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2:18: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复习课)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并能用语言、文字或图像来描述.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以实验、情景、问题为线索的启发式教学. 2.以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归类对比等方法复习知识. 学生对有关的各部分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1.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并能用语言、文字或图像来描述.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1.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物态变化现象的认识及吸放热情况的应用. 【教学环节安排】

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导学提纲,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预习本节内容,并完成导学提纲.如果有不会的问题,同位可讨论解决. 答案: 1.冰 水 水蒸气 转化 气 液 固 2.规律 无规则 熔点 熔点 钻石、铜、水晶石 玻璃、塑料 3.固 液晶体熔化时 吸 不变 吸 升高 达到熔点 继续吸热 4.液 气 蒸发 沸腾 液体沸腾时 吸 不变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5.分子间的束缚 升高 吸 分子挣脱引力 升高 吸 问题最佳 解决方案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且,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_______.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三种状态,水蒸气是水的 态,雨是水的 态,雪是水的 态.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晶体内部的原子按_________排列,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_________;晶体有_______,非晶体没有________.钻石、玻璃、铜、塑料、水晶石中,属于晶体的是 ,属于非晶体的是 . 知3.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称为熔化,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称为熔点.晶体熔化识的规律:虽然_____热,但温度______.非晶体再熔化的规律:_____热,温度_________.晶体现 熔化的条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4.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_态的过程称为汽化,它的两种方式是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称为沸点.液体沸腾的规律:虽然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__.液体沸腾的条件: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5.在晶体熔化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都用来减小____________,并不能使温度_____.所以熔化过程是______热过程.在沸腾过程中,外界所加的热,为__________而提供能量,并不能使液体温度_____.所以沸腾过程是______热过程. 1 6.沸腾与蒸发都是______过程,都需要_____热.但是沸腾只在________时发生,而蒸发却能在__________下发生;沸腾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__,而蒸发仅发生在液体______;沸腾时有______产生,而蒸发时无______产生. 7.物质直接从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升华是____热过程.日常生活中的升华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是____热过程.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的. 9.物质从_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____热过程.气体液化的方法有① ;② . 10.物质直接从_____态变为_____态的现象称为凝华,凝华是____热过程.日常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物质的三种状态之间共有几种物态变化?哪些物态变化是吸热的,哪些物态变化是放热的?如何判断日常生活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小结:(1) 升华(吸热)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6.汽化 吸 特定温度 任何温度 内部和表面 表面 气泡 气泡 7.固 气 吸 干冰的升华等 8.液 固 放 相同 9.气 液 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0.气 固 放 霜、雾凇的形成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后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画出物态变化的图表(在左栏中),最后教师总结强调. 教师让学生利用练习 固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液 气 题总结得出判定物态变化的方法,学生讨论总结.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C 2.A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凝华(放热) (2)首先确定变化前后的状态,再根据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判断出日常生活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展示练习: 交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 流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 2.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霜的形成 B.冰的形成 C.雾的形成 D.露的形成 问题二: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液体沸腾各有什么规律?如何用图像描述? 忆、讨论、交流,并回小结:(1)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答规律. 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非晶体凝固时,放热,温度降低;

2

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 (2)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B、C、D、E. 教师出示图1的五个图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强调. 固、液体沸腾的图像分别为图1中的A、像,让学生辨别,学生 A B C D 图1 练习: E 1.如图2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_物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A 80 固液混合 2.是非 熔化 是 凝固 放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回答.教 图2 图3 2.如图3是甲、乙物质吸放热的图线,甲物质________晶体,属于 物态变化过程,是个吸热过程;乙物质 晶体,属于 物态变化过程,是个 过程. 问题三:满足什么条件,晶体才能熔化、液态晶体才能凝固、液体才能沸腾? 小结:晶体熔化时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师总结强调. 晶体凝固时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继续放 热; 液体沸腾时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练习: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01.将正在熔解的冰拿到0C的房间里,则( ) 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A.冰将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开始逐渐升高 C.水将逐渐凝固 D.冰不能继续熔化,水也不能凝固 问题四: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加快蒸发?

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D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3

如何减慢蒸发? 小结: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可以加快蒸发;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 练习: 流、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总结强调. 1.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例题:下图5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教师出示例题,学生讨论、交流,寻找解决方法.教师讲解时要点拨到位,找准物理依据. 分析: 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 图5 图6 变化不同,沸腾前气泡变小,沸腾时气泡变 根据所学知识,迅速解答该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答案: 1.A 拓展提升 (1)在观察水的沸腾过程中,这位同学观察到大.表格与图像要注意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对应关系.根据已有的种情况,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得到下表的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当时的气压信息进行分析,可从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状态的变化、吸热情况等方面去考虑. 所以答案为: (1)(b) (a) 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98 小于 标准大气压. (3)图略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4)不能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3)请在图7中的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一时间”关系图像. 4

搜索更多关于: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 的文档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复习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rt4b4okja667gj1z1s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