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多用户是指通过各自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各自的处理。 ( B ) 50.手工业务可直接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中。 ( B ) 51.当会计单位实现了账务处理系统的电算化后,就是实现了会计核算的全部电
52.商品性会计核算软件程序维护业务量小。 (A ) 53.工资核算系统中、应发工资和实发工资栏的宽度应大于或等于各个项目栏的
54. 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通过财政部门评审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达到《会计核算软件基本规范》的要求。 (A )
55. 会计电算化的微观管理是指进行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单位对本单位整个会计电算化实施过程所进行的各项管理。 (B )
56. 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宏观管理是对己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正常运行,充分发挥系统运行效率和获得最好效益的基本保证。 ( B )
57.某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与该单位的性质、行业、规模等因素都有关系,其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适应本单位会计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 A )
58.实施会计电算化,可以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A ) 59.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即“甩账”)是单体是否成功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起点。( A )
60.单位实施会计电算化时,应先购买使用简单、价格便宜的模块,之后再选择
较复杂、价格较高的模块使用。 ( B ) 61.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对于企业能否成功实施会计电算化意义
算
化。( B )
宽
度。( A )
不
大
62.制订合理的会计电算化整体规划并付诸实施,可以避免因盲目实施而不适应
整体需要造成的浪费。 (A ) 63.选择会计软件时,一般单位应选择购买经财政部门评审通过的商品化会计核
64.在选择商品化会计软件需要考虑的诸因素中,软件是否经济是最先考虑的因素。(B ) 65.系统初始化的目的是把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变成适合本单位使用的专用会计
66.会计软件的系统使用人员可由系统开发人员兼任。 ( B ) 67.数据录入员通常由会计人员结合本人所负责的核算业务承担其录入工作,并
对录入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 A ) 68. 数据审核员可以由数据录入员同时兼任。 ( B ) 69.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用时,可以用“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
替代当期总分类账。 (A )
70. 会计核算软件的安全性是指会计核算软件防止会计信息泄漏和被破坏的能力。(A )
71.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为保证万无一失,企业会计核算人员应由部分程序研制开发人员兼任。 (B )
。( B )
算
软件。(A )
软
件。(A )
72.1994年6月,财政部颁发了《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二个文件标志着把会计电算化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A ) 73.会计核算软件允许直接输入原始凭证,再由会计核算软件自动生成记账凭证。(A )
74.会计核算软件应提供年终结账时的强制备份功能。 (A ) 75.会计核算软件应当具有在计算机发生故障或者由于强行关机及其他原因引起内存和会计数据被破坏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数据该复到最近状态的功能。 (A )
76.配备会计软件是各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工作,主要有购买会计软件、自行开发、使用上级部门推荐三种方式。其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由于业务相对简单,应以选择投资较少的通用会计软件为主,而大型企、事业单位则应以选择自行开发或合作开发的方式为主。(A) 77.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三个月的并行过程是会计工作从手工核算向电算化核
算的过渡阶段。(A) 78.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处理所遵循的基本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一致。(A ) 79.计算机能否输出正确的会计信息,完全取决于处理程序的正确与否。(B ) 80.制定规划是会计电算化的第一个步骤,单位应根据规划的要求选购会计软件。(A) 81.软件编制与经销单位能否提供优质的咨询与维护服务,应当作为用户购买软件时考查的重点之一。 ( A)
82.选购会计软件不能单纯考查价格因素,而是应该进行性能价格的综合评价。(A )
83.1983-1987年是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过程中的缓慢发展阶段。 (B ) 84.1983-1987年是我国开始逐渐形成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B )
85.1987年至今,我国开始逐渐形成商品化会计软件市场。 (A ) 86.保障会计软件及计算机硬件的正常运行是电算管理员的职责。 ( B) 87.电算审核员对判断有错的会计凭证,可直接修改该张凭证。 (B )
88.管理操作人员,组织电算操作人员的培训是电算管理员的职责。 (A ) 89.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重新分工是在会计软件进入试用阶段后进行的。 (B )
90.在会计电算化核算软件中,可以只用英文做记账凭证摘要。 (B ) 91.会计软件版本越新,功能一定越全。 (B ) 92.会计软件可以不提供数据备份的功能。 (B ) 93.会计软件试运行过程中,应当以计算机打印的记账凭证作为会计档案保存的内容。(A)
94,会计软件试运行过程中,应以会计人员为主,计算机人员为辅。 (A ) 95.商品化会计软件通用性强,可以适应各种规模的会计单位。 (B )
96.商品化会计软件通用性强,可以不必考虑本单位的软硬件支持环境。 (B )
97.建立制度保障会计软件及计算机硬件的财产安全不是电算管理员的职责。 (B )
98.目前,国内会计软件己提供完善的控制功能可以防止作弊,防止意外事故
破坏计算机系统。 (B)
99.商品化会计软件的用户可以决定系统的扩充与修改。 (B ) 100.商品化会计软件所有的售后服务均不应收费。 (B )
101.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程序的维护,应由电算维护员进行处理。 (A ) 102.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通用性强,不需要在会计部门作任何调整。 (B ) 103.电算主管可以审核输入的记账凭证。 (B )
104.选用已通过评审的会计软件必须鉴别版本号。 (A )
105.选择会计软件时,软件的可恢复性不是十分重要的功能。 (B ) 106.选择会计软件时,软件的审计性不必考虑。 (B )
107.工资数据编辑时,职工工资办理输入后未存盘会导致数据丢失。 (A)
108.对商品化会计软件的售后服务,可根据服务项目的不同决定是否收费。(A )
109.已通过相应部门评审的会计软件不会提供不符合会计制度的功能。(A)
110.计算机会计学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融汇了会计、电子计算机和管
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对会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的,是认识和掌握会计在电子计算机环境下运行规律的科学,是会计学的又一重要分支。(A )
111.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可以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
计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 (A )
112.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计算机替代手工处理部分或全部会计业务的
会计信息系统,分为电算化核算子系统、电算化会计管理子系统和电算化决策支持子系统。(A)
相关推荐: