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9 11:11: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掌握有理数减法运算.

2.从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以及减法化为加法的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在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得出“有理数减法”,结合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使学生在经历结论得出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有理数减法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感受数的意义,学会与人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渗透讨论法、转化法、归纳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重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教学难点】

难点是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情境1】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下表是中央气象台发布的2015年1月28日天气预报中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统计表: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你知道这三个城市的温差吗?如何用数学式子表示? 【情境2】

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从温度计上观察得到三个城市的温差,并得到相应的数学算式.完成下列填空:

思考

(1)观察每组算式的结果有什么关系? (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有什么关系?

(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有什么关系? (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减法运算的实际意义,通过对比得出有理数的减法与加法的关系.并归纳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情境1中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昆明:9-2;杭州:6-(-2);北京:-2-(-12).情境2中(1)每组算式的结果相同;(2)每组算式的运算符号不同,一加,一减;(3)第一组算式中的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互为相反数;(4)第一组算式中的被减数与第二组算式中的第一个加数相同.

【教学说明】

通过现实情景再现,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前面的情景引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观察,归纳出结论,进而体验到成功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问题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 问题2有理数的减法与有理数的加法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在经过观察、分析、类比后能得出结论. 【归纳结论】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对于法则内容的理解:(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a-b=a+(-b).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填空题

(1)3-(-3)= ; (2)(-11)-2= ; (3)0-(-6)= ; (4)(-7)-(+8)= ; (5)-12-(-5)= . 2.3比5大 . 3.-8比-2小 . 4.-4-( )=10.

5.如果a>0,b<0,a>b,则a-b的符号是 . 6.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 米.

7.判断题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 (2)(-2)-(+3)=2+(-3).( )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4)方程x+8=5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 (5)若a<0,b<0, |a|>|b|,a-b<0.( ) 8.计算

(1)(-2.5)-5.9; (2)1.9-(-0.6); (3)(-3112)-; (4) -(-). 4243【教学说明】

通过新课的讲解以及学生的练习,充分做到讲练结合,让学生更好巩固新知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对有理数的减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同时也尽量让学生明白知识点不是孤立的,需要前后联系,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内容是什么?有理数加法与有理数减法的关系?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大家交流. 【教学说明】

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从而将本节知识点进行很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好的回顾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使知识系统化.

1.布置作业:从教材第21页“练习”中选取. 2.完成同步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在本节的教学中,通过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出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加强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梯田文化 教辅专家

搜索更多关于: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 的文档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0gc4rktk2xzhu2kzn0175lm26kup009z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