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G-4 6 7 8 9 起升机构 10 11 12 13 变幅机构 14 15 16 17 齿形联接盘及轴承 卷筒轴承 限位装置螺杆 变幅钢丝绳 1 1 1 1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钢丝绳润滑脂 拆开压盖抹入 油枪注入 涂抹 加温浸煮 1000 200 按说明书要求 换绳时 齿形联盘用轴承 卷筒轴承 限位装置螺杆 起升钢丝 1 1 1 1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钢丝绳润滑脂 拆开压盖抹入 油枪注入 涂抹 加温浸抹 1000 200 按说明书要求 换绳时 主致力台车中间齿轮轴承 主动台车开式齿轮付 主从动车轮轴承 夹轨器螺杆 4×2 4 16×2 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MoS2锂基润滑脂 钙基润滑脂 ZG-4 油枪注入 油枪注入 抹于表面 200 48 48 200 回转机构及支承装置 18 19 20 21 22 臂架 23 24 25 26 人字架 27 28 人字架顶部滑轮 中心导电装置上下转盘 9 2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油枪注入 涂抹 200 2000 极限力矩联轴节摩擦片 输出轴轴承 制动器手动螺杆 三排滚子轴承 回转小齿轮和大齿圈 臂架端部起升滑轮 臂架端部变幅滑轮 中间平衡滑轮组 臂架根部轴承 4 4 2 18 1 4 6 1 2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机械油 N32 钙基润滑脂 ZG-4 油枪注入 油枪注入 涂抹 油枪注入 涂抹齿面 油枪注入 油枪注入 油壶滴注 油枪注入 200 200 1000 48 200 200 200 1000 200 电缆绞盘 21
29 30 31 转盘轴承 吊钩滑轮 机房顶上防雨装置 2 3 2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钙基润滑脂 ZG-4 油枪注入 油枪注入 涂抹 1000 200 200
注:1)表列润滑周期应根据工作频繁度酌情增减;
2)钢丝绳的润滑,如用加温浸煮有困难,可用钙基润滑涂抹之;
3)电气设备的润滑根据随机说明书或电气部分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4)外购件的润滑均以厂家提供的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有关润滑的条款为准,本节叙述仅供参考。 4.6 保养
下述保养内容及周期仅供参考,使用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出保养制度。 4.6.1 台班保养(由机上人员进行)
(1) 清扫司机室用及机房; (2) 按规定进行润滑作业;
(3) 检查钢丝绳磨损、固结情况; (4) 检查各制动器是否灵敏可靠; (5) 检查回转润滑油泵是否正常;
(6) 检查各安全保护装置及指示仪表是否灵敏准确; (7) 检查三排滚子轴承工作情况; (8) 清洁各电动机集电滑环; (9) 检查拖曳电缆及收放情况; (10) 检查各电气设备接地情况及各接线螺栓紧固情况;
4.6.2 一级保养(每运转200小时由机上人员进行)
(1)进行台班保养的全部作业及规定的润滑工作;
(2)检查钢结构各部联接情况及有无严重变形,裂纹等;
(3)检查回罢支承与机台、塔身的M36联接螺栓,塔身各段间的M 36联接螺栓的
预紧情况;(见3.2.2及3.2.3条)
(4)检查起升、变幅及回转机构的工作情况; (5)检查运行机构工作情况及齿轮的固定情况; (6)检查吊钩;
(7)检查钢丝绳及滑轮磨损情况; (8)检查各支承铰的工作情况; (9)检查并调整各制动器闸瓦间隙;
(10)检查并清扫中心导电装置及电缆绞盘,必要时更换电刷; (11)检查各电动机滑环及绝缘情况; (12)检查并清洁各控制器及接触器;
(13)检查各电缆导线绝缘及端头联结情况;
(14)检查并校正风速仪,重量发送装置及幅度发送装置。 4.6.3 二级保养(每运转1000小时由机上人员配合修理技工进行) (1)包括一级保养的全部内容;
(2)全面检查钢结构各部分情况,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扭矩值和连接处的油漆,修
22
复发现的缺陷。补足各处短缺的连接螺栓、螺母。调直及补焊修复损坏的杆件;
(3)根据钢丝绳报废标准更换钢丝绳;
(4)检查各制动器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闸瓦; (5)更换磨损的联轴节胶圈及轴承油封、毡圈; (6)清洗各减速器及齿轮,换入新油; (7)全面检查和修理各电动机;
