告业发展具有鲜明的特点。台湾广告较注重中华文化和广告的本土化。台湾的公益广告一般都接近生活化,就地取材,用最熟悉的场面去感知人们,深入人心。同时,台湾很多公益广告还结合人们的生活世俗,并嵌入中国自古的习俗。比如《父亲的背》,它讲述了一个父亲接送他的女儿,从小到大,从未停过,它就是通过一个父亲对他女儿的爱,来告知我们做儿女的要懂得父母对我们的爱,并用行动去回报他们。又如,将“这题你不是练好几遍,笨的喔”的几个字交换顺序就变成了“你不是笨,是这题得练好几遍喔”,它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台湾的公益广告个性时尚,画面唯美;宣传人也多为明星,就如张柏芝台湾拍公益广告激励罹癌女童。
总结:
相同点:(1)香港和台湾的公益广告都源于生活;(2)都关注人们的生活,为人民服务;(3)都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4)都有很多的明星代言。
不同点:(1)他们都带有自己的本土文化;(2)感觉香港的广告气氛温和些,更有亲和力,台湾的广告气氛更严肃些;(3)香港的公益广告较台湾更多一些;(4)香港的广告总是重复很多遍,意在使人们更加深刻,台湾则往往不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