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资料(电子书)
外形(正常、膨隆、凹陷);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腹壁静脉(正常看不见);腹壁皮肤(有无皮疹、色素沉着);胃肠型(胃肠梗阻时出现胃肠段饱满而隆起);蠕动波(在胃肠型的基础上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
14、腹部触诊(7分)
(1) 触诊手法、顺序正确(2分);
检者于被检者右侧,顺序:左下腹→逆时针,下→上,左→右;浅部触诊:右手轻放,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协调轻柔滑动触摸;深部触诊:用手指掌面由浅入深,逐渐加压以达深部(至少2cm)。
(2) 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正确(2分);
肝:单手触诊法(右手掌平放于被检者右上腹部,中间三指并拢,掌指关节和腕关节伸直,使示指和中指指端指向肋缘,自下而上配合呼吸移动)、双手触诊法(右手位置同单手法,左手托住患者右后腰,左手拇指置于右季肋部,触诊时左手向上推,使肝下缘紧贴腹壁而下移)、钩指触诊法(适合于儿童或腹壁薄软者,右手掌搭在前胸下部,右手第2→5指屈曲呈钩状,配合深而慢的呼吸进一步触诊);脾:取仰卧位→双腿屈曲→方法同肝触诊,右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方法同前。
(3) Murphy征检查方法正确(1分);
左手拇指指腹勾压于被检者右肋下胆囊点处,其余4指平放于右胸壁,如被检者慢深吸气引起疼痛→胆囊触痛征(+),如因剧烈疼痛而致吸气中止→Murphy征(+)。
(4) 在下列项目中任选二项,操作方法正确(每项1分,共2分)(腹部肿块、液波震颤、振水音、压痛
及反跳痛);
腹部肿块同腹部深触诊;压痛:并非来自触诊时的重压感,而来自病变,如出现压痛,手指稍停留,待压痛稳定后迅速抬起,如疼痛加重,则为反跳痛;液波震颤(被检者平卧→检者一手掌面贴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并用指端叩击侧腹壁或冲击式触诊→一手可及波动感)、振水音(患者仰卧→检者一耳凑近上腹部→冲击触诊振动胃部→听及气、液撞击音)。
15、腹部叩诊(7分)肝脾为浊或实音,余为鼓音。 (1) 叩诊方法、动作、力量、顺序正确(3分); 直接或间接叩诊法。
(2) 移动性浊音叩诊方法正确(1分);
常因腹腔内有较多液体,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平仰→左侧卧→右侧卧)。
(3) 膀胱叩诊方法正确(1分);
脐水平线→耻骨联合,如鼓音→浊音,且至耻骨联合上缘,呈圆形,可能为膀胱。
(4) 脊肋角叩击痛检查方法正确(1分);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检者用左手掌平放在其脊角处(肾区)→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力量叩击左手背。
(5) 肝浊音界叩诊方法正确(1分);
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右肩胛线;由肺区→腹部,清→浊为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1-2肋间,浊→实为肺下界(肝绝对浊音界);正常值: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右腋中线第7肋间,右肩胛线第10肋间)、肝下界需结合触诊确定;右锁骨中线上肝上下径距离为9-11cm。
16、腹部听诊(7分)
(1) 听诊顺序方法正确(3分);
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摩擦音→胎心音。
(2) 能表述何谓肠鸣音正常、亢进、消失(2分);
正常为4-5次/分,>10次/分为亢进,0次/3-5分为消失。
(3) 血管杂音(动脉性和静脉性)听诊部位正确(2分);
动脉性杂音(腹主动脉、肾动脉、髂动脉及股动脉)、静脉性杂音(脐周或上腹部)。
17、深反射(7分)
6
2019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资料(电子书)
正确测试(操作)跟腱(2分)、肱二头肌(2分)、膝反射(2分)、腹壁反射(1分)。
跟腱反射:被检者仰卧位→下肢外旋外展位→髋、膝关节屈曲→推压足掌使踝关节过伸→轻叩跟腱;正常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肱二头肌反射:左手托扶被检者放松后的屈曲肘部→以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腱上→叩诊锤轻叩拇指甲背;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肘关节屈曲;
膝反射:取平卧位→检者一手在其腘窝处托起下肢,使髋、膝关节屈曲135度左右→轻叩髂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正常反应为股四头肌收缩,下肢伸展;
腹壁反射:取仰卧位→双下肢屈曲并拢→放松腹部→用木签由外向内轻划腹壁;正常反应为腹肌收缩。 18、脑膜刺激征(7分)
(1) 测试颈强直操作正确(3分);
取仰卧位→颈部放松→左手托被检者枕部→右手按于其胸前作屈颈动作检查。
(2) 测试Kernig征操作正确(2分);
取仰卧位→一侧髋关节屈成直角→膝关节也近乎直角→检者把被检者小腿抬高伸膝;正常反应为膝关节可伸达135度以上。
(3) 测试Brudzinski征操作正确(2分);
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检者一手托起被检者枕部→另一手按于其胸前;如头部前屈时,双髋与膝关节同时屈曲则为(+)。
19、锥体束病理反射(7分)
(1)在下列中任选2项能正确操作(每项3.5分)
(Babinski征、Oppenheim征、Gordon征、Chaddock征)
Babinski征:用竹签沿足底外侧缘由后向前至小趾跟部并转向内侧;(+)拇指背伸,余趾呈扇形展开。 Oppenheim征:用拇指及示指沿被检者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同上。 Gordon征:用手以一定力量捏压腓肠肌;(+)同上。
Chaddock征:用竹签在外踝下方足背外级,由后向前划至趾跖关节处;(+)同上。 急救技术(5分)(考试时间:5分钟)
