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四个硫酸根离子: 4SO32- C.三个铝离子: 3Al+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 5Co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四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4SO4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1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五个一氧化碳分子表示为:5C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质浑浊时可加入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除去 B.水的硬度较大时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 【答案】B 【解析】
A.明矾在水中会形成絮状物,能加速悬浮杂质沉降,正确;B. 硬水是含可溶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过滤只能除掉水中的难溶性固体,不能除掉可溶性物质,水的硬度较大时不能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C. 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能吸附色素异味,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正确;D.蒸馏可除掉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正确。故选B。
11.Fe比Cu活泼。下列实验,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同质的稀硫酸之中 B.将Fe置于CuSO4溶液之中 C.将Cu置于FeSO4溶液之中
D.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相同质量的AgNO3溶液之中 【答案】D 【解析】
D.可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进一步净化
【详解】
A、将Cu片、Fe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能反应,铜不能反应,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将Fe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铁能将铜能置换出来,说明了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Cu片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金属的活动性是:Fe>Cu,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Fe片和Cu片分别置于相同质量的AgNO3溶液之中,铁和铜都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得到Fe>Ag,Cu>Ag,但不能比较铁和铜的活动性,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要证明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可采用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2.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任务的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将其放在烧杯中称量
B.浓硫酸不小心滴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的水清洗,同时涂上3~5%的硼酸溶液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择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所以不得直接放在天平上称量,可以借用烧杯称量,避免腐蚀天平,选项A正确;
B、浓硫酸属于酸,应该用碱性物质中和,硼酸为酸不能用于处理浓硫酸,直接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选项B不正确;
C、酒精洒在实验桌上燃烧时,湿抹布覆盖后隔绝空气,同时降低温度,达不到酒精着火点,起到灭火目的,选项C正确;
D、稀释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不断搅拌,避免放出热量使水飞溅,选项D正确。故选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芬太奴(C20H24N2O)是医疗上常用的麻醉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芬太奴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芬太奴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0∶12∶1 10∶1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化学式可知,每个芬太奴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芬太奴分子中碳原子、氢原子和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0∶24∶2=10∶12∶1; 20)∶(1×24)=10∶1。 (2)芬太奴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2×14.实验室中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
(1)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和________。
(2)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一”或“<”)10%。 【答案】玻璃棒 > 【解析】 【详解】
(1)实验室中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填:玻璃棒;
(2)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填:>。
15.能源、环境、资源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有煤、___、天然气,它们都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会更充分,原因是___。
(3)目前,抚顺城市居民家庭主要能源之一是管道天然气,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新能源____。 【答案】石油 混合物 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H4+2O2【解析】 【分析】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
(1)目前人类使用的化石燃料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它们都属于混合物。
(2)物质充分燃烧的条件是增大可燃物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浓度,故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会更充分,原因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CO2+2H2O 太阳能等
CH4+2O2点燃CO2+2H2O。
(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为缓解能源危机人们正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新能源为太阳能等。 【点睛】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16.水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是生命之源。 ①验证水的组成。
Ⅰ.观察图一,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a 管连接电源的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通电后电极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分析图二,点燃氢气前,可选用_____________干燥氢气。“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A 熟石灰 B 无水硫酸铜 C 生石灰 D 硫酸铜晶体 ②自来水净化。
Ⅰ. 利用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性,常用于净水。 Ⅱ.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答案】2H2O
通电2H2 ? +O2 ? 正极 电极上有气泡冒出 BC 除去氢气中的水,防止对氢
气燃烧后的产物水的干扰 吸附 杀菌消毒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A管产生的是氧气,故a管连接电源的正极; 通电后电极上的现象是电极上有气泡冒出;
通电2H2 ? +O2 ?;
点燃氢气前,可选用无水硫酸铜和生石灰作为氢气的干燥剂,故选BC;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氢气中的水,防止对氢气燃烧后的产物水的干扰; ②活性炭常用于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
自来水生产中加入氯气的目的是利用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有着杀菌消毒的作用。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实验:
图甲中,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滴酚酞试剂,向试管口棉花上滴浓氨水。过一会,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由此说明_____。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图乙实验中能够推断水的化学式为“H2O”的实验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图丙中,通电前,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实验结束时,松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图丁实验中,设计两个集气瓶的目的是_____,该实验可得出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
【答案】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与2两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之比是2:1 2H2O
2H2↑+O2↑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装置
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 对比二氧化碳和水分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 【解析】 【详解】
(1)试管口棉花上的浓氨水中氨分子不断运动,遇酚酞变红色,故小红的实验现象是酚酞溶液由右至左依次变红色;
(2)电解水时生成氧气和氢气,所以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根据同温同
1,压下体积比等于分子个数比,实验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故氢分子和氧分子的分子个数比为2:1,同时由于氢分子和氧分子都是双原子分子,所以可知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的化学式是H2O;
(3)通电前,红磷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红磷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故实验结束时,松开弹簧夹,能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