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铁
婴幼儿要及时添加辅食;4~5个月添加蛋黄、鱼泥、禽血等;7个月起添加肝泥、肉末、血类、红枣泥等食物;另外,早产儿从2个月起、足月儿从4个月起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以加强预防。
日常生活避免铁流失;
忌过量饮茶及咖啡: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与铁形成难以溶解的盐类,抑制铁质吸收。因此,女性饮用咖啡和茶应该适可而止,一天1~2杯足矣。
用铁锅炒菜易于铁的吸收。少用铝锅,因为铝能阻止铁的吸收; 及时服用补铁制剂,秉着安全高效的原则;
市场上常见的口服补铁制剂多为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而前两者对肠胃的刺激要远远大于乳酸亚铁。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富马酸亚铁和硫酸亚铁。
选择好了补铁制剂,在服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要饭后服用补铁制剂。 忌牛奶与铁剂同时服用。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及苹果酸,这类有机酸可与铁形成络合物,从而增加铁在肠道内的溶解度,有利于铁的吸收。
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
最新研究发现,即便在那些血色素正常的女性当中,铁也有抗疲劳的效果。膳食中补充铁之后,她们的体能、情绪和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有所改善。
生活小常识
1.哪种形式的铁补剂最佳?
如今市面上铁的营养补充剂多种多样,哪一种才能最有效的为人体吸收利用呢?以下是一些选择铁补充剂的小窍门:
铁最容易吸收的形态:
二价铁(亚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有机铁比无机铁容易吸收;经过氨基酸螯合处理的有机二价铁则是最容易吸收的铁形态,吸收率比一般铁高出3~10倍。
不同铁剂对人体的影响:
无机铁如硫酸亚铁可能会引起便秘、恶心、胀气等不适;带包衣的铁剂不会刺激肠道,但吸收率大大降低;氨基酸螯合铁很温和,不会刺激敏感的肠胃系统,而且可直接为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螯合铁还可穿透胎盘,增加胎儿体内的铁贮藏,并提高母乳铁含量。
2. 铁与其他营养素的相互作用:
铁和钙是中国人特别是女性饮食中最缺乏的两大营养素。人体所摄取的铁中实际上只有大约8%被吸收而进入血液之中。柠檬汁、醋、维生素C、矿物质铜、锰可以增强铁的吸收利用。茶和碳酸饮料则妨碍铁的吸收。记住,含铁的蔬菜和食物中,如菠菜和所有的谷物
(富含肌醇六磷酸,妨碍铁吸收),铁的吸收率要比肉类中的铁低。低蛋白的饮食会降低铁的吸收利用。无机铁如硫酸亚铁会破坏维生素E,两者须间隔8小时食用。
3. 一般需要多少铁?
如果被诊断为缺铁性贫血,铁补充剂是必需的。为了治疗铁缺乏,通常的推荐剂量是成人每天50~100毫克;在铁缺乏纠正后应逐渐减量。在许多复合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中铁的含量(大约18毫克)一般足以预防铁缺乏。
铁(硫酸亚铁)是儿童偶尔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儿童铁中毒事件从1986年开始增多。这些儿童中多是从一些不应接触的容器(儿童自己拿到或成人不注意收好)中摄入过量的铁。铁摄入量从200毫克~5.85克都可能导致儿童死亡。因此需将含铁的补充剂放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5]
铁在食物中的来源
丰富来源:动物血、肝脏、鸡胗、牛肾、大豆、黑木耳、芝麻酱、牛肉、羊肉、蛤蜊和牡蛎。
良好来源:瘦肉、红糖、蛋黄、猪肾、羊肾、干果(杏干、葡萄干),啤酒酵母菌、海草、赤糖糊及麦。
一般来源:鱼、谷物、菠菜、扁豆、豌豆、芥菜叶、蚕豆、瓜子(南瓜、西葫芦等种子)
微量来源:奶制品、蔬菜各水果
此外用铸铁锅煮番茄或其它酸性食物,也可增添铁质,锅会把有益于健康的铁深入食物内。
看似很多食物中含有铁,但中国仍有很多人严重缺乏铁,主要集中在妇女、儿童和老人,每日科学补铁,必不可少!
