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创造力培养的探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6 7:49: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创造力培养的探讨

[摘 要]研究性学习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学习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开放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探索研究,改变了以往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创造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正向我们走来的这个特定时代,江泽民的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与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相关的问题---创新,也就是创造力。所谓创造力是人的一种十分复杂的能力。心理学将它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进行能动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这种能力或智力品质叫做创造力。在心理活动中,创造力主要表现为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而在外部客观行为中的表现主要为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培育的创造性学习活动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作用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自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方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重点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研究性学习是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学习活动。而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数学知识并加以应用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中求得全面发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形成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前提。人的创造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体现,就个体心理而言,其核心决定于人格特征。多数学者认可的创造才能在人格特征方面表现为:突破常规,超越习惯,以求新求变、冒险的探究精神去构思观念或解决问题。简要概括为好奇心、冒险、挑战性、想象力等特质。借助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生活、社会生产等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或补充意见,教师应鼓励、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有独到见解,不人云亦云,不唯书唯上等人格品质。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课程目标上,研究性学习把将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研究性学习强调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科学家探索的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

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创造力培养的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saqa6n0a02xzhu2l5g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