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面对春花,作者产生了怎样的联想?有什么作用?
由春花联想到秋实,虚实结合,突出了春花的繁盛和味道的甜美。 11.作者描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和农民,有什么作用?
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氛围。 03 拓展阅读 初 春 丁立梅
①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是冬天的模样,一切却又开始苏醒。
②我喜欢杉树。裸露着铁锈红的筋骨,腰杆挺得笔直笔直的,像铮铮铁骨的汉子。 ③穿行在一片杉树林中,风吹落一片一片的阳光,像吹落一瓣一瓣的梨花,在铺着铁锈红的落叶上,跳跃、闪亮。林子也是透亮着的,杉树们沐着光,静默地微笑。我看着,长长久久地看着,有眼泪涌上来。美好的事物,总叫人心里柔软。
④我喜欢池塘和小河。水刚刚睡醒,很清澈,眉眼儿盈盈。
⑤我站在一条河边,亦是长久地站着。我喜欢水里面的倒影,芦苇的,树的,还有茅草们的。去年开过花的美人蕉和再力花,还有远处的一座小拱桥,它们倒映在水里面的样子,比在岸边的样子要动人。水波温柔地抚摸它们,它们有着说不出的温婉和妩媚。
⑥我喜欢岸边暗生的苔花。嫩黄的,柔软的,又是毛茸茸的。我很想挖一点带回来。想想,又作罢了。它们还是在它们的广阔天地里的好,呼吸自由的空气,白天晒太阳,晚上看星辰。
⑦我喜欢柳枝儿。上面爬满淡黄的乳芽,活像一群活泼的小虫子。“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真个是霸气得不得了。柔中带刚。
⑧我喜欢含苞的花木。梅树、海棠、樱花、桃树、杏树、梨树、红叶李,它们的身
上,爬满了花骨朵儿,如一个个音符,等着春风的手去轻弹。都是人生初相见的模样啊,纯洁,羞涩,懵懂。
⑨我喜欢刚钻出土的小草。它们小模小样,披一身淡黄的新绿,睁着新奇的水汪汪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遥看如一抹绿烟轻起。
⑩我喜欢鸟的鸣唱。跟别的时候真是不同,分别了一个冬天,它们回来了。是久别重逢。彼此间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于是,都扯着嗓子唱啊说啊,啾啾唧唧个没完没了,又愉悦又欢欣。我能一听就是小半天,听得心里面长出温柔的水草来。
?我喜欢风。这个时候的风,可以称作春风了。它们也作势般的,呼呼地吹过来,但你不要怕,它们纯粹是吓唬人的。它们少了凌厉和尖削,多了温柔和好意,我闻见风里面的清香和清新。哪处的花开了吗?哪处的小草和新叶长出来了吗?
?我跟着风走,一边走一边找。我找到结香了。好大几棵的。上面的花苞苞,有的已撑不住开了。我低头闻闻,香得很。我还找到了一些野荠菜,绿汪汪的。真好啊,在城里的绿化带里,居然有从乡下跑来的野荠菜。
?我喜欢小虫子。我在看书,书里面突然爬出一只小虫子,居然是一只漂亮的小瓢虫。好奇怪的,难道一个冬天,它都躺在我的书里面睡觉?若不是,它又是从什么地方跑来的?神奇的世界里,住着太多神奇。
?我喜欢孩子。白天,太阳好的时候,他们可以不用戴着厚厚的小绒帽了,也不用穿得那么臃肿了。他们追着一朵阳光,蹒跚着向前奔去,一个博大的世界,在等着他们。
?我一边笑着看,一边在心里面说,孩子,你且慢慢走,慢慢长啊。人生最美莫过孩童时。
1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我喜欢刚钻出土的小草。它们小模小样,披一身淡黄的新绿,睁着新奇的水....
汪汪的眼睛,打量着这个全新的世界。 ..
一系列动词的准确运用,将小草拟人化,细致地描写出了春草萌发的姿态,表达了对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活泼可爱的姿态的赞美之情。 13.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枝上的乳芽比作小虫子,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柳枝儿刚刚抽芽时柔中带嫩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柳枝儿的喜爱之情。 14.品读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有眼泪涌上来”。
是因为作者欣赏和赞美杉树在阳光下蓬勃生长的美丽姿态,作者在长久凝视之后,对杉树产生了爱怜之情。
15.文章着重描写了初春的各种自然景物,为什么最后以孩子结束全文?
孩子是人生的春天,作者描写并赞美初春美景的同时,写到可爱的孩子们,是提醒他们珍惜少年时光脚踏实地健康成长,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的美好祝福。
潘红亮《春天的诗意》 张晓风《春之怀古》
04 写作创新 16.朱自清的《春》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使得文章语言非常精彩,加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请仿照文中的语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春天的文字。(100字左右) 【课文片段在线】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写法分析】写作时,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同时能使文章语言文采斐然,富有
感染力。使用比喻修辞时,要注意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共同特征,使用的喻体要通俗易懂,切忌采用生僻的喻体。
【例文】又是一个春天来了,三角梅红色的花瓣就像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拨动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2 济南的冬天
名校讲坛 1.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龙须沟》《茶馆》等。 2.重点突破
(1)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提示:最突出的特点是“温晴”。分别写了济南冬天的山和水。写山依次写了阳光照耀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以及城外远山。写水主要写水藻之绿和水的清澈透明。
(2)本文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束语,有何妙处?
提示: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明了主题,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