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7:38: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2.(四)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0分)(2003年上海卷)

望海楼① 米芾

云间铁瓮②近青天,缥缈飞楼白尺连。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③起白烟。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州:滨水的地方。

17.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耸立云间,临近青天,作用是 。(2分)

18.本诗颔联在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从 和 两个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诗歌的气势。(2分)

19.对“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2分)[ ]

A.登楼望江,联想到了三峡的险峻 B.片片帆影,倒映在诗人的酒樽里 C.征帆流舸,激起诗人饮酒的豪情 D.涛声阵阵,引发诗人作诗的雅兴

20.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2分) (1)

(2)

3.读下面的词,完成(1)—(3)题。(7分) (2005年北京春季卷)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 对这首词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描写了秋季天空廖廓苍茫、大地草木凋零的典型景色。

B“黯乡魂,追旅思”是说作者面对秋景更加思念故乡,回首望去,一片幽暗,不禁追忆起旅途行程。

C“夜夜除非”的“除非”两字意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

D这是古代诗词中借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名篇,情虽悲凉哀婉,气却沉雄刚健。

29

(2)“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 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五 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 定义、特征 又称直抒胸臆,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即诗人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之中。 将感情融合到具体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 诗人借助自然界中某个事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这类诗,看似写物,实际上寄寓了作者自身的形象。 举例说明 张祜的《宫词》(其一):“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诗的后两句一声悲歌、双泪齐流的事实,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心中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再如《上邪》。 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中借助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表达出自己的羁旅之愁,乐景中寄寓着哀情。 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在河里。这组孤寂、恬淡的景物里,融入了作者自甘寂寞的闲适情怀。 陆游《卜算子·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作者以梅自况,借梅花表现自己坚守节操,绝不同流合污的人格形象。 直接抒情 借景抒情 间接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2009年高考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表亲

30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

度分析其独到之处。(4分)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2009福建卷)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2分) 答:

(2)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9四川卷)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2分)

(3)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的活动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

析。(6分)

31

4.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5分)(2008【天津卷】)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2008海南、宁夏卷)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32

搜索更多关于: 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 图文 的文档
古典诗歌鉴赏专项复习学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lby1mmkx1is530731v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