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834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27:1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此整个社会也必须重视并切实优化社会环境.创造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33.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

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 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 【解析】:

元认知计划策略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元认知计划是在活动前计划活动。

34.裴斯泰洛齐认为:“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目的。”这观点反映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 )

A、生活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5.某学校一年级语文教师邓老师发现所教学生错别字偏多,于是他在识字教学中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之后他设计申报“低年级小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心理机制与对策研究”课题。就课题产生而言,邓老师设计的课题来源于( )

A、文献的梳理 B、教育改革的实践 C、各级课题指南 D、他人课题的启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邓老师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他自己在工作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以及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所以他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实践。

36.按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伯尔把学习分为( )。

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 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奥苏伯尔根据以下两个维度对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另一个维度是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37.下列德育方法选择合理的是( )

A、政治法纪教育主要以强制灌输的方法进行 B、采取罚款的方式解决班级卫生问题

C、小学生应多运用榜样进行教育,中学生教育可更多注重说理

D、为了维护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权利,教师可以将破坏课堂纪律的同学赶出教室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略。

38.当学生嘲笑张老师个子矮小时,张老师以一句“浓缩的就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

A、升华 B、补偿 C、幽默 D、宣泄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C 【解析】:

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它没有个人的不适也没有不快地影响别人情感的公开显露。题干所述是幽默的典型实例。

39.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在学习“eye”和“ball”后学习“eyeball”就比较容易。这种现象属于( )

A、一般迁移 B、具体迁移

C、垂直迁移 D、负迁移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的经验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40.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选拔性考试属于( )。

A、绝对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目标参照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 【解析】:

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来划分,评价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常模参照性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选拔性考试属于相对性评价。

二、多选题

1.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指的是( )。

A、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B、评价教师的工作效果 C、指明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方向 D、检查学生的发展程度 E、指明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B,D 【解析】: 略

2.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学校下列做法不符合未成年人伤害事故的处理要求的是( )。

A、及时救护,妥善处理

B、先分清责任承担.再进行救护 C、推卸责任

D、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E、不必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C,E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在校内或者本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应当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经历的过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普及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B,D 【解析】:

历史上的教育经历了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从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出现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出现的正式、正规化教育则都归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职责有( )。

A、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B、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C、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D、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九条规定,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二)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三)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四)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

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5.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下列属于教材的是( )

A、教科书 B、光盘 C、参考书 D、图表 E、幻灯片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B,C,D,E 【解析】:

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也可以是音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 6.下列做法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的是( )

A、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B、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C、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

D、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E、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A,B,C,D,E 【解析】:

在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动机;(2)问题的难度要适当;(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和对问题归类的习惯;(5)指导学生善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

7.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包括的发展阶段是( )。

A、自我中心阶段 B、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C、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阶段 D、权威阶段 >>>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

【答案】:B,C 【解析】:

A和D是皮亚杰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教师公开招聘《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复习题集(第2834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mda1dw925a66i6tmib55397303xo0106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