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三讲 农药常用计算及安全合理使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22:21: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农药的常用计算和安全合理使用技术

一、农药的常用计算

农药的常用计算可分为稀释计算和药效计算两种。 (一)农药的稀释计算

商品农药除了低浓度的粉剂、颗粒剂和超低容量喷雾的油剂等可直接使用外,一般都要稀释到一定的浓度才能使用。 1.农药的浓度表示法及换算

农药的浓度表示法主要有百分浓度(%)、百万分浓度(ppm)、倍数法(药液或药粉中稀释剂的用量为原药剂用量的倍数)。几种浓度之间的换算方法如下:

(1)百分浓度与百万分浓度的换算:

百万分浓度(ppm)=百分浓度(%)×10000 即 1%=10000ppm

(2)倍数法与百分浓度之间的换算

原药剂浓度 百分浓度(%)=

稀释倍数2.农药的稀释计算 (1)求原药剂用量:

所配药剂重量?所配药液浓度 原药剂用量=

所配药液浓度(2)求稀释剂用量

原药剂浓度?所配药液浓度 稀释剂用量= ×原药剂重量

所配药液浓度 (3)求稀释倍数

原药剂浓度

所配药剂重量原药剂浓度 稀释倍数=或=

原药剂重量所配药剂浓度 (二)药效计算

×100

在应用新品种农药时,要了解其对病虫草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影响,或长期存放的农药是否有效?最有效的办法是在田间做药效试验。试验选择病虫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取一定的面积或一定的株数划分为3个区,中间一个区不施药为对照区,其余两个区中,一区施用常用的质量可靠的农药,作为标准区,另一区施供试药剂,作为供试区,这样的药效对比试验,应反复2-3次。如不设重复,则小区面积应该在一分以上。施药前后区分别取样调查,记载害虫数量和被害率或病害的普遍率和严重程度,然后按计划试验的药剂浓度和每亩使用量施药,记载施药日期、气候条件等。施药后定期检查防治效果,对杀虫剂一般每隔24小时检查一次,视情况需连续检查几项。 1杀虫剂的药效计算法 (1)对地面非钻蛀性害虫

①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1-

施药后活虫数施药前活虫数 ②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

)×100

测定区死亡率?对照区死亡率 =

1?对照区死亡率

1

(2)对钻蛀性害虫或地下害虫

施药区被害率 ①防治效果(%)=(1-)×100

对照区被害率 ②虫株减退率(%)

处理区施药后增加的被害率 =(1- )×100

对照区施药后增加的被害率施药后新的被害株数 施药后增加的被害率(%)= ×100

调查总株数2.杀菌剂的药效计算方法

防治区病情指数或发病率 相对防治效果(%)=(1-)×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或发病率

防治区病情指数增加值实际防治效果(%)=(1-)×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增加值防治区产量 增产率=(-1)×100

对照区产量 3.除草剂药效计算法

一般施药后10.20.30天各调查一次,以对角线取样法,每小区各取3-5点,每点不少于1m2,统计各点内各种杂草株数(或鲜重)平均后按下式计算除草效果。 除草效果(%)=(1-二、农药的合理使用 (一)选择适当的农药

依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农药的特性来选用适当的农药。

1.不同类别的防治对象对农药的反应也不同,(病菌害虫、除草等)同一类的不同种也不一致,甚至同一种不同生理小种对农药的反应也不一样;

2.农药的种类很多,性能和用途各异,往往某种农药仅对某些防治对象有效,尽管有些农药具有广谱性,但毕竟有一定的作用范围;

3.当一种防治对象可用多种农药防治时,应选择高效、经济、安全的品种。 (二)选择适当的施药时期

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作物的生育期和农药特性施药。另外,选择防治对象生长发育的薄弱环节,避开作物的敏感期,尽量选晴天,无风,不要在中午烈日下。防治时还要根据防治指标施药。 (三)选择适当的用药量

用药量包括单位面积上的有效使用剂量和施药次数,每一种农药对其防治对象都有一个有效使用范围。切忌配药不称不量随手 ,任意加大药剂浓度和药量。 (四)选择适当的用药方式:

根据防治对象,作物发病(虫)的部位,危害方式及农药的性能(环境条件)选择施药方法。

(五)合理复配、混用农药

复配、混用农药包括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成分制成混剂或用户使用前在现场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药产品现混现用等不同形式。目前,复配、混用发展很快,但在复配、混用农药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和要求:

2

施药区杂草株数或鲜重对照区杂草株数或鲜重)×100

农药的合理使用,在实际生产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两种混合用的农药不能起化学变化。

2.田间混用的农药物理性状应保持不变。两种农药混合后产生分层、絮结,这样的农药不能混用;混合后出现乳剂破坏,悬浮率下降甚至有结晶析出,这样的农药也不能混用。 3.不同农药混用不应增加对人、畜、家禽和鱼的毒性以及对其他有益生物和天敌的危害。 4.混用农药品种要求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和不同的防治靶标,农药混用的目的之一就是兼治不同的防治对象,以达到扩大防治谱的作用,因此要求混用的农药具有不同的防治靶标。