(8)调整回转驱动装置极限力矩联轴节的压紧弹簧; (9)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情况;
(10)修补油漆。
注:1)中修和大修根据使用情况及施工安排,由使用单位自拟。 2)起升机构各部件在升降一次后,均按一级保养进行。 5 安装
5.1 安装注意事项
(1) 安装前应根据所用的起重设备确定安装方案,制定详细的安装技术措施,建议
优先采用10/30t门机或90t汽车吊进行吊装。
(2) 安装前应做各结构件和设备的清点及检修工作,并检查编号。
(3) 在起重设备条件许可时,尽量扩大地面安装工作,以加快安装速度,减少高空
安装作业。
(4) 吊装时必须正确选择吊点,并注意选用适当的吊索和吊具。
(5) 对于易变形的钢结构件,或起吊时杆件受力与其设计受力不同时(如臂架),
应验算该杆件的强度及稳定性,或采取简单可靠的临时加固措施;
(6) 钢结构的连接螺栓,必须根据设计图纸正确配用。安装前检查扭力扳手扭矩指
示的正确性;
(7) 高空作业必须遵照国家有关安全操作规定。
(8) 安装场地的基础应保证最大腿压188t时无沉陷现象,其轨道铺设要求应符合
4.1款要求。
(9) 起升绳在穿绕前应进行“破劲”处理。 5.2 安装程序及技术要求
5.2.1 将四组运行机构置于轨道上,并用撑脚加以固接。(图5.1) 技术要求:
(1) 每套行走台车中各个行走轮对轨道轴线的最大偏移≤3mm (2) 四组行走台车与门架水平下拉杆连接支承面标高差≤3mm
5.2.2 吊装门架水平下拉杆,并将其与运行机构平衡梁上的饺支座用螺栓连接(图5.1) 5.2.3 组装及吊装门架(图5.2)
先拼装四条门腿及十字架,然后吊装塔柱Ⅰ与四门腿固接。 装上门架附属结构及电缆绞盘。 技术要求:
(1) 四条门腿的安装中心距(轨距和基距)应为10500±5mm,两对角线差应≤
7.5 mm.
(2) 塔柱Ⅰ上法兰面在φ3250全圆周范围内的标高差±1 mm,φ3250中心对基
准中心(对角线交点)吊铅垂线的偏移为≤5 mm。
5.2.4 吊装塔身塔柱Ⅱ(图5.3)。
23
5.2.5 组装及吊装塔身塔柱Ⅲ和三排滚子轴承(图5.3),注意安装方位,保证螺旋梯的衔接。 技术要求:
(1) 三排滚子轴承与机台连接平面φ3000mm圆周的标高差为±1mm,φ3250mm
中心对基准中心(对角线交点)吊铅垂线的偏移为≤15 mm。
(2) 机台、塔身与三排滚子轴承的联接支承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33mm。 (3) 塔身、6397/2800轴承的联接螺栓必须预紧,轴承与机台联接螺栓的预紧力这
231KN(1600N.m),轴承与塔柱(Ⅲ)以及塔柱法兰之间联接螺栓预紧力为265KN(1600 N.m).
5.2.6吊装中心导电装置及高压电缆等塔身内部设施(图5.3) 5.2.7 组吊装机台及人字架(图5.4)
5.2.8 吊装起重、变幅机构、回转机构、机房内电气设备(图5.5) 技术要求:
(1) 起升机构与变幅机构卷筒中心线应垂直于于臂架纵向轴线,在卷筒全长上其偏
差≤15 mm。
(2) 回转机构小齿轮与三排滚子轴承大齿圈啮合要求:齿侧间隙0.6~0.8 mm,齿面
接触斑点沿齿高方向不小于40%,沿齿长方向不小于50%,小齿轮轴线对大齿圈中心线的平行度误差(在等于齿宽的长度上测量):fx≤0.06,fy≤0.03 mm。
注:fx和fy分别在如图的H和V平面上测量。(见下图) 5.2.9 吊装机房及司机室(包括联动操纵台等)(图5.6)
5.2.10 按平衡重顺序号(见图3.5)吊装小块砼块(共5.2t,置于机台尾部内侧空间)及时
1#—5#平衡重,共39.2t(图5.6)
5.2.11 吊装臂架(图5.7)穿绕起重、变幅钢丝绳(图3.1)(图5.8)。注意臂架中部四段的
编号、中二段管壁较中三段厚,有专用标志、不得错装。
5.2.12 吊装其余平衡重
5.2.13 安装电气设备及辅助设施。
除以上总装技术要求外,必须符合随机各部件图纸的安装技术要求。
5.2.14 扳起臂架
臂架扳起前以水平位置为宜。
5.3 吊装单元重量及吊装
下表的数据是按上述安装程序汇编,供编制安装方案时参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安装部件名称 运行机构 门架(包括塔身塔柱Ⅰ) 塔身(包括排滚三子轴承) 机台 人字架 起升机构 变幅机构 回转驱动装置 电气设备 机房及操作室 吊装单元最大重量(t) 7.62 11 14 18.8 14 14.5 8.5 5 1.5 2 部件总重(t) 吊装高度(m) 30.48 46 47 26 14 14.5 8.5 5 5 10 3 12 34 36 38 38 38 38 39 40 备注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