1、吸氧术(面罩吸氧法)(5分)
(1) 是否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
(2) 面罩安装与患者面部是否吻合(1分); (3) 氧气瓶阈及流量表开启顺序正确(1分); (4) 氧气流量调节适当(0.5分);
(5) 氧气瓶阈及流量表关闭顺序正确(1分); (6) 整个操作流畅、正确(0.5分); 2、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为例)(5分)
(1) 患者体位、头部位置、保持气管畅通正确(2分); (2) 口对口呼吸操作正确(2分);
(3) 吹氧频率、力度掌握正确(结合胸外心脏按压提问)(1分);
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闭病人的鼻孔→缓慢吹气两口,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呼吸1.5-2秒钟→深吸一口气,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吹水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抬起头,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每次吹入气体量约800-1200ml。
3、胸外心脏按压(5分)
合适体位(平卧、去枕、抬高下肢,背后垫一块硬板)→正确按压部位(胸骨下1/2的中轴线,双手重叠按
7
2019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资料(电子书)
压)→合适按压力度和频率(两壁伸直,与前胸臂呈90度,垂直下压,胸骨下陷3.8-5.0cm,然后放松,放松时间比1:1,按压频率成人80-100bpm)→单人按压15次,人工呼吸2次;双人按压5次,人工呼吸1次。
(1) 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1分); (2) 是否注意先胸前三叩拳(1分);
(3) 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胸前着力点选择正确(1分); (4) 按压动作正确(1分);
(5) 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结合人工呼吸提问)(0.5分); (6) 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0.5分); 辅助检查结果(5分)(考试时间:5分钟)
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随机选考1项(考试内容参考大纲)。
心电图:1、房性期前收缩:有P '波异性P波,代偿间歇不完全,P-R>0.12s;2、室性期前收缩:无P '波,QRS延长宽大且畸形>0.12s;3、窦性心动过速:>100bmp,波形密;4、窦性心动过缓:<60bmp,间隙宽,易并不齐,时伴有T波倒置;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0-250bmp,无P波,QRS波呈室上性(<0.12s);6、典型心肌缺血:v4-6 ST段呈水平性压低,T波v1→v6明显下降;7、急性心肌梗死:初期为ST段抬高,平稳后出现ST段呈红旗飘飘样。 基本操作技能(30分)(考试时间:15分种) 1、显微镜的使用(20分):要求:步骤合理、视野清晰、防止污染。
(1) 将目镜放入目镜筒内,并了解目镜放大倍数;(1分) (2) 将做好的载物片放于载物台上,并检查物镜放大倍数;(1分) (3) 调整好光源;(2分)
(4) 用粗螺旋把载物台上的载玻片调至与物镜保持最小距离,防止物镜损坏,要从侧面观察;(4分) (5) 在观察染色片时,要用粗螺旋拉大片子与物镜的距离,见到片子上的细菌形态时,再用微螺旋调至视
野清晰;(4分)
(6) 观察完要将载物台降至最低位置,防止螺旋“疲劳”损坏;(3分) (7) 如用油镜头,用后要用擦镜纸蘸取二甲苯将油镜头擦拭干净;(2分) (8) 观察后的载玻片(如不保留)要放在盛有消毒液的玻璃缸内浸泡消毒。(3分) 2、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10分)
(1) 取衣正确;(1分)
(2) 开衣双手穿入正确;(1分)
(3) 系领扣、腰扣(或腰带)顺序及方法正确;(1分) (4) 脱衣方法正确;(1分) (5) 折叠衣服正确;(1分) (6) 手套开包正确;(1分) (7) 取手套正确;(1分) (8) 第一只手套戴法正确;(1分) (9) 第二只手套戴法正确;(1分) (10) 戴好手套后双手放置正确。(1分) 穿隔离衣:
(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
(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口。 (3)右手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 (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
(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此时手已污染),松腰带活结。
8
2019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资料(电子书)
(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
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好。
步骤口诀概括: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 脱隔离衣: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
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
(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
(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若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