食物中的铁
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形式:
非血红素铁。主要以三价铁与蛋白质和有机酸结合成络合物。这种形式的铁必须与有机部分分开,并还原成二价铁后才能被吸收。如果膳食中有较多的植酸或磷酸,将与铁形成不溶性铁盐,而影响被吸收。抗坏血酸、半胱氨酸能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
含铁的食物(14张)
铁(Fe)是体内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许多酶的成分。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产品中,比非血红素铁吸收好得多,非血红素铁在平均饮食中占铁的85%以上。但是,当它与动物性蛋白质和维生素一起摄入时可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
铁需要量,铁代谢和缺铁性贫血在第127节红细胞生成缺乏引起的贫血中讨论。铁过负性疾病在第127节讨论。
缺乏 缺铁能引起贫血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某些婴儿,青春期少女和妊娠妇女因铁摄入量不足引起缺铁性贫血。任何人失血可产生缺铁。所有缺铁的人需要铁补充。
中毒 过量的铁是有毒的,可引起呕吐,腹泻和肠损害。当一个人给以铁治疗过量或时间太长,或反复接受输血,或有慢性酒精中毒,铁即可在体内蓄积。铁过负疾病(血色素沉着症)是一种可能致命但能治疗的遗传性疾病,该病吸收铁太多;它波及100万美国人。
人体中的铁
铁是人体的造血元素,而女性又多一个排铁渠道――月经,故补铁
铁矿
量应大于男性。铁每日摄入量为15毫克,可保持面色红润。含铁最丰富、也最好吸收的是猪肝、猪血、鸭血,豆制品、芝麻、蘑菇、木耳、海带、紫菜、桂圆等也含有较多的铁。另外,食用加铁的强化酱油也有很好的补铁效果。
植物中的铁
铁是光合作用、生物固氮和呼吸作用中的细胞色素和非血红素铁蛋白的组成。铁在这些代谢方面的氧化还原过程中都起着电子传递作用。由于叶绿体的某些叶绿素-蛋白复合体合成需要铁,所以缺铁时会出现叶片叶脉间缺绿。与缺镁症状相反,缺铁发生于嫩叶,因铁不易从老叶转移出来,缺铁过甚或过久时,叶脉也缺绿,全叶白化,华北果树的“黄叶病”就是植株缺铁所致。
13缺铁
缺铁怎么办
我国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贫血率平均为20.1%,2岁以内幼儿、60岁以上老人及育龄妇女的贫血率分别为31.1%、29.1%和19.9%。
不少人对铁强化酱油的安全性提出质疑,陈君石解释说,铁强化酱油可以放心长期食用。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铁食用量是每天不少于15~20毫克,按照目前我国铁强化酱油的强化量和平均酱油使用量计算,如果每人每天食用10~15毫升铁强化酱油,可以补进3~4毫克铁,仅是人体每日铁需要量的30%~40%。“并且,人体本身对过多的铁具有一定的排泄作用。”陈君石肯定地说,“铁强化酱油人人都可以吃,成年男子也不要害怕,一辈子吃下去也不会有问题。”
相关知识:
铁强化酱油是什么?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微量营养元素缺乏)之首,全球约有1/5人患缺铁性贫血。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贫血率在25%左右,妇女贫血率在20%左右,孕妇贫血率高达35%,成年男子贫血率则在10%左右。令人担忧的是,缺铁性贫血已经是铁缺乏严重时的临床表现,人群中铁缺乏的人数还要远远高于这一比例。
铁缺乏及其贫血除了在严重的情况下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不仅在临床上,甚至有些患者本人也都没有对它的后果给予足够的重视。铁缺乏及贫血严重影响儿童的体格、智力发育及其成年后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的能力,对育龄妇女则不仅危害其自身健康,更可能波及下一代健康。 既然缺铁会带来如此严重的危害,那应该怎样补充人体对铁的需求呢?如何在中国推广补铁措施,实现全面性的补铁呢?
官方否认食用铁强化酱油致癌 新快报讯 据《京华时报》报道,针对一些媒体报道和转载的关于“铁强化酱油可以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吸收利用,同时造成儿童低身高,甚至导致癌症”的说法,前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发布说明称,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在酱油中添加的少量NaFeEDTA(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不致癌,且不会降低人体内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而且还会促进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缺铁症状
主妇综合征
国外有人做过调查,发现在25~50岁育龄妇女中,有40%~60%可有全身乏力,无精打采,早上不想起床而晚上又辗转难眠,情绪易波动、郁闷不乐,常突然不能自禁的流泪哭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究其原因系缺铁,但常常化验无明显贫血,仅血清铁偏低。因多发生于家庭主妇,所以称之为“主妇综合征”。补充铁剂后,上述症状可显著改善。
妇女冷感症
缺铁的妇女体温较正常妇女高13%,巩膜发蓝,因为铁是合成胶原的一个重要辅助因子,所以当体内缺铁后,阻断了胶原的合成,而使胶原纤维构成的巩膜变成十分薄弱,其下部的色素膜就会显出蓝色,因此,我们看到的白眼球偏蓝色,也是缺铁的表现。
异食癖
缺铁还可以引起异食癖,即对正常饮食不感兴趣,却对粉笔、浆糊、泥土、石灰、布、纸、蜡烛等异物有癖好,吃得津津有味。现研究发现,异食癖者缺铁、缺锌明显,补充铁、锌后可迅速好转。缺铁引起的异食癖形式多样,最为多见的是嗜食冰,大冷天也喜食冰块。
其他
有研究发现婴儿缺铁时常常不爱笑精神萎靡不振、平时不合群、不爱活动、爱哭闹而且智商也显著低于正常儿。
铁元素是血红素载氧的关键
人体会因为营养不均、外伤、女性的生理周期,而导致缺铁的现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华人女性缺铁的比例超过60%,素食女性更高达70%以上。
女性由於每个月的生理周期,导致大量血铁质的流失,因此女性对於铁质的需求度,远比男性高,由於华人使用红肉的机会远比西方人少,因此由天然食物获得的铁质也相对比西方人低。
铁质大多存在人体的肝脏、脾脏、骨髓及红血球中,因为他的主要功能是带氧,因此婴幼儿及孕妇对於铁质的需求量也会特别高,儿童及幼儿的铁摄取量不足,还可能影响脑补发育,因此孕妇、儿童及授乳期母亲,应特别留意铁质的摄取量。
促进吸收的元素 1.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它除了具有抗氧化功能外,还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二价铁更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同时,维生素C还会与铁络合成不稳定的抗坏血酸亚铁,并能使铁从其他结合物中释放出来,从而促进非铁血红蛋白铁的吸收和增加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我们将常见食物的维生素C含量列入了表中,你可以根据其中提供的数据来安排自己的膳食。 2. 维生素A
维生素A除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之外,还具有改善机体对铁的吸收和转运等功能。 3. B族维生素
维生素B2 可促进铁从肠道的吸收,维生素B6 则可提高骨髓对铁的利用率。除此之外,B族维生素还可促进我们的食欲。但应注意的是,叶酸和维生素B12对于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帮助不大。 4. 铜
铜可促进铁的吸收,缺铜时,小肠吸收的铁减少,血红蛋白的合成也减少,这将直接导致人体发生缺铁性贫血。 5. 动物性食物
鱼、肉、禽类食物中的“肉类因子”均有利于铁的吸收,也就是说肉类食物的补铁效果比植物类食物好。[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