5.不同种农药混用在药效上要达到增效的目的,不能有拮抗作用。 6.混剂施用后,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应低于单用药剂的残留量。 7.农药混用应使农民能降低使用成本。 (六)合理轮换使用农药

由于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害虫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抗药性,特别是在一个地区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将会加速抗药性的产生,因此在使用农药时必须强调要合理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农药,以减缓抗药性的发展。 三、农药的安全使用

农药一般为有毒物质,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农药的安全使用包括防止人、畜中毒;植物不受药害;对有益生物无伤害。 (一)农药对人、畜的毒性

人们在使用农药过程中及作物施药后,通过口食入,皮肤触,呼吸道吸入等,使农药到达人的体内引起中毒,农药的毒性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 1.急性毒性

指一次口服,皮肤接触或通过呼吸道吸入一定剂量的农药在短期内(数十分钟或数小时内)即表现中毒症状的这种毒性,衡量农药急性毒性的大小,通常以供试验动物的致死中量(LD50)中致死中浓度(LC50)表示。即:一次给药杀死供试动物群体中50%个体所需的剂量或浓度等,一种农药的致死中量(浓度)的数值越大,其毒性越低;数值越小,则表示越高。我国卫生部门制定的农药急性毒性暂行标准如下表:

高毒 中毒 低毒

LD50(大白鼠经口)mg/kg 50 50-500 500 LD50(经皮肤)mg/kg 2小时 200 200-1000 1000 LD50(吸入) g/m1小时 2 2-10 10

2

2.亚急情毒性 即3个月以上较长时间内经常接

触、吸入或食物中带有农药,最后导致人、畜发生与急性中毒类似症状。 3.慢性中毒

指长期服用或接触少量药剂后逐渐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阻碍正常生理代谢而表现出中毒症状。

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人们每天进食量的三分之一是蔬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些地区少数菜农为盲

3

目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政府三令五申,在蔬菜上使用高毒农药,使食用蔬菜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现象呈上升趋势。这一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扼制这一趋势的发展。

我国有关农药在农作物及农产品中残留试验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始干60年代初,那时大多根据农药的化学性质或结构特点,采用容量和比色分析。70年代开始,采用薄层分析,进入80年代直至现在,普遍采用气液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60-70年代的方法简便、易行,但杂质干扰、灵敏度低等问题不易解决。80年代以来的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但分析周期长,设备昂贵,基层不易推广。目前,针对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国内外同行对如何快速测定农药残留的问题,提出了4种生物快速检验方法:

●利用能产生荧光的细菌,当细菌受到样品中残留农药作用后其荧光减弱,且减弱程度与毒物浓度呈一定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能用来测定甲胺磷等常见有机磷农药。

●利用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家蝇对供试样品中的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及其有毒污染物进行测定。如在一瓶内放人10克蔬菜后,再放入50只敏感家蝇,3小时后,若家蝇死亡5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超过限量标准,死亡在10只以上,说明农药污染很严重。

●分子生物学方法,该方法利用化学物质在动物体内能产生免疫抗体的原理,将抗体筛选制成试剂盒,通过抗体与抗原之间发生的酶联免疫反应,然后比色确定农药的残留量。

●生物化学法,由深圳天福贸易有限公司根据酶化学反应原理,而研制成的农药速测卡。全国和我省有些地区已在应用它检测蔬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

综上所述,我国蔬菜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经农业、卫生科研等单位多年的努力现已研制出许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分析方法。但这些方法检测周期长,对设备和人员素质要求高。目前各地明文规定在蔬菜上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达20余种,面对蔬菜销量大、面广的现实,禁用农药品种众多,检测操作简便、快速和准确的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出更实用的农残检测方法,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污染的蔬菜进入销售渠道。要做好这一工作,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制定和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搞好菜农的素质教育,加强菜农的安全用药意识,真正落实蔬菜的安全生产,同时组织有关单位对高毒农药的重点禁用品种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井在实用性上有较大的突破,如甲胺磷的快速检定方法筹。其次是对农药快速检速卡的应用要进一步验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使之更好地为快速检测农药残留工作服务。

目前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检测方法有气相色谱法及快速测定方法-酶抑制法。气相色谱法是国家标准方法,要求条件较高,必须具备气相色谱仪并配有火焰光度检测器(FPD),或氮磷检测器(NPD),有适合的色谱柱等。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较准确的定量检测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脂类农药的浓度及种类。快速检测方法虽不是国标法,但具有检测快速设备和试剂简单、成本低特点,适合水果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毒性的检

怎样清除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农药?

使用任何农药均有可能造成残留,但残留量有大有小,很少的残留量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危害。国际食品法典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允许在蔬菜水果中有农药残留,并通过制

4

第三讲 农药常用计算及安全合理使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0kk53v3u3fmdy9vdh1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