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项:是性质命题中连接主项和谓项的词项。分为肯定性的断定和否定性的断定。 如:“是”,“不是”
量项:是性质命题中表示被断定对象数量的词项。分为全称量项和特称量项。 全称量项:是表明对主项概念所指思维对象的全体都作了断定。常用“所有”、“凡是”、“一切”表示。 如:“所有” 特称量项:是表明未对主项概念所指思维对象的全体作出断定。常用“有些”、“有的”表示。 如:“有些”
用“S”代表主项,用“P”代表谓项,用公式表示: (所有或者有些)S是(或不是)P。
二、性质命题的类型
对性质命题可从质和量方面分类。
性质命题按质分为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
肯定命题:是断定思维对象(S)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否定命题:是断定思维对象(S)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例如:
(1)所有党政机关干部都是国家工作人员。 (2)有的青年人是优秀的科技人才。
(3)所有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都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4)有的律师不是大学法律专业毕业的。 例(1)、(2)是肯定命题。 (所有或有的)S是P。 例(3)、(4)是否定命题。 (所有或有的)S不是P。
性质命题按量分为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单称命题。
全称命题:是断定某一思维对象(S)的全体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特称命题:是断定某一思维对象(S)中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单称命题:是断定某一单个思维对象(S)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例如:
(1)所有盗窃行为都是行为主体故意实施的行为。
(2)凡年龄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不是有选举权的公民。 (3)有的金属是液体。
(4)共产党员中,有的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5)孔繁森是优秀共产党员。
(6)重庆市不是城市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例(1)、(2)是全称命题。 所有S是(或不是)P。 例(3)、(4)是特称命题。 有的S是(或不是)P。 例(5)、(6)是单称命题。
(某个特定的)S是(或不是)P。
按质和量两方面结合起来,将性质命题分为:
(1)全称肯定命题:是断定某一类思维对象(S)的全体都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例如: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所有S都是P。(SAP)简称A命题。(取拉丁文Affirmo的第一个元音字母)
(2)全称否定命题:是断定某一类思维对象(S)的全体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例如:
所有有选举权的公民不是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所有S都不是P。(SEP)简称E命题。 (取拉丁文Nego的第一个元音字母)
(3)特称肯定命题:断定某一类思维对象(S)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有些律师是兼职的。 有些S是P。(SIP)简称I命题。(取拉丁文的Affirmo的第二个元音字母)
(4)特称否定命题:断定某一类思维对象(S)中部分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有的合同在法律上不是有效的。 有的S不是P。(SOP)简称O命题(取拉丁文Nego的第二个元音字母)
(5)单称肯定命题:是断定某一思维对象(S)具有某种性质(P)的命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某个特定的)S是P。
(6)单称否定命题:是断定某一思维对象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张某不是本次庭审的审判长。 (某个特定的)S不是P。
注意:性质命题一般只概括为A、E、I、O四种,将单称命题视为全称命题,因为单称命题和全称命题都对主项概念的全部外延作出断定,只是单称命题的外延只有一个对象,而全称命题的外延包括许多对象。
三、性质命题的词项的周延性 性质命题的词项周延性:是指一个性质命题的主项或谓项,在该命题中是否被断定了全部外延(也就是是否涉及某个词项的全部外延),如果在一个性质命题中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该词项是周延的;如果在一个性质命题中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该词项是不周延的。
1、全称肯定命题(SAP)
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项。
所有S都是P,断定主项S的全部外延属于P的外延,P中至少有一部分外延是属于S的外延。主项S的全部外延都被断定了,谓项P中只有部分外延被断定,所以S周延,P不周延。
例如:
所有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
主项“犯罪行为”的全部外延被断定,主项周延。 谓项“违法行为”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属于“犯罪行为”,“违法行为”的全部外延没有进行断定,谓项不周延。
2、全称否定命题(SEP)
全称否定命题的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所有S都不是P,断定了S的任何一个外延都排斥在P的外延之外,P的任何一个外延也都排斥在S的外延之外。S和P的外延都被断定了。
例如:
所有的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主项“人民团体”的外延被断定了,主项周延。 谓项“审判机关”的外延被断定了,谓项周延。
3、特称肯定命题(SIP)
特称肯定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有的S是P,断定至少有一部分S的外延是P的外延,同时断定了至少有一部分P的外延也是S的外延。主项S不周延,谓项不周延。
例如:
有些犯罪分子是青少年。
主项“犯罪分子”至少有一部分是青少年,主项不周延。 谓项“青少年”至少有一部分是犯罪分子,谓项不周延。
4、特称否定命题(SOP)
特称否定命题的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有的S不是P,断定了至少一部分S的外延排斥在P的外延以外,但没有对S的全部外延进
行断定,由于部分S被排斥在P的外延以外,实际上是对谓项P的外延作了全部断定。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例如:
有的被告人不是有罪的人。 有的犯罪分子不是青少年. 主项“被告人”是不周延的。 谓项“有罪的人”是周延的。
四、性质命题真假的判定以及不同性质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性质命题真假的判定
性质命题是对主项和谓项外延关系的断定,但断定的外延关系不等同于主项和谓项这两个概念在客观方面具有外延关系。如果一个性质命题断定的主项和谓项的外延关系与两个概念在客观方面的外延关系一致,该命题是真的;否则,该命题是假的。
(1)A命题断定的是主项S的全部外延都在谓项P的外延中,在这种情况下该命题是真,否则是假。(+代表真,-代表假)
2、E命题断定的是主项S的全部外延都不在谓项P的外延中,主、谓项的外延关系完全相互排斥,在这种情况下该命题是真,否则是假。(+代表真,-代表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