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倾倒液体 B.过滤液体
C.加热液体 D.读液体体积
10.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 D.③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物 质 木炭粉 氯化钠 氧化铜 硫酸亚铁 B.B 杂质 铁粉 碳酸钠 铜 硫酸铜 所加试剂和操作方法 加入足量稀硫酸 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加水溶解后加入足量金属锌过滤、结晶 C.C D.D 13.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生石灰用作干燥剂 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A.食物放久了变质 C.使用煤气作燃料烧饭做菜 二、多选题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 B.活性炭吸附有害气体 D.食醋除水垢 B.人体的呼吸作用 D.水在冰箱里结成冰
1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15.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下列描述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
16.鉴别下列物品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鉴别的物质 水和澄清石灰水 水和双氧水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 B.B 鉴别的方法 室温(20℃)放置,过一段观察是否有痕渍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 闻气味 观察颜色 C.C D.D 17.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加入少量MnO2,加热 B.从H2O2制取O2后的剩余物中回收MnO2:过滤、烘干
C.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检验N2中是否混有CO 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D.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9.下列实验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实验室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D.用肥皂水区分水和氯化钙溶液 20.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 A.金属铁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氦气 三、填空题
21.请在下面的空格内填上正确的“>”“<”“=”号:
(1)某同学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食盐水过程中,量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则他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a%
(2)将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饱和食盐水恒温蒸发水份一段时间后,剩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b%,则a_____b
(3)a克的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为b,则a_____b (4)将a克的生石灰放入b克的饱和石灰水中,析出晶体后溶液质量为c,则b_____c
22.(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许多学校的校园内或教室里都有“直饮水”点,直饮水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步骤①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步骤②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他大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
(2)自来水厂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_____(填物质名称),用二氧化氯ClO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_____(填“单质”或“氧化物”)。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镏等操作,其中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_____。
四、推断题
23.下列是初中部分常见物质的转换关系,已知,固体F是银白色的金属。C、D、G、H、J属于氧化物。请做出合理推断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固体F的化学式______,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类别。 (2)操作E名称为______,黑色固体C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写出反应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气体G具有______。
(5)反应①和反应②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无色气体B,同学们讨论后认为较好的方法是②,你觉得同学们的理由是:______。(写2条理由) 五、流程题
24.煤气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煤、石油和天然气统称为_______燃料。煤直接燃烧生成大量SO2,SO2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步操作发生的是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第②步是精炼煤(化学式为C)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基本类型的___________。 (4)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分析,“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生产流程的优点:_________。 (6)天然气也是一种清洁燃料。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25.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少量二氧化碳且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G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____(选“a”或“b”)进入。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若B与下图中1的导管连接,则1中出现的现象是___,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B与3的导管连接,则3中的现象是____
1 2 3 七、计算题
26.某化合物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该化合物中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小明同学学完“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木炭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在学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时,产生疑问: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会不会生成一氧化碳呢?拟按以下思路进行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产物可能是CO2;猜想二:该气体产物可能是CO。 【设计实验】结合教材,改用酒精喷灯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及结论】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1)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CO2; (2)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CO。 【反思及应用】请你分析并回答:
(1)小明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时去除该固体生成物的方法是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B D C B C A D A B B D B D 二、多选题 16 17 18 19 20 CD AD AD AD AD 三、填空题 21.<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