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律逻辑学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0:28: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张三教唆王五犯罪。(真假不定) “教唆”就是非传递关系。 又如“殴打”、“认识”、“相邻”、“控告”等,都是非传递关系。

(3)反传递关系

反传递关系:在特定的论域里,如果对象a与对象b有某种关系,而且对象b与对象c也有这种关系,但对象a与对象c必然没有这种关系。如果aRb真,并且bRc真时,则aRc必假,“R”就是反传递关系。 例如:

张某比李某早到现场半个小时。(为真) 李某比王某早到现场半个小时。(为真) 张某比王某早到现场半个小时。(为假) “比??早半小时”就是反传递关系。 又如“多??200元”、“年长2岁”、“晚一个世纪”、“是??父亲”等关系都是反传递关系。 三、区分不同法律关系逻辑性质的意义

分清不同法律关系的逻辑性质,对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处理各种法律关系是很有帮助的。应当从逻辑学的角度分清不同法律关系的逻辑特性。如果不是这样,则可能在理解和处理法律关系时犯错误。

例如:

几年前,有一个青年去日本留学,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身。事后,他的妻子把丈夫在国内留下的房产、储蓄存款等统统归于自己名下,根本不考虑她丈夫年迈的父母对儿子遗产的合法权利。在她公公、婆婆对儿子遗产提出要求时,她断然拒绝了,认为只有她做妻子的才有权继承丈夫遗产,由此引发了一场官司。 父母和子女间的遗产继承关系为对称关系。也就是说父母可以继承子女的遗产;子女也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

案例:

1987年,张某与丈夫离婚,女儿由丈夫抚养,儿子由张某抚养。不久张某患了精神病,儿子自行到其父亲那里生活,再也没有与张某联系。2001年6月,张某不慎烧伤,张某的妹妹为其交纳了医疗费用3万元,并把张某送到敬老院。

张某的妹妹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我国《婚姻法》)第21条第1款的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儿子、女儿应履行赡养义务。故诉至法院要求儿女赡养母亲。

张某的儿子、女儿以母亲没有履行对子女的抚养义务为由认为不应赡养母亲。 请运用判断的有关逻辑知识,判断上述法律规定属于什么类型的命题,并分析张某儿女的抗辩能否成立。

逻辑分析

上述法律规定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张某儿子、女儿的抗辩不能成立。 所有S是P。该法律规定相当于:“所有的子女都是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的”。 也就是说,受到父母抚养的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就算没有受到父母抚养的子女对父母也有赡养扶助义务。

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1条的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说明“生活困难”的母亲张某有权利要求子女履行法定的赡养义务,这不以母亲是否抚养子女为前提,更何况母亲没有抚养子女,是基于母亲患精神病而无力抚养。

作业:

一、指出下列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情况 1、误入歧途的人有些是上当受骗的。 2、继承法不是程序法。

3、十八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 4、有些财产是个人所有的财产。

5、有的经验差的同志不是不能办好案子。

二、根据已知命题的真假,断定其他三种命题的真假 1、已知“所有的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为真。 2、已知“有些盗窃犯是杀人犯”为真。 3、已知“有些产品不是合格产品”为假。

三、从对称性和传递性两方面分析关系命题中的关系项各表示何种关系。 1、他喜欢他弟弟。 2、甲队战胜了乙队。

3、鲁迅比郭沫若大十一岁。 4、A概念与B概念全异。 5、A概念真包含B概念。 四、简答题

1、性质命题有几种?A、E、I、O的主谓项周延情况是怎样? 2、简述性质命题真假的判定及不同性质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3、简述关系命题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第五章 复合命题

教学目的:承接和深化前面所学过的概念和简单命题的知识,同时为学习后面的各种相应复合命题推理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要求:了解复合命题概述,掌握各种复合命题的定义、特征、常用逻辑联结词及其逻辑形式,以及真值表、真值表的综合运用,掌握各种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了解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在法律条文和司法实践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的逻辑形式、分类、真假与真值表,复合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

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第一节 复合命题概述

一、复合命题的含义

复合命题:是包含有其他命题成分的命题,或者说,是以命题作为组成成分的命题。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复句。 例如:

(1)张三既犯了贪污罪,又犯了受贿罪。 (2)李四在本案中或者是原告,或者是被告。

(3)如果行为是犯罪行为,那么该行为一定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4)并非这件事不是甲干的就是乙干的。

复合命题的构成:逻辑变项和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复合命题的肢命题,决定了复合命题的具体内容,是复合命题中的可变成分。 复合命题的肢(子)命题:是一个复合命题包含的命题成分。用p、q、 r等表示

注意:肢命题可以是简单命题,也可以是复合命题;可以是肯定命题,也可以是否定命题。如肢命题为复合命题的复合命题,就是多重复合命题。

逻辑常项:是复合命题中除肢命题外,表示不同命题的联结词。

二、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复合命题的逻辑值,简称真值:指复合命题的真值或假值。 复合命题有真的真值:指一个复合命题真,用“+”表示。 复合命题有假的真值:指一个复合命题假,用“-”表示。

真值表:指为了说明复合命题的真值情况,逻辑学采用了真值组合的列表方法给予揭示,表明复合命题真值情况的图表。

第二节 复合命题的基本形式及其逻辑性质 一、联言命题

联言命题:是同时断定两种以上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复合命题。表示并列关系语句,联结词常用“不但??而且”,“既??又”,“??并且??”等。 例如:

(1)我们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抓好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2)法官分析证据时,不仅要注意原告方提供的证据,而且要注意被告方提供的证据。 (3)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且承担民事义务。 (4)某甲、某乙、某丙都是盗窃集团的成员。 注意:联言命题的各肢命题间不一定有连接词。

联言命题典型的联结词是“并且”,联言命题的形式: p并且q (pΛq 读作p合取(并且)q)

联言命题是同时断定两种以上事物情况存在的复合命题,因此联言命题中每一个肢命题为真时,联言命题才是真。如果有一个肢命题为假,联言命题为假。

联言命题真值表:

二、选言命题

选言命题: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中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表示选择关系的语句,联结词常用“或”、“或者”、“要么??要么”、“可能??也可能”等。 (1)他的死或者是自杀、或者是他杀、或者是自然死亡。 (2)某甲伤人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是过失的。 (3)甲、乙、丙中至少有一人是本案的作案人。

(4)本案的性质不外这样几种可能:即A、奸情杀害;B、图财害命;C、报复杀人。

选言命题的若干肢命题,有些是可以同时并存的,具有相容性,有些是相互排斥的,具有不相容性。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至少有一个肢命题所表示的事物情况为真的复合命题。联结词常用“或者”、“或”、“或许”、“可能”、“也许”等。 例如:

聋哑人或肓人犯罪,可以从轻处罚。

相容选言命题的典型联结词是“或者”,相容选言命题的形式: P或者q (pνq,读作p析取(或者)q) 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至少有一事物情况为真,因此其肢命题中至少有一个真,也可能全部是真,即只能当p、q都假时, pνq才假,否则为真。

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

2、不相容选言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若干事物情况中只能有一个事物情况存在的命题。 不相容选言命题的典型联结词是“要么??要么”,不相容选言命题形式: 要么p,要么q (pνq,读作p不相容析取(互斥析取)q) 不相容选言命题是断定只有一事物情况为真的复合命题,因此只有一个肢命题为真时,该选言命题为真,否则为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真值表:

搜索更多关于: 法律逻辑学宋 的文档
法律逻辑学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jr10lpza3sk4u08kfe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