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重庆市矿山救援技术竞赛裁判委员会 关于呼吸器与局扇操作项目规则的补充说明
呼吸器技术竞赛 : 一、总则
(一)呼吸器故障判断操作竞赛总分为100分,时间为2分钟。 (二)参加呼吸器故障判断操作的队员必须是本队报名的参赛队员。 (三)每支参赛队的6名参赛队员由裁判组组织抽签,抽选2名队员参加呼吸器故障判断操作竞赛,2名队员成绩之和为团体成绩。
(四)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参赛队员的参赛顺序,所抽号码即为参赛顺序编号,参赛队员应按顺序参赛,未经裁判长允许不得随意更换参赛号码。
(五)参赛队员统一着装为橘色战斗服、白毛巾、矿帽、胶靴。 (六)计时方法:参赛队员抽签后回避,裁判员将故障设置完毕后,参赛队员进入操作间,佩戴好呼吸器后由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计时到参赛队员举手示意停表。2分钟时间到继续操作为超时。
(七)参赛队自备氧气压力不低于20MPa的完好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全面罩,自带呼吸器工具,参赛队向裁判组提供所使用的正压氧气呼吸器使用说明书一份。
(八)竞赛中若因一个部件而产生多个故障,只算一个故障,不重复计算故障名称(以第一个判断出的故障为准)。比赛过程中若遇到意外故障,裁判员应停止计时,并告知参赛队员,裁判员排除故障时参赛队员应回避。故障排除后,继续计时。由于参赛队员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或自身呼吸器故障不予停止计时。
(九)参赛队员必须在2分钟内按照无面罩战前检查的程序完成故障
- 1 -
判断操作,填写故障卡和恢复故障不计时。竞赛结束后,裁判员、参赛队员都要在计分卡上签字。
(十)比赛结束时,根据扣分多少决出优胜者。 (十一)裁判长的裁定为最终结果。 二、裁判员守则
(一) 所有裁判员均应熟悉竞赛规则,掌握参赛呼吸器的结构和性能。
(二)裁判员不得与本单位的参赛队员分在同一组,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告知现场裁判组组长进行调换参赛队员或裁判员。
(三)在每位参赛队员比赛前,裁判员均应对竞赛用呼吸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任何非计划的故障,按照队员本人抽签的故障名称设置故障,故障设置本组裁判员全部认可,故障设置卡统一置放在降温器内,作为竞赛结束后与参赛队员记录卡的校对依据。
(四)裁判员应在比赛结束后2分钟内进行合议评分,并在记分卡上签字确认。
(五)裁判员应充分考虑故障设置与呼吸器战前检查的可操作性。 三、操作规则
(一)正压氧气呼吸器故障判断操作项目的故障和无故障名称分别为:整机不气密、无自动排气、无自动补气、无音响信号、无联络绳、无故障,共6个名称。每台呼吸器的故障按队员抽签名称设置,仪器故障通过战前检查来判断。比赛结束裁判提醒恢复故障。
(二)参赛队员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战前检查并判断故障,提前无奖分。
(三)检查结束后做出故障名称记录,队员自行排除所设故障。 (四)呼吸器故障判断按无面罩战前检查的顺序进行,操作过程中判 - 2 -
断出故障即可举手示意,其它程序可不继续操作。
(五)如果参赛队员判断错误,则按判断不正确予以扣分。
(六)正压氧气呼吸器战前检查程序(不上面罩检查方法): 1.检查呼吸两阀的灵活性:双手扶住呼吸软管,作急促呼吸。 2.检查呼气阀气密性:双手捏住吸气软管检查呼气阀的逆向气密性。 3.检查吸气阀气密性:双手捏住呼气软管检查吸气阀的逆向气密性。 4.检查整机气密性:双手扶住呼吸软管,用口将呼吸器气囊中的空气吸干(由鼻腔排气)。
5.检查自动排气:向呼吸系统内吹气,同时向右侧偏头,听排气声音。 6.检查氧气压力:右脚向右后侧退半步,打开氧气瓶阀,手持压力表观察氧气压力。
7.检查自动补气:深吸气,检查自动补气。
8.检查手动补气:按动手动补给阀,检查手动补气,关闭氧气瓶,右脚收回。
9.检查附件:检查联络绳,按动哨音一下,成立正姿势。 四、评分办法
(一)本项竞赛无奖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项目且判断准确为100分,未按规定时间完成操作项目,每超1秒扣0.2分。
(二)未判断出故障之前未按战前检查的顺序操作,每错一处扣10分。
(三)未按战前检查操作程序,每漏一处扣10分。 (四)故障判断不正确,扣50分。
(五)未填写故障判断操作记录卡或名称填写错误,每项扣10分。 (六)呼吸器氧气压力不足20Mpa扣20分。
- 3 -
参赛队员故障名称记录卡
故 障 名称
参赛队名称:
参赛队员签字:
备注 - 4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