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母鸡种稻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小母鸡种稻子》是北师大版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第十单元“劳动”的第二篇课文,继上一单元学生学习了手和脑,懂得了它们的用处,本单元趁热打铁,学习“劳动”,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母鸡想请小鸭、小猫、小猪一起种稻子,可它们都找借口推辞,后来小母鸡把劳动果实送给小鸭、小猫、小猪分享,使它们认识到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去创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一年级识字阅读教学的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多种方法读通读懂课文,进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认读“种、鸭、愿”等16个汉字,书写“和、自、母”等7个生字,会用“愿意”口头说话。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
认识16个生字,读懂读通,进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
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生字,领悟课文 教具准备:
录音机,自制麦穗生字卡,动物卡片,动物头饰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经过了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请同学帮忙、学生自己交流认字方法等。农村儿童对于田间劳作有了初步的体会,这样能更好地帮助他们领悟这篇课文。
三、说教法
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完成,写字安排在第二课时,我主要说说第一课时所采用的教法: 我采用以读为主体,自主合作贯穿始终以及表演法等
四、说学法
新时代对于孩子的要求更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让学生自主识字、合作交流、大胆质疑、表演等,让学生体会学习成功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因此课堂一开始,我出示小母鸡头像,同学们,听,小母鸡在邀请你们呢!(录音:小朋友们,我是小母鸡,春天我播下一些种子,到了秋天,收获了许多稻子,做成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饭,你们愿意来我家做客,尝尝我的劳动成果吗?可是,小鸭、小猫、小猪却不好意思来,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快快打开书,原因就藏在书里面呢。(贴小母鸡卡片,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各年段的侧重点不同,一二年级侧重识字教学。《新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提出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针对此,我把识字教学做如下安排:
1、听录音,轻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不认识的字。
2、自主学习: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可以听老师、同桌读、看拼音读生字、问别人或猜生字。 然后过渡:小母鸡见你们学得这么认真,它有要求了:录音:到我家来做客,我可有个条件,这节课,你们要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会这16个生字,还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也学会,你愿意帮助小伙伴吗?
用学生喜欢的小母鸡来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学生乐于接受,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识字方法,在合作中互相帮助,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师:小母鸡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那么多稻子,你们通过辛勤的劳动,能把这些字都认识吗?教师出示有生字的麦穗卡片让学生认,学生认出后贴于黑板上,16个生字认读完,将形成一幅美丽的秋收图,既学习了生字,又让学生体会到收获劳动成果的乐趣。
过渡:黄澄澄的稻子多可爱呀!你们合作得真好,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小母鸡也想和小伙伴一起劳动,她是怎么跟小鸭、小猪、小猫说的呢?
(三)细读,领悟课文
1、学生轻声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交流。 2、教师指导,重点理解“愿意”
引导学生自由练读“你愿意和我一起种稻子吗?”这句话,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愿意说一句话:如:当你看到妈妈干活很累了,你愿意为妈妈做些什么事呢?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降低了口头造句的难度,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3、结合图,说一说小鸭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母鸡种稻子呢?
指导朗读“种稻子太辛苦,我怕弯腰!”着重读出“太”字,引导学生读出小鸭子的语气。 (四)、1、2、3自然段形式相同,因此2、3自然段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3自然段
2、小组内互相交流:提出不懂的词语,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比赛或表演比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里我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留出时间,留出空间,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自读、自悟,初步学会主动学习。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请学生读第四自然段
2、引导学生看图,组织探究:又香又甜的白米饭是怎么来的? 3、指导朗读,读出小鸭、小猫、小猪羞愧的神情。 (六)回归整体,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上小母鸡、小猪、小猫、小鸭的神情,想像它们的动作,语言,小组内讨论如何表演,然后派小组上前戴头饰表演。
喜欢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课文插图很生动,有助于学生的表演,表演不仅使课文内化,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七)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把课堂知识简明扼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板书如下: (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