染面朝外),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步骤口诀概括: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戴无菌手套:接触手套口翻折部取出手套→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已戴好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
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把手套翻折部翻回手术衣袖口。
3、消毒剂配制原则:
五要: (1)配制时,消毒剂和水分量要精确;
(2)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洗净并事先消毒; (3)物品应除去脏污后再进行消毒; (4)配制的消毒剂最好当天使用;
(5)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因为消毒剂选用不当,反而可能促进微生物生长及污染扩大。
七不要:(1)不要把化学消毒剂用作灭菌处理;
(2)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溶液中; (3)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 (4)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 (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
(6)不要随意把不合适的洗涤剂加到消毒液中,以防消毒剂失效;
(7)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溶液后,被消毒物品已达到杀菌、可靠和安全。
公式: (1)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
(2)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3)(欲配制药液浓度×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4)消毒剂蒸气量=房间容积×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剂原液浓度。
流行病学资料处理(15分)(考试时间:15分种)
1、某县为了了解病毒性肝炎在本县的分布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1996年2月进行了现况调查。其部分结果如下:共调查10000人,其中男性占55%,男女共有患者1000人,其中甲肝100例,乙肝650例,其他类型250例;女性中,甲肝50例,乙肝200例,其他类型100例。调查中还发现,在650名乙肝患者中,有300例是1995年内新发性的,请计算: (1) 1995年乙肝的发病率(4分):300/10000 (2) 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及性别患病率(5分):1000/10000、650/5500、350/4500 (3) 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绘制计算甲乙及其他型肝炎的构成图(6分)。
9
2019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资料(电子书)
其他类型肝炎25%甲肝10%甲肝乙肝其他类型肝炎乙肝65%
2、为加强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研究,有研究者对某单位孕妇HBV感染情况进行连续4年的监测,监测结果是:1991年,监测人数460人,发现其中有115人HBV阳性;1992年,监测420人,HBV阳性人数140人;1993年,监测人数440人,HBV阳性人数176人;1994年,监测368人,HBV阳性人数184人。请回答: (1)1991年、1994年乙肝病毒的感染率(4分):115/460、184/368; (2)列出计算4年内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的计算公式(5分):
(115+140+176+184)/(460+420+440+368)
(3)绘制乙肝病毒感染率随时间变化的线图(6分)
乙肝病毒感染率随时间变化的线图60P@0 %091年1992年时间
公式:
(1)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K(100%、10000/万、、); (2) 罹患率为局限范围或较时间内的发病率,公式同上;
(3) 患病率=(某特定时间内现患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100%、10000/万、、); (4)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5) 续发率=(一个IP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100%; (6)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死亡总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7) 病死率=(某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病人数)×100%; (8) 生存率=(随访满n年尚存活的病人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 附:
第一站考试:
试题编号:公卫1-1号
一、题目:1998年5月30日中午,某市一大学有400多学生在该校食堂进餐。食谱为鸡蛋炒黄瓜、黄瓜肉丁、西红柿炒鸡蛋、肉烧西葫芦等,主食为米饭、馒头。当日下午17时开始,学生中陆续有100多人到校医看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一般5-8次),头痛、体温升高多在38度以上。经调查,发病者,发病者中午都在该食堂用餐,中午没有在食堂用餐者,没有发病。你应该如何调查处理。 问题:(25分)(考试时间15分钟)
1、这是一起食物中毒,判定食物中毒,主要根据有那些? 答:疫情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
感染率1993年1